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剖析(田麦久旧版教材)
运动训练学剖析(田麦久旧版教材)
《运动训练学》 课程分析
任课教师:教授 专业:
课程分析的目录
• • • • 1、课程定位与教学思路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内容
• 5、教学方法 • 6、考核办法 • 7、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
1、课程定位与教学思路
• 课程学时32,用时1学期,专业必修课。
•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 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质量的掌握训练方法手段,并能熟练掌握讲解示范技 巧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中等学校运动训练各项工作的基本能力。 •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运动训练学》课程,使学生掌握训练基本理论、竞 技能力的训练方法,了解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教学程序、教学要点; 培养学生的基本训练技能,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训练学主要原则进行训练, 使学生具备进行执教和训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指导能力;全面掌握力量、 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7、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
• 我的做法: • • • 1、精炼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操作; 2、随时激发学习情趣,加强课堂沟通; 3、利用重复法,反复讲反复练; 4、严格考勤制度,改革考试模式。
•
谢谢
• • • • •
近些年教材的变化历程: 最早的山东教育定规划教材《运动训练学》李志勇主编 中期的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 现在的高教出版社《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 纠结于学生考研指定教材,只能统一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
选用教材的变化
6
3、学情分析
• 学生的特点: • 学生的运动经历参次不齐,多数学生运动时间经历较短,尤其是社会体育 专业学生;对运动训练的认识较为简单; • 优势是同学们对于运动训练学的学习兴趣较高,教师讲清楚训练学的重要 作用,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我的经验是:严格要求课堂纪律,随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加强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与交流; •
• 教学探索:1、关于运动训练学课程定位的变化 • 2、教学顺序的变化
• 教学思路:训练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求实践能力较强; 所以需要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上还要增强实践能力; 学时的限制;
2、教材分析
• 教材选用最新版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运动训练学》,主编田麦久,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参考资料是《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田麦久主编。 • 教材的选用参考了其他院校的经验,选取最新教材,以利于教学的改革与 推进,《运动训练学》是国内最权威的教程。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调整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十章 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
• •
第十二章 运动员周课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第十三章 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 详见大纲。
5、教学方法
• 训练学开设在大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需要在 其基础上进一步熟练运用训练方法的能力。在教学方法选用上一般使用案 例教学法、理论分析法等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体训练水平和执教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做会讲,精讲多练。
4、教学内容
• 关于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与删减; • 关于教学内容重要程度的界定;
•
• • •
教训内容: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第十四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三章 运动员选材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
• • •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调整 、
• 使学生明确学习训练学课程的目标和具体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 根据教学安排,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全面地学好各理论章节。
• 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以激发培养学 生对训练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训练 方法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考核办法
• • • • 1、理论考试:题库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占60%; 2、作业占30%; 3、出勤情况 占10% 4、社会体育专业进行综合考察,不进行题库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