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 - 副本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 - 副本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周静静(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321000)摘要: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含量,经过消解前加入氢氧化钠和改用聚四氟乙烯消化管等方面的改进,碱性过硫酸钾氧化-钼酸铵分光度法的实际操作更简便,更适用于各类水样的监测.它具有较低的检出限(0.004 mg/L),较高的精密度(RSD= 1.1%)和较好的准确度(测定标样溶液相对误差1.6%,加标回收率为97.2%-102.1%).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样;总磷总磷是水体中所含活性磷酸盐和非活性磷酸盐、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总称,是衡量、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由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的日益增加,江河湖海水域总磷的污染日趋严重。

目前只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活性磷酸盐已经远远不能反映磷化合物的污染情况,因而,测定水样的总磷已是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测定水中总磷大都使用标准方法-过硫酸钾氧化-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 方法原理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

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2 实验部分2.1主要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⒈硫酸(H2SO4),密度为1.84g/mL;⒉硝酸(HNO3),密度为1.4g/mL;⒊高氯酸(HClO4),优级纯,密度为1.68g/mL;⒋硫酸(H2SO4),1:1;⒌硫酸,约c(1/2H2SO4)=1mo1/L:将27mL硫酸( 密度为1.84g/mL)加入到973mL水中;⒍氢氧化钠(NaOH),1mo1/L溶液:将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⒎氢氧化钠(NaOH),6mo1/L溶液;将2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⒏过硫酸钾,50g/L溶液:将5g过硫酸钾(K2S2O8)溶解干水,并稀释至100mL;⒐抗坏血酸,100g/L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C6H8O6)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此溶液贮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

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⒑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100mL水中。

溶解0.35g酒石酸锑钾[KSbC4H4O7· 1 H2O]于100mL水中。

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硫酸(c(1/2H2SO4)=1mo1/L)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二个月。

⒒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个体积硫酸(c(1/2H2SO4)=1mo1/L)和一个体积抗坏血酸溶液。

使用当天配制。

⒓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0.001g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KH2PO4),用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大约800mL水、加5mL硫酸(1:1)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1.00mL此标准溶液含50.0μg磷。

本溶液在玻璃瓶中可贮存至少六个月。

⒔磷标准使用溶液:将10.0mL的磷标准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1.00mL此标准溶液含2.0μg磷。

使用当天配制。

⒕酚酞,10g/L溶液:0.5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

主要仪器⒈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1.1~1.4kg/cm2);⒉50mL具塞(磨口)刻度管⒊分光光度计2.2试验方法2.2.1样品制备取25mL样品于具塞刻度管中。

取时应仔细摇匀,以得到溶解部分和悬浮部分均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如样品中含磷浓度较高,试样体积可以减少。

2.2.2实验步骤1 空白试样进行空白试验,用水代替试样,并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2 测定:(1)消解过硫酸钾消解:向试样中加4mL过硫酸钾,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紧后,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或用其他方法固定),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消毒器中加热,待压力达1.1kg/cm2,相应温度为120℃时、保持30min后停止加热。

待压力表读数降至零后,取出放冷。

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

注:如用硫酸保存水样。

当用过硫酸钾消解时,需先将试样调至中性。

(2)硝酸-高氯酸消解:取25mL试样于锥形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加2mL硝酸在电热板上加热浓缩至10mL。

冷后加5mL硝酸,再加热浓缩至10mL,放冷。

加3mL高氯酸,加热至高氯酸冒白烟,此时可在锥形瓶上加小漏斗或调节电热板温度,使消解液在锥形瓶内壁保持回流状态,直至剩下3~4mL,放冷。

加水10mL,加1滴酚酞指示剂。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呈微红色,再滴加硫酸溶液使微红刚好退去,充分混匀。

移至具塞刻度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注:①用硝酸-高氯酸消解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高氯酸和有机物的混合物经加热易发生危险,需将试样先用硝酸消解,然后再加入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

②绝不可把消解的试作蒸干。

③如消解后有残渣时,用滤纸过滤于具塞刻度管中,并用水充分清洗锥形瓶及滤纸,一并移到具塞刻度管中。

④水样中的有机物用过硫酸钾氧化不能完全破坏时,可用此法消解。

(3)发色分别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

注:①如试样中含有浊度或色度时,需配制一个空白试样(消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然后向试料中加入3mL浊度-色度补偿液,但不加抗坏血酸溶液和钼酸盐溶液。

