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习题库答案 王洪利
(5)墙体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墙体定位、墙体测量 控制等工作。
2、简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主要步骤。 解题思路: (1)经纬仪测绘法是用极坐标法测量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然后按极坐标法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标定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 侧注记高程。
(2)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步骤为: ①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上。②经纬仪 测绘法操作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放于测站旁。其 一个测站上测量工作的步骤如下:A.安置仪器。安置仪器经纬仪于测站 点(图根控制点)上,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填入记录手簿。B.定 向。经纬仪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即置初始方 向为水平度盘的零方向。C.立尺。立尺人员应根据测图范围和实地情 况,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选定立尺点,依次将水准尺 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D.观测。旋转照准部,瞄准碎部点上的水准 尺,读取水平角。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在尺上读取上丝、下丝 读数,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竖盘读数、水平角读数读到1′,半测回 即可。E.依次将观测值填入记录手簿。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碎部点,如 房角、电杆、山头、鞍部等,应在备注中加以说明。F.计算。碎部点的 高程H和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角D按以下公式计算:、。G.展绘碎部 点。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固定在图上测站点处,转动量角器,使量角 器上等于水平角的刻划线对准图上的起始方向,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 碎部点的方向。按测得的水平距离和测图比例尺在该方向上定出碎部点 的位置,并在该点右侧注明高程。同法,依次测绘出其余各碎部点并标 定在图纸上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3、何谓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解题思路:(1)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 线;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或基本等高距);两条相邻 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产生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准基点下 沉所致。此时应根据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来判断出最稳定的水准点,以此 作为新水准基点,将原来下沉的水准基点作废。另外,埋在裙楼上的沉 降观测点,由于受主楼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属于正常的渐渐回升现 象。
(4)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曲线在后期呈现微小波浪起伏现象,其
18.0°或360° 19.直线定向 直线定线 20.相对 1 分数 21.尺子要拉平 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 22.锐 23.磁北 真北 24.180°
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5.临时性标志 永久性标志 26.水平 27.望远镜 罗盘盒 基座 28.303°20′ 29.圆水准器的检校 十字丝环的检校
(4)连测。为了使测区的导线点坐标与国家或地区相统一,取得坐 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布设的导线应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连测方 式有直接连测和间接连测两种。 7、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有哪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各需计算哪 些测设数据?如何计算?
解题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
三、简答题
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测量工作? 解题思路:建筑工程一般可分为民用建筑工程和工业建筑工程两大
类。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一般主要包括以下测量工作: (1)测设前准备工作。①熟悉设计图纸:主要有设计总平面图、建
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设备基础图和 管网图等。②现场踏勘。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
解题思路: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水准基点周期性测定建筑物上的 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计算沉降量的工作。在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方法如下:
(1)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在第二次观测时即发现 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发生此种现象,一般都是由 于首次观测成果存在较大误差所引起的。此时应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 废,而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首测成果。
(2)等高线具有以下特性: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应是闭合曲线,若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在相邻图幅闭合。只 有遇到用符号表示的陡崖和悬崖时,等高线才能断开。③除了悬崖陡崖 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合。④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 正交。⑤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相同。等高线平距越小,等高线越密, 则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大,等高线越疏,则地面坡度越缓。 4、试述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检测所给原有测量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③平 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一般要求是场地内填、挖的土方量达到相互平衡。 ④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设计划,包括 测设方法、要求、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
(2)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给出的条件,将建 筑物的外轮廓墙的各轴线交点(简称角点)测设到地面上,作为基础放 线和细部放线的依据。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①根据建筑基线定位;②根据 建筑方格网定位;③根据建筑红线定位;④根据与现有建(构)筑物的 关系定位;⑤根据测量控制点定位。
(2)量边。导线边长可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也可以用检定过的钢 尺按精密量距的方法进行丈量。对于图根导线应往返丈量一次,测量精 度不得低于1/3000,取其往返丈量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3)测角。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仅次于前进方向左侧的 水平角,称为左角,反之则为右角。对于附合导线,通常观测左角。对 于闭合导线,应观测内角。图根导线测量水平角一般用DJ6型光学经纬 仪观测一测回,盘左、盘右测得角值互差要小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 结果。
水准管的检校
30.
31. 提高仪器的等级 32. 相对误差 33. 极限误差 34. ±10″ 35. ±0.2m 36.
