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样卷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样卷

共7页 第 1 页 浙江林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卷)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细胞全能性: 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遗传物质,

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潜力。

2、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的和木质化增厚

呈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由凯斯于1886年发现的。

3、生态异形叶性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出现不同形状的叶,如水毛茛

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4、共质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原生质体和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

5、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

运输的功能。这类细胞特称传递细胞。

6、细胞型胚乳:有些植物的胚乳,在形成初生胚乳核后,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

产生细胞壁,成为多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这种类型叫细胞型胚乳,见于大多数合瓣花植物。如番茄等。

7、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经过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

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 胞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得分

评阅人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得分 共7页 第 2 页 院(系、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8、原植体植物: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

类植物称原植体植物。

9、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不达意给每种植物命名。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属名

+种加词+命名人缩写。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10、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也称花序果,如桑、

无花果等。

二、判析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银杏的果实因成熟时外果皮橙黄色,象杏子而得名;因坚硬的中果皮 呈白色,所以又称白果。„„„„„„„„„„„„„„„„„„„„( × ) 改正:银杏是裸子植物,胚珠没有子房的包被,所以银杏成熟时只形成种子,没有果实。 2.裸子植物中管胞是活细胞,起输导作用。„„„„„„„„„„„„ ( √ )

3.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 × ) 改正: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

4.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称为异面叶。„„„„„„„„„„( √ ) 5.复叶的小叶柄基部没有腋芽。„„„„„„„„„„„„„„„„„„( √ ) 6.植物细胞均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 ) 改正:大部分植物都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 7.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 ) 改正: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8.颈卵器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 ) 改正:颈卵器是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殖器官。 共7页 第 3 页

9、种子植物的胚乳由双受精而来,因而是三倍体。„„„„„„„„„„( × ) 改正: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的胚乳由双受精而来因而是三倍体,而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形成,为单倍体。 10、边材中常具有木射线。„„„„„„„„„„„„„„„„„„„„„( √ )

三、选择题(每题选一个正确答案,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韭菜叶切断后,之所以能继续生长,是因为___C___的结果。 A、顶端生长 B、侧生生长 C、 居间生长 D、产生离层 2、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分化方式属于____B____。 A 内始式 B 外始式 C 内起源 D 外起源 3、根内皮层中正对着原生木质部且细胞壁没有五面加厚的细胞是____D____。 A 泡状细胞 B射线细胞 C传递细胞 D通道细胞 4、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部分,即____A____。 A 早材和晚材 B心材和边材 C 硬材和软材 D 环孔材和散孔材 5、裸子植物一般靠____B____输导水分。 A 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 筛管 D 筛胞 6、马铃薯可食用的地下部分属于_____B____的变态。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7、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A______。 A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B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C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D 造孢细胞 小孢子 8、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____A_______。 A 心皮 B 子房 C胎座 D子房室 9、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中_____C______。 A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发达, 都能独立生活; B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 C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不发达,都能独立生活; 共7页 第 4 页

D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依存于孢子体。 10、苹果的主要食用部位是由____D____发育而来。 A 子房 B 胚珠 C 胎座 D 花托及部分花筒 四、识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上图为_____花药____的横切面结构图,1____表皮______,2_____纤维层______,3__中层___,4____花粉粒____,5___药隔维管束___,6__药隔薄壁细胞__,其中结构4发育成熟时通常有两种类型,分别为__2核花粉粒__ 和__3核花粉粒__ ,萌发时形成___花粉管___。 2、 1

2345

76

得分 共7页 第 5 页

上图为 __双子叶___(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的__茎__(器官)的横切面结构图, 1____表皮___,2___髓射线___,3__髓___,4___皮层__,5_ 形成层___, 6___初生木质部___,7__初生韧皮部___,其中5,6,7合称为___维管束____。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植物世界为什么是色彩斑斓的? 答:植物的颜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花色和叶色。 (1)花色:花冠的颜色是由花瓣细胞里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种类很多,与花的颜色有关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1分) 花青素存在于细胞液中,含花青素的花瓣可呈现出红、蓝、紫等颜色。它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影响花青素呈色的因子包括花青素的构造、pH値、共色作用等。果皮呈现的颜色受内在、外在因子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光可增加花青素含量;高温会使花青素降解。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可吸引动物进行授粉和种子传播,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1分)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有色体中,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有些植物花的颜色,不是由花冠而是由其他部分表现出来的,如八仙花的颜色是花萼的颜色,合欢花的颜色是雄蕊的颜色。(1分) (2)叶色: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多种色素,如呈绿色的叶绿素,呈黄色的叶黄素,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大多数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占色素总量的2/3左右,所以叶呈现绿色。(1分)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它的形成和破坏与气温有关:春夏季气温高,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利,所以叶呈现绿色;秋季气温降低,叶绿素破坏的速度超过形成的速度,这时比较稳定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就显露出来,使叶片呈现黄色。有些植物的叶含有呈红色的花青素,虽然这些植物的叶也含有叶绿素,但花青素的含量较多,把叶绿素的绿色盖住了。一般树木的叶通常不含花青素,但当深秋气温降低时,叶里的糖分不能运出,越积越多,就会促成花青素的形成,使叶呈现红色。就这样鲜艳的花朵和清新的叶组成了这个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1分)

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