然后从试料的吸光度中扣除空白试料的吸光度。

②砷大于2mg/L干扰测定,用硫代硫酸钠去除。

硫化物大于2mg/L干扰测定,通氮气去除。

铬大于50mg/L干扰测定,用亚硫酸钠去除。

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和对应的磷的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4)分光光度测量室温下放置15min后,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长下,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磷的含量。

注:如显色时室温低于13℃,可在20~30℃水花上显色15min即可。

(4) 工作曲线的绘制取7支具塞刻度管分别加入0.0,0.50,1.00,3.00,5.00,10.0,15.0mL磷酸盐标准溶液。

加水至25mL。

然后按测定步骤进行处理。

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⒊结果与讨论3.1干扰的清除加入了NaOH溶液,使消解液呈碱性,以便消解含氯化纳水样时吸收氧化生成的H+和Cl2,改善过硫酸钾对水样的氧化能力,使方法更适合于水样。

3.2样品的测定结果编号 1 2 3 4 5 6 70.00 0.50 1.00 3.00 5.00 10.00 15.00V磷酸盐标液(ml)m磷(µg)0.00 0.50 1.00 3.00 5.00 10.00 15.00A700(nm)0.005 0.013 0.034 0.129 0.219 0.456 0.692校正A(nm)0.008 0.029 0.124 0.214 0.451 0.687编号 1 2 3 4 5 6 7参考文献:[1]GB11893-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S]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 [2]GB/T12763.4-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14,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5-26.V 磷酸盐标液(ml ) 0.00 0.50 1.00 3.00 5.00 10.00 15.00 m 磷(µg ) 0.00 0.50 1.00 3.00 5.00 10.00 15.00 A 700(nm ) 0.01 0.02 0.04 0.13 0.24 0.43 0.62 校正A (nm )0.000.020.120.220.420.60编号 水样1 水样2 水样3 V 水样(ml ) 25.00 25.00 25.00 m 磷(µg ) 4.326.414.28⎺m 磷(µg ) 4.99 A 700(nm ) 0.191 0.288 0.187 校正A (nm ) 0.1860.2830.182C 磷(µg/ml )0.1996编号 水样1 水样2 水样3 V 水样(ml ) 25.00 25.00 25.00 m 磷(µg ) 4.295.414.35⎺m 磷(µg ) 4.68 A 700(nm ) 0.046 0.054 0.049 校正A (nm ) 0.0310.0390.034C 磷(µg/ml )0.1872[3]GB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40,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法[S].12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7490-87[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5]环保资料网[6] 俞丹梅,厦门市城市监测站,工业水处理,2001年2月,第21卷第2期[7][期刊论文] 《中国环境监测》ISTICPKU-2005年2期李晓罗财红张筑元甄虹[8] [期刊论文] 《化工科技》ISTIC-2009年6期张晓华ZHANG Xiao-hua[9] [期刊论文]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7期陈燕明[10] [期刊论文] 《山东化工》-2011年8期李国君沈巧星[11]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ISTICPKU-2005年6期张丰如汤兵苑星海ZHANG Feng-ruTANG BingYUAN Xing-hai[12] [期刊论文]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7期李星[13] [期刊论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EIPKU-2010年3期陈大勇王里奥罗书鸾马培东陶玉CHEN Da-yongWANG Li-aoLUO Shu-luanMA Pei-dongTAO Yu [14] [期刊论文]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1年1期龚艳闻胜李书谦胡定金刘剑彤敖鸿毅樊铭勇GONG YanWEN ShengLI Shu-qianHU Ding-jinLIU Jian-tongAO Hong-yiFAN Ming-yong[15] [期刊论文] 《天津化工》-2010年4期李萌方旭东LI MengFANG XU-dong[16]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2009年36期马学宝江利[17] [期刊论文] 《环保科技》-2009年3期郭小颖GUO Xiaoying[18] [期刊论文] 《福建分析测试》-2003年3期蔡佑振Cai Youzhen[19] [期刊论文] 《全面腐蚀控制》-2011年4期彭卫郭亚丽何军PENG WeiGUO Ya-liHE Jun[20] [会议论文] 李晓罗财红张筑元甄虹,2004 -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