电缆槽技术交底最新参考版
施工技术交底书
郑徐客运专线ZXZQ08标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交底编号:LJ-02-
交底项目:路基工程
交底内容:电缆槽施工技术交底
接受单位:路基架子队
交底人:复核人:
技术负责人:接受人:
交底日期:接受日期: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徐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二分部
路基架子队
工程名称
涵洞工程
交底单位
工程技术部交底项目Fra bibliotek电缆槽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
一、本交底适用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郑徐客运专线ZXZQ08标二分部18#、19#、20#工点路基电缆槽施工。
二、选用方法
1、电缆槽
1.1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型式;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中间采用隔板隔离,电缆槽设置于路肩上。
1.2电缆槽按结构型式分为盖板式电缆槽和整体式电缆槽,设计时应优先选用整体式电缆槽。同时为统一的外形尺寸和美观,通一条线路或桥隧间同一区段采用同一型式的电缆槽。
4、过轨
4.1区间路基范围内线缆过轨处均设电缆井。过轨管根数根据需要设置,I型电缆井不超过6根,II型电缆井不超过8根,电力电缆井不超过10根。
4.2为便于敷缆,所需过轨管数量较少时,过轨管应优先在靠近电缆井两侧井壁对称布置(牵引供电过轨除外)。同一种类型的线缆设计时应采用单井过轨;当过轨线缆较多,单井过轨难以满足过轨埋设需要时,可采用分井过轨,但相邻电缆井净间距不应小于1m。
1.2制作电缆槽、电缆井及盖板的模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及预埋的准确定位及外观光滑美观。
1.3电缆槽(井)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2.3电缆井内设挂钩,线缆经过电缆井时,过轨的线缆应在井底敷设;设置余长线缆应在井底或井壁底层挂钩上敷设;其他线缆应悬挂于靠近线路侧挂钩上,电力线缆悬挂于远离线路侧挂钩上。
3、盖板
电缆槽(井)盖板均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电缆槽盖板厚25mm,电缆井盖板厚50mm。为保证电缆槽(井)盖板的统一和美观,通一条线路或桥隧间的同一区段应采用同一材质的盖板。
路堤:
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
填筑路堤埋设贯通地线和分支铜缆
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预压土卸载后)观测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坡脚排水沟
边坡防护及浇筑上下埋设过轨管
路基电缆槽
填筑基床表层
施工接触网基础施工电缆槽(井)分支铜缆与接地端子
和声屏障基础尾缆连接
施工护肩
2、施工工艺
2.1电缆槽安装
电缆槽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机械在无水条件下切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切除范围至电缆井内侧壁以外5cm。切除后于槽底铺设透水砾石或碎石,碎石顶部设2cm厚M7.5水泥砂浆找平层后安装电缆槽,电缆槽安装完毕后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内侧基坑并及时施工槽外混凝土护肩。电缆槽与接触网立柱、声屏障基础间隙采用M7.5水泥砂浆或C15混凝土灌实。
2.2铺设盖板式电缆槽时,一般在过轨及电缆槽过渡处处置电缆井,各类线缆余长一般采用在电缆槽内蛇形敷设设置,也可在电缆井内设余长。敷设整体式电缆槽时,过轨点间距较大,尚需在过轨点间设置电缆井以便线缆余长和敷缆;通信信号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500m左右设置一处,电力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250m左右设置一处。
3.2电缆槽及盖板应在室内堆放,室外堆放应有遮盖。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坦,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产品应分别堆放,产品堆放应立放、紧贴、倾斜不应大于15度,底部应有托架垫托。
四、施工安装
1、施工工序
路基本体过轨管埋设应在基床底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经过观测沉降已经满足设计要求后(预压土卸载后)进行,电缆槽、电缆井施工应在基床表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进行。具体施工工序见下图;
1.3为保证施工质量,电缆槽应采用现场集中预制或工厂制作。电缆槽泄水孔应预制成孔,其它预留孔采用现场集中或工厂出厂前钻孔。
2、电缆井
2.1电缆井分为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电力电缆井、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其中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电力电缆井现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过渡电缆井现场采用素混凝土浇筑。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适用于通信、信号线缆单独过轨或敷设余长,牵引供电线缆上网及过轨,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适用于中继站通信、信号线缆合井过轨或敷设余长,牵引供电线缆过轨,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电力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单独过轨或敷设余长;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适用于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过渡。
1.4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其所掺加的纤维不得外露,以防止施工安装时造成人员划伤。
1.5缺棱掉角的盖板,应按不合格产品处理,不得铺设。
2、检验要求
2.1预制电缆槽及盖板各部尺寸偏差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预制电缆槽及盖板各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100盘且不大于100m³为一批。施工单位每批制作2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试件。
检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
3、储存要求
3.1电缆槽采用汽车运输时,车厢底部、四周以及两层板之间应铺设一层草帘或其它缓冲物,防止运输中边角磕碰、磨损。车厢底部应保持平坦,设法使电缆槽固定。运输中板块必须立放靠近挤实,防止窜动或碰撞。应采用专用机械兜底装卸、搬运,严禁抛掷。
允许偏差(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电缆槽
长度、宽度
±5
抽检2﹪
尺量
2
高度
±4
3
厚度
±2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盖板
边长
±3
抽检2﹪
尺量
2
厚度
+2
3
对角线长
±3
2.2预制电缆槽、盖板及现浇电缆井的强度应满足本图要求,强度检验应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3区间路基范围内牵引供电上网时,靠近牵引供电所接触网可通过电缆井直接上网,远离牵引供电所侧接触上网需过轨后上网。
4.5路基电缆槽与桥梁采用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进行顺接,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采用电缆井连接。
三、制作、检验及储运要求
1、制作要求
1.1电缆槽及盖板采用集中工厂化预制,电缆井采用现场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