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邢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邢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河北省邢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河北省邢台市环境保护局2007年7月20日1 划分依据1.1 相关法律法规。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饮用水保护区划分技术纲要》(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2 相关已经批准实施规划1999年邢台市环保局为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组织环保、水利、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纲要》的技术规范要求,邢台市环境保护局编制了《邢台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划分了邢台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准保护区的范围。

当年,该报告通过了省市专家论证,经省政府批准,省环保局在1999年11月12日以冀环控函〔1999〕216号文件形式批复同意了我市《邢台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2 保护区背景分析2.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区域或流域的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西倚太行山,东部是广阔的华北平原,其地理坐标是北纬36°45′-37°48′,东经113°45′-115°50′,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

辖区东西最长处约185公里,南北最宽处90公里,全市总面积12486邢台城区面积132.1平方公里。

市政府所在地北距省会石家庄106公里,距首都北京396公里。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2.1地质地貌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邢台市辖区总地势为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山地、丘陵及平原地貌阶梯排列,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三者比例为2:1:7,以平原为主。

西部的山区和山前丘陵区,位邢台市位置图邢台市于太行山东麓,海拨在100~1000米之间,最高山峰达1822米。

丘陵地貌以剥蚀构造及剥蚀堆积类型为主,海拔高程为100-400米,地质构造为太行山复背斜东翼,裸露地表的地层主要由古生界奥陶石灰岩及新生界地层构成。

中、东部为河北平原(华北大平原西北部)的一部分,中部以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为主,也称为滏西平原。

东部则为子牙河和古黄河水系冲积、湖积平原为主,称为黑龙港平原,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洼地甚多,其中大陆泽、宁晋泊面积较大。

邢台城区位于平原区西部。

2.1.2.2气候特征邢台市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3.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43.5毫米,一般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夏季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暖而湿润的南风;冬季常在蒙古高压的控制之下多冷而干燥的北风,春秋两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多年平均蒸发量西部山区为1000毫米,东部平原为1100-1200毫米,市区为1953.3毫米。

邢台市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4.0摄氏度,较所辖县(市)高近1.0摄氏度;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24.6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1953.3毫米,高于全市平均值;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S风和NNE风,夏季多S风和NNE风,冬季多NNE风与N风。

历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最大风速为18米/秒。

冻结期为11月至下一年的2月份,冻土深度平均为31.3厘米,最深为46厘米。

2.1.2.3地下水依据地下水赋存地层岩性及水体特性不同,泉域地下水可划分为如下三大类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砾石、卵砾石和中粗砂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广泛分布在山间河谷和东部隐伏溶水体中上第四系沉积区。

2、基岩裂隙潜水——承压水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前形成的变质岩,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裂隙中的地下水。

主要分布在泉域西部山区。

3、碳酸盐岩岩溶水岩溶水赋存于寒武、奥陶系灰岩裂隙和溶洞、溶隙、溶孔中,总厚度926-1247米,分布在泉域的中部和东部。

2.1.2.4矿产资源市辖区蕴藏着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辅助原料、煤炭、化工原料、建材原料及其其它非金属原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38种。

其中有20种矿产经地质勘查已探明储量。

由于受成矿条件的限制,某些矿种在局部小区集中分布。

铁矿资源集中在沙河小区,区内有矿产地25处,蕴藏着全市95%以上的铁矿储量,目前浅部资源已基本开发完,而深部资源由于受开采条件的限制,近期难以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在邢台小区,位于北纬370到37013/左右的邢台县境内,主要矿种有兰晶石、重晶石、石膏、菱镁矿、白云岩及煤炭资源,其中兰晶石、重晶石、菱镁矿、白云岩等资源储量属河北之冠;以煤炭、建材、化工及有色金属为主的内邱、临城、隆尧小区,主要矿种有煤炭、石膏、硫铁矿、铜、钴、镍等,是我省主要炼焦煤产地之一,其中双碑石膏矿是河北省储量最大的石膏矿床。

2.1.2.5旅游资源邢台市旅游资源丰厚,古迹名胜众多,已有开放景区(点)28处,著名的旅游区有太行奇侠群、临城“北方奇观”崆山溶洞风景名胜区、内邱扁鹊庙、云梦山、天河山、柏乡汉牡丹等,近年来以前前南峪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2.1.2.6名胜古迹邢台市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据考古部门测定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尚未出土。

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清风楼、大成殿、开元寺等,在邢台城区多处发现殷商文化遗址。

全市现有省及省级以上保护文物古迹44处,其中市城区有6处。

2.2 社会经济概况邢台市是一个有三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古老城市,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两次定都。

素有“鸳水滨,襄国古都,依山凭险,地腴戊丰”之誉。

2006年末市区居住人口68.9万人。

邢台自然风光绮丽多姿,世界奇峡——邢台峡谷群、北方奇观——崆山白云洞、“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太行翡翠——小天池等美不胜收。

这里有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故居,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纪念馆,元“邢州五杰”就读的紫金山书院,唐朝贤相宋碑和乾隆御笔“梅花赋”书画,邢氏宗墓邢侯墓,老子修身广阳山,中医圣祖鹊山祠,殷商帝王“酒池肉林”,秦始皇“平台晾尸”,赵武灵王困死的“沙丘平台”遗址,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大本营黄巾军寨,威县义和团纪念馆,神奇柏乡汉牡丹,清河武松公园,前南峪抗大陈列馆等等。

2.2.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结合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依邢台市发展规划,邢台市人口增长趋势为:规划2005年-2010年人口增长率取7.5‰;2011-2020年全市人口综合增长率6.5‰。

2010年市区居住人口规模为82.2万人,2020年市区居住人口规模为116万人。

2.2.2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邢台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财政收支增加较快。

全部财政收入达70.16亿元,比上年增加16.8%(可比增长18.2%)。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51亿元,增长16.7%(可比增长19.8%)。

财政支出66.44亿元,增长了34.9% 。

人均生产总值11584元,比上年增加12.3%。

三次产业结构为:16.5:57.5:26.0。

1、第一产业2006年粮食总产374.1万吨,增长2.9%。

一产业增加值130.8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2%,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52.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8%,比上一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在改组改造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提高到3.2%。

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454.05亿元,比上年增加15.8%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4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3、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0.02亿元,比上年增加13.2%;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43.2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5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9.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比上年增加11.9%;居民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9亿元,比上年增加10.9%。

1992年-2006年现价地区生产总值(历史修订数据)1992年-2006年可比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历史修订数据)2.2.3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趋势分析与饮用水水源地的资源、环境评价2.2.3.1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1、市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二十年来,邢台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面貌大为改观。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指标级别、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限制要求。

据此,结合邢台市区及其邻近地区的自然条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采用Ⅲ级(91.1-105.0)m2/人标准。

2、市区建设用地规模根据不同规划时期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总体布局需求,规划邢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10年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5 m2以内,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0 m2以内。

则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8400公顷、11600公顷以内。

2.2.3.2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水资源地表水资源现可被利用的有几座水库及洨河、牛尾河纳入的城市废水,多用于农溉,灌溉面积有限。

地下水是本市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地表水:降水量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大于平原;降水量年内分配较集中,全年降水量的75~80%形成于6~9月的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全市年降水量最大最小之比为4.2倍,单站年降水量最大最小之比,山区一般在5~9倍,平原一般在3~6倍;年径流时空分布特点与降水相似,但变化更为悬殊;除汛期外,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地下水: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多于东部,并分布有岩溶水、咸水。

地下水开采量16.7亿立方米。

由于长期大面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快速扩展,泉水断流造成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