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发表时间:2010-07-22T17:30:28.8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3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林燕琼[导读] 环境会计的对象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对资源的不断耗费和补偿的循环过程林燕琼(中铁十六局集团)摘要:工业化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企业在使
用资源进行经营活动的同时也肯定也产生了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企业应尽快形成环境会计体系,承担对社会公众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职责,为社会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应研究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绿色GDP’标准和环境会计准则,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
”企业应基于自身利益,提高环保意识,明确计量环保投入产出,承担环保责任和环境费用,明确环境收益和损失,形成一套恰当的环境会计体系,如实的披露和揭示环境信息资料,提供有用信息。
1 环境会计理论浅析 1.1 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也可称为“绿色会计”,有人认为它指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为基础,研究经济和环境发展间的关联,确认、计量、记录环境资产和负债,以及环境污染、防治和开发的成本费用,综合评估环境效益和活动对企业财务带来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有人认为它是“如何补偿自然资源耗费而展开的会计”等。
1.2 环境会计的对象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对资源的不断耗费和补偿的循环过程。
环境资源耗费指的是资源消耗失控和三废排放等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企业生产、储运和销售对自然资源的超额消耗。
环境会计顾及的是资金运动外的资源环境、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态循环价值。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而企业对保护环境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不同的使用者关注和理解的环境会计信息是不同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也有差异。
2.1 企业内部使用者企业内部使用者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和员工。
企业管理当局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环境政策进行评价,衡量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实施进程,进而评估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企业员工位于生产经营第一线,直接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好处。
员工掌握环境信息,有助于密切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提高生产经营的主动性。
2.2 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社会公众、债权人和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环境可以对企业做出系统准确的评价。
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环境会计信息,能掌握企业的环境政策,对企业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作出整体的评价,作出客观准确的经济决策。
社会公众往往重视环境防治好,拥有环保标志的绿色产品;排斥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他们的态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销售等环节。
2.3 环保部门环保部门通过环境会计信息判断企业有没有良好的环境管理实务,企业和环境相联系的活动有没有得到监控及其效果,便于政府部门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
另外,企业的环境报告对政府客观管理完善经济和生活环境也很重要。
政府环保部门掌握企业环境污染和保护情况,对过去的监督制度和措施做出评价,并规划未来的监督管制方法。
3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3.1 上市公司实例探讨工业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工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占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部分。
下面以东三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例,来反映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状况。
2007年到2009年间,东北三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有上升趋势比例,但其比例仍不高。
尤其是相对非重污染行业来说,比例偏低。
监督重污染企业环境,并提高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要求。
现在东北三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是在现今会计体系下易得到并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会计内容,比如防洪基金、废品收入和河道管理费等;对难以用量化指标加以描述的内容,比如诉讼、赔偿和奖励等极少进行披露。
企业的环境信息主要用董事会报告、报表附注的方式进行披露,对企业当期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在重要事项中进行反映,很少通过其他模式披露环境信息。
3.2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东北三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实例,得出现今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和问题:①会计制度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有待提高。
我国现今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集中在污染严重企业,多数企业不会主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主要为历史性信息并有待完善,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披露信息有随机性;③缺少清晰的要求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固定的方式,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4 我国开展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提议 4.1 从点到面,健全完善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我们该注重不同主题,在不同区域和层面对我国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进行研究。
吸取外国经验的同时,探索出适合我国发展的环境会计制度。
把环境污染较重和影响国民经济大的重点企业当做试点,增加尤其是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等环境会计核算的事项。
信息披露方面,先采用补充报告式,在颁布环境会计具体实施准则后,再用独立环境报告方式。
基于试点企业的实施,形成系统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到,健全改善环境会计核算和息披露体系。
4.2 建立“环境会计”探究机构,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其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交叉应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恰当指引会计专家对环境会计做出深层次的探讨,建立一个由会计和环境资源等方面专家构成的机构,研究环境会计理论、环境影响成本和产品市场规律等问题,使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
同时和际接轨,增强环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4.3 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参与环境管理,就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适应新形势发展。
首先,要强化人员的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和经济效益间的紧密关联,主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其次,环境会计下,会计人员不能只在了解经济管理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技能和环境科学的知识,明确企业的经营和环境间的关联。
可以通过高等院校作为环境会计人员的教育基地,培养环境会计的专业人才。
4.4 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控企业往往不愿如实自愿地披露对环境责任的运行状况,需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控,如行政管理监督、专项环境审计等。
一方面,要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增强公众对环境污染的认识,通过政府与社会来约束企业的环境活动。
另一方面,形成具体的环境审计工作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不全面性。
4.5 增加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环境会计信息需要现在政府环保部门是环境信息的主要使用对象,社会公众、投资者对环境信息了解有限。
要提高利益相关者了解环境信息的意愿和能力,利用现代媒体增强宣传力度,增加公众的参与度,提升企业主动披露的意愿。
企业内部环境方面,在企业绩效等方面增加环境绩效和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加强管理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
参考文献:
[1]周一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M].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
[2]殷晓燕.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市场论坛,2006-4.
[3]罗来军.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框架构建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