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

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

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第一大题(40分)
材料一:南开大学1980年代恢复管理学科,南开大学著名管理学家、系主任陈炳富说,本科生的任务是读重点,研究生的任务是读难点,博士生的任务是发现空白点。

本科生要把厚书读薄了,博士生的任务是把薄书写厚了。

材料二: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关于早起者和“夜猫子”文章。

一项新型的脑成像研究可能帮助人们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清晨思维最为敏捷,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傍晚的时候变得最有效率。

Christina Schmidt及其在比利时和瑞士的同事报告说,我们的思维敏捷程度及思想集中的能力受到了我们已经醒了多久以及当时在一天中所处的时间的双重影响,因为我们的生物钟节奏是根据日—夜周期运作的。

研究人员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对早起者和夜猫子的脑部活动进行监控。

这些人连续两个夜晚呆在一个睡眠实验室中,并周期性地从事一项需要保持持续注意力的作业。

研究结果提示,一般来说,“夜猫子”在他们发生脑疲劳之前,其清醒的时间会比早起者长。

在清醒10个小时之后,与“夜猫子”相比,早起者与注意力有关系的脑部区域的活动性会有所下降。

早起者还更容易感到困乏,并容易使操作变得更慢。

这些脑区域包括生物主时钟的所在地。

该区域的活动会降低实验志愿者清醒的时间(即“睡眠压力”增加了),提示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的
行为差异至少有一部分与控制睡眠压力和生理节奏有关的脑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

第一: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这一论文是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怎样设计?研究方法?
第二:如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研究范式的话,管理学科能否借鉴这一范式,为什么?
第三:你觉得博士生应该主要做些什么工作?你认为自己具备哪些素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第二大题(20分)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EO,关于中国特色领导理论。

项目经费150万,估计历时4年。

问题:课题的申请需要依靠现有的理论。

如果你是课题组的一员,你觉得可以用哪些理论。

第三大题(20分)
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经历了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究到创新性研究的发展,这是一种进步。

请回答什么是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究。

第三大题(20分)
材料一:企业寿命周期变短
材料二:下图是16岁年轻人和60岁老年人的红细胞图。

阅读材料,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