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初唐诗歌

14.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
二、初唐四杰 贡献:初步扭转诗坛风气 抒怀言志
◎题材扩大:边塞军旅、帝京豪奢、题赠送别、
◎改变诗风:冲击纤弱绮靡诗风 ◎改进诗体:五律、七言歌行趋于定型
初唐诗歌
三、沈、宋:五律定型 四、陈子昂: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者 提倡“风骨”、“兴寄”:以复古为革新 《感遇》38首:其诗歌主张的集中体现 《登幽州台歌》 元好问:“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陈子昂”
初唐诗歌
二、初唐四杰 杨炯:《从军行》
“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 的四位作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卢照邻:《长安古意》、《行路难》 骆宾王 Nhomakorabea《帝京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定位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花与紫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
隋代诗歌 一、北齐北周旧臣 卢思道 杨素 薛道衡 《从军行》 《出塞》 《出塞》
隋及初唐诗歌
二、梁陈旧臣:虞世基:为作诗而作诗 三、隋炀帝:乐歌《春江花月夜》
初唐诗歌
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1、贞观诗风:李世民君臣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上官体:初唐诗坛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 一种诗风,内容狭窄,以应制奉诏唱和为主。形 式“绮错婉媚”,他提出的 “六对” 、 “八对” 之说对律诗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3、王绩:《野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初唐诗歌
五、张若虚、刘希夷:着力诗歌意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初唐诗歌在理论、格律、内容、意境等各方面为 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