37.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支导线 38. 平面 高程 39. 零 零 40.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基线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41. 踏勘选点 测角 丈量边长 42.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倾斜改正 43.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44. 测回法 方向观测法(或全圆测回法) 45. 小三角网 导线网 46. 单三角锁 中点多边形 大地四边形 线形三角形 47. 4.687m 4.787m 48. 8 49. 同一测回 2C误差之差值
解题思路: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 起始数据,即可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其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量 边、测角和连测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选点前,应先到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并 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然后踏勘现场,根据测区的范围、地形条 件、已有的控制点和施工要求,合理地选定导线点。导线点的位置选定 后,一般可用临时性标志将点固定,即在每个点位打下一个大木桩,桩 顶钉一小铁钉,周围浇筑混凝土。
(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因为 水准基点或沉降观测点被碰所致,如水准基点被压低或沉降观测点被撬 高。此时应仔细检查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外形有无损伤。如果众多 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水准基点被压低的可能性很大,此时可改 用其他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来继续观测,并再埋新水准点,以保证水准 点个数不少于三个;如果只有一个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多半是 该点被撬高,如果观测点被撬后已活动,则需另行埋设新点,若点位尚 牢固,则可继续使用,对于该点的沉降计算,则应进行合理处理。
《工程测量》试题库答案
一、 填空题
1.假定水准面 2.平均 水准面 3.高程测量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4.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 南北方向的纵轴 东西方向的横轴 5.经度 纬度 6.高差 7.100平方千米 8.大地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9.6371 10.8848.13 11.首子午面 二面 12.赤道平面 13.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14.测绘和测设 15.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 16.坐标纵轴线北端 17.
(3)龙门板和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当基槽开挖后,所测设的轴线 交点将会被挖掉,为便于随时恢复轴线交点,应把轴线延长到安全地点 并做好标志。延长轴线的方法通常采用龙门板法或轴线控制桩法。
(4)基础施工测量。①基础开挖深度的控制。施工中,基槽(或 坑)是根据基槽灰线开挖的。当开挖接近槽底时,在基槽壁上自拐角开 始每隔3~5m测设一比槽底设计标高高0.3~0.5m的水平桩(又称腰 桩),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高程点的测量容 许误差为。②基础垫层标高的控制和弹线。为控制垫层标高,在基槽壁 上沿水平桩顶面弹一条水平墨线或拉上白线绳,以此水平线直接控制垫 层标高,也可用水准点或龙门板顶的已知高程,直接用水准仪来控制垫 层标高。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用拉 绳挂垂球或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 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③基础标高的控制和弹线。房屋基础墙 (以下的砖墙)的高度是利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立基础皮数杆时, 可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抄出一条高于垫层标高某一 数值的水平线,将皮数杆上相同的标高线与木桩上的水平线对齐,并将 皮数杆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
50. .124°57′ 51. .-100m 52. .-0.02m 53. 坡陡 坡缓 坡度均匀 54. 对中 整平 定向 55. 高程 相邻点 56. 经纬仪测绘法 大平板仪测绘法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
法 光电测距测绘法测图 57. .仪器横轴中点 十字丝中心所照准目标点之间 58. 正射 相似的 59. .1:500 50mm 60. .切线长 曲线长 外距 切曲差
原因是测量误差所造成的。曲线在前期波浪起伏之所以不突出,是因为 下沉量大于测量误差之故;但到后期,由于建筑物下沉极微或已接近稳 定,因此在曲线上就出现测量误差比较突出的现象。此时,可将波浪曲 线改成为水平线,并适当地延长观测的间隔时间。 5、简述建筑方格网布设的原则和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解题思路:布设原则: ①首先选定主轴线,并使其尽可能通过建筑场地中央并且与主要建筑 物轴线平行。 ②每个方格边长一般为l00—200m,面积不大的场地也可为50m。 ③方格点选在不易破坏之处,并根据需要,埋设永久性或半水久性的 标志。 主轴线测设步骤: ①根据测量控制点坐标与主轴线点A、O、B坐标,反算测设数据,即 角度与距离; ②在现地用经纬仪测设主点得A′、O′、B′,然后按下式汁算改正数: ③根据其得的,将A′、O′、B′3点沿与主轴线垂直方向移动值得A、 O、B ④安置经纬于O点,测定垂直主轴线的副轴线,使用盘左盘右分中 法。 6、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