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学英语为何失败的五大原因

中国人学英语为何失败的五大原因

中国人学英语为何失败的五大原因中国人学英语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从文革之后到现在的全民学英语浪潮也已经持续了三十年。

如果是在前几年,如果有人指责中国人学英语是失败的,就会有人站出来为中国的英语教学做最顽强的辩护,我就亲耳听过中国一位负责英语教学的高级领导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研讨会上义正词严并大动肝火地说到:“谁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失败的,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的英语教学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发展得多么快多么好啊,仅从考试来说,每年参加英语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参加考试的热情越来越高,并且考试成绩越来越好,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全社会对英语越来越关心,越来越重视,这不就是成绩和进步吗?英语考试虽然也有缺点和不足,虽然也在改进和发展中,但正因为有了英语考试,中国人学英语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有了压力和动力,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因此,英语考试为中国的英语教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这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诋毁和抹杀的”。

听了这位领导高亢激昂的讲话,我当时心里就想:“既然中国的英语教学已经发展得这么形势大好,那今天这个英语教学研讨会还开得有什么意义呢?继续发展大好形势不就行了吗。

”历史是无情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是要遭受惩罚的。

那位领导干部的讲话刚刚过了几年,中国就开始有大学生因为考不过四六级而跳楼自杀的了,更可怕的是,因为英语考试而跳楼的人还不止一个,甚至越来越多,这两年达到了噩耗频传的程度。

几百万人去参加一个错误的考试并不让人心焦神虑,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从楼上跳下来却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自杀者不需多,每年只要有一两个,就足以让有良心的人们夜不能寐,寝食不安了。

如今的各种英语教学研讨会议上,已见不到为考试英语而慷慨陈词辩护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连街道上散步的老大妈和偏远山村的家庭妇女都可能知道的一个公知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学生是“哑巴英语”。

哑巴英语,地球人已经都知道了。

中国的英语教学,失败了,而且败得一败涂地,败得令人精神崩溃、身心疲惫,我今天不想说这场教育领域里的大事件有多么失败,仅想在一个个生命此时仍然没有停止从楼上跳下来的危机时刻里,抓紧时间与大家交流我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大失败的一点思考,以抛砖引玉,求得观点碰撞,为早日结这场失败而启发大家思考。

我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走到了今天失败的境地,有着以下五个较大的必然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发现这些必然的原因,中国的英语教学就难免“必败”的结局:1.原因之一:语言学的惊人落后阻碍了人们对英语规律的认识。

导致中国人学英语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语言学的落后。

计算机的问世、互联网的开通、航天飞机的上天、遗传基因的揭密……这一切迹象都表明着人类的科学事业高度发达。

然而,令人们所意想不到的是,在高度发达的人类科学中,却有着一个极其落后的庞大死角,这个死角就是语言学。

语言学的落后,达到了出乎人们想象的惊人地步,可以说仍处于一种原始蒙昧的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搞语言研究的权威人士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现在所做的语言研究,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没有突破的研究,就好比化学里还没有找到元素周期表、物理学里还没有找到牛顿三定律一样,语言学还没有找到大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这使得大家搞语言研究只能是搜集一些语言素材,整理一些局部的规律,为有朝一日能从整体上悟出语言的规律而做准备。

”语言学的滞后其实牵制了很多学科的发展,因为语言的背后是人类的大脑智能,语言规律不能被揭示,就意味着人类大脑智能规律不能被揭示,而大脑智能规律不被揭示,将阻碍着计算机技术、电脑识别、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语言翻译、医学语言研究等一切与智能相关的技术发展,将使人类的科学进一步发展出现困难。

语言学的落后不仅严重阻碍了人类科学的发展,也极大阻碍了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正常发展。

一位刚刚去世不久的中国著名外语教学专家曾经在一次非公开的场合下讲过这样的一段话:“别看我们的外语教学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的,看上去一片繁荣,其实由于人类的语言学发展尚处于小儿科的落后阶段,造成很多重要的语言学规律没有被揭示,这使大家对语言规律所知甚少,所进行的外语教学效率很低,甚至是洋相百出的闹剧。

”人类的语言学表面上看“繁荣”到拥有上千个学科和上千个分支的地步,但综观这繁荣的背后其实是无奈和无序。

所有的语言学研究其实是在搞三件事:1)搜集语言的素材;2)解释语言是什么;3)解释外语应该怎么教怎么学。

其中最繁荣的仅仅是第一个领域,即搜集语言的素材,即搞“语料库”搜集,各种各样的“字典”,就是这个领域的最大研究成果。

而到了第二个领域,解释语言是怎么回事,就没有第一个领域那么发达了。

人类对语言观察了几千年,素材搜集了几千年,却怎么也解释不清楚自己嘴里每天讲的这种东西到底是咋回事,甚至连最基本的解释思路都没有。

因此解释语言是怎么回事的学派就特别多,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实用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乔姆斯基学派、古典主义学派、现在主义学派、近现代主义学派、当代学派、中国学派、印度学派、伦敦学派、巴黎学派……学派越多,就越说明人们的观点不统一,就越说明人们对语言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心里没底。

而到了第三个领域,解释外语教学该怎么搞,就可谓乱得一塌糊涂了。

由于第二个领域里没有解释清楚语言究竟是什么,没有给第三个领域传递过来可靠的理论根据,造成第三个领域一开始就无“法”可依,全球的外语教学人员便只好跟着感觉去试探和摸索,所走过的弯路无数。

以英语教学为例,全球所试探过的英语教学法绝对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最近一百年来先后出现的有较大影响的学习方法就有直接法、翻译法、交际法、体验法、环境法、自然法、魔鬼法、全身法、任务法、双向法、听说领先法、读写领先法、无教材法、多媒体法等等,各种学习方法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种学习方法均没有什么深厚的理论根据,很多学习方法就是某人、或某机关团体,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刻,以偶然的方式发明的。

如魔鬼法,就诞生在二战时期。

二战中盟军为了培养一批派往德国的间谍,就在战场后方设立了一个间谍培训营地,营地中只准讲德语,营地中一切环境景物均按照德国环境建立。

进入到这个环境生活三个月的人立刻可以速成地道的德语,从而被派往德国当间谍。

这种由军队将士们在战场上发明出来的外语学习的“土方法”虽然很奏效,但是拿到和平时期来用就不行了,因为战争时期派出当间谍的人如果讲不好德语,就有随时被发现和杀头的危险,因此人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而且被挑选的人本身所讲的语言也是德语的近似语,因此成功率很高。

可和平时期用这个办法,没有杀头的危险,这个方法就难以奏效。

在外语教学领域里,最奇怪的现象就是外语教学专家向老百姓解释不清楚外语应该怎么学,以中国南方著名的开放城市S市为例,该市为了为建立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由该市教育局牵头举办了全年开放的周末市民英语大课堂,请来了全国和本市最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来为市民讲座,每周未一堂讲座,可一年下来后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就是听众的数量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到最后上千人的礼堂仅来了五十多人,活动被迫停办。

该市教育局局长无奈地说:“本打算这个活动大家会很欢迎,可老百姓听了多场讲座后越听越糊涂,这个专家说该这么学英语,那个专家说该那么学英语,相互都是矛盾的,到最后老百姓不知道该听谁的,干脆就不来了。

”语言学的落后所影响的不仅是专家认识的不统一,也使得所有语言教学工作者的认识不统一或处于空白状态。

做一件事情,却对所做的事情不了解和不认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事状态,其结果就是很容易失败,并且失败后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2.原因之二:中国人学英语过于“轻敌”。

导致中国人学英语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人们误认为语言很简单,从而影响了人们投入很大精力去探索学英语中困难和解决办法。

一说到语言,人们往往不会觉得它是复杂的东西,人们的嘴里每天都在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这种大众老百姓都会讲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复杂的东西呢?这个错误的认识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始终萦绕在所有语言教学者们的潜意识中。

因此大家教英语和学英语时,并没有做太多考虑,拿来英语文章看听说就是了。

而其实呢,学英语中的困难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语言要说复杂,其实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就连无所不能的计算机想学会说话,至今还都是梦想。

语言之所以复杂,就因为语言不单单只是语言,而是大脑思维的外在反映,它是和大脑思维共同成长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在感觉语言时,往往只感觉了语言外表的声音和文字,却忽视了每一句语言其实都是人类大脑深处发出的思维信号。

人学一种语言,就相当于要在大脑里安置一套复杂的思维系统。

由于上帝赋予了每一个人先天学会母语的自动能力,我们在学会母语的过程中便不会感到有思维问题的存在,我们的母语和大脑的思维能力一起悄悄地同步成长。

而如果是学外语,其过程就更要复杂得多。

学外语表面上看是学会嘴里发出的另外一种声音、学会手下写出的另外一种符号文字,而从思维的深度看,学外语是要在大脑里建造一套区别于母语的全新的思维系统,并且母语已经形成的思维系统对新的思维系统具有无比强大的抵抗作用,在这种强大的抵抗下,要想在大脑里独立地建立一套另外的思维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学习外语的过程就只有一条道路:即在母语思维的帮助下,将母语思维“切换”成外语思维,并在多次反复切换中练就外语思维的能力,以最终形成外语的思维体系,实现外语思维的“软着陆”,而不是直接着陆,这个过程,不管你是否听懂,不管你是否情愿,不管你主观上是否感觉得到,只要你想学会外语,它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过程。

因此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学会外语的最大困难不是文字符号的切换,而是母语思维到外语的思维切换及外语思维的软着陆。

如果所学的外语与母语相近,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因为思维的切换很容易。

而如果是学习与母语差别较大的语言,比如中国人学习英语,则由于两种语言的思维切换的难度较大,学习起来就会困难,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脑子里想出了一句汉语后,把它翻译成英语的难度比较大。

为了良好地解决思维切换问题,英语教学的研究领域里就要认真地发现这个问题和重视这个问题,并花时间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若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学英语时仅是在课本上的英语符号里简单地浏览和重复,就会出现举国“轻敌”的局面,就势必会走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道路,导致学英语过程频频出现困难,频频出现意外的失败,极大地伤害了学习者的热情和信心。

3.原因之三:过分相信外国人也导致学英语困难迟迟难以解决。

导致中国人学英语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大家太相信提供给我们英语教材及教学方法的外国人。

学谁的语言,就应该听谁的指导,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在学外语的时候,这个道理就偏偏行不通。

从前面的第二条分析中可知道,学外语的最大困难来自于“思维差别的切换和软着陆”,然而外国人由于只精通他们自己的母语,对我们的汉语根本不知道,因此他们不知道(至少不系统地知道)汉语和英语的思维差别是什么,没法告诉我们这些差别的切换方法,因材由他们写出来的英语教材仅能提供给我们地道的英语,却没能提供给我们学会这些教材的方法,就好像他们仅提供给我们丰盛的大餐,却没给我们提供吃下这个大餐的筷子刀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