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案例【篇一:airbnb案例】打车有uber,住房找airbnb。
作为“分享经济”的代表性公司,它凭借社区和分享的理念,影响到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万旅行者和80万房主,市场估值已超130亿美元。
airbnb,颠覆传统商业的终结者!一、airbnb:颠覆传统商业的终结者对很多人或企业来说,airbnb还闻所未闻。
但在熟悉互联网的人群中,airbnb早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现象。
作为一家正在颠覆多项传统产业的网站,airbnb的理念是要创造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属于你的世界。
airbnb的创始人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曾是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同学,搬到旧金山后,两位昔日的同窗好友合租了一个公寓。
本来准备在事业上大展拳脚的两人无奈都失业了,没有收入的生活举步维艰,于是他们萌生了将公寓闲置房间租出去的念头。
2008年,一个工业设计会议即将在旧金山召开,很多酒店客满为患,两人看到机会。
他们购买了充气床垫,在网上创建一个叫做“空床早餐/airbed breakfast”的网站,顺利以每人80美元一天的价格,将客厅租给了3个参会人员。
这个网站便是airbnb的前身。
后来,初尝成功滋味的两位年轻人找到做网络技术的nathan blecharczyk,三人共同创建了airbnb公司。
2008年8月,airbnb正式推出“空床早餐”的模式,希望能结合社交网络,为游走天下的旅行者创造处处都有家的体验。
在airbnb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闲置的房间信息及照片上传,airbnb会帮其找到客户。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意都不甚理想,甚至一度只有两个客户,其中之一就是创始人brain——为了发现问题、获得第一手的体验,brain几乎每天都在airbnb的不同房源居住。
为了度过难关,他们买来一批盒装的麦片,借助当时总统选举事件,创造了两款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与“麦凯恩”的早餐盒子。
这个创意一共卖出了500多盒,获得3.2万美元收入的同时还收获了大量关注。
其中就包括了美国最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的联合创始人paul grahamy。
2009年初,paul grahamy给他们投了2万美元的种子资金,之后又融资了60万美元。
2011年以后,airbnb用户数量开始高速增长,7年以后的今天,airbnb用户已达1500万,它还拥有80万客房供应者,覆盖192个国家,35000个城市,网站估值也高达132亿美元(约819亿人民币),这让众多发展乏力甚至濒临倒闭的传统酒店始料未及。
两个失业的“屌丝”青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不妨先看看一个发生在airbnb上的小故事。
jonathan住在洛杉矶的回音公园。
小时候很爱玩陶艺的他长大后每周却要工作60到80个小时,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只能把自己的“陶瓷梦”抛在一边。
直到有一天,jonathan决定在airbnb出租他家的一个闲置房间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一切成为可能”。
每次,他把新旅行者迎进家,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他们,旅行者们都觉得和jonathan就像是一家人,都成为好朋友;同时这也为jonathan带来了更多有趣的经历,他也因此变得更快乐。
airbnb给jonathan带来的不仅仅是珍贵的友谊和有趣的经历,还有额外的收入和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更意想不到的是,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喜爱的陶瓷艺术。
如今,他设计的陶瓷灯已经成了洛杉矶精品店里的畅销品。
他的独特创造还获得了种子投资,并且与美国知名连锁品牌urban outfitters和anthropologie合作。
airbnb并不拥有任何房间、任何旅行项目,但却创造了一个基于网络连接的超级轻资产“另类旅行业或酒店业”。
airbnb就是利用世界各地闲置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无论是闲置的房产,还是闲置的大脑、天赋、爱好、时间,将他们连接起来,转变个人的社会角色,重新参与创作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在airbnb的平台上,住宿与出租不是简单的买卖交易,而是创造了一个智能化解决方案。
比如,它能通过先进的搜索技术精准地匹配供房屋需之间的地点、出租类型、租赁特点、有效日期、价格等。
屋主可以自定义租住细则,自由地展示自己以及自己有什么样的社交理念。
旅行者可以在平台上创建理想中的房屋空间特性,或梦想的出行计划。
同时airbnb开发了非常流行的移动应用端,能在当地定位各种屋源,让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和选择就近理想的屋主。
airbnb还在大数据的运用上有所突破。
它主导制作了一个自动在线旅游指南。
由此产生一个“协同过滤”的网络,能查找并匹配许多有地方特色的交通,餐饮,夜生活,旅游景点,购物,甚至独处的佳地。
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制作工具或方法,“协同过滤”能将某一个用户的兴趣、偏好、信息等从不同用户那里和不同数据源自动收集、预测。
总之,如果一句话说明airbnb创造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价值,那么可以形容为:人文关怀“纵容”消费者彰显个性,信任网络“感召”人人分享资源,智能交互“倒逼”自己用更科学的解决方案经营企业。
airbnb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价值观和商业逻辑,一切围绕人的属性,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中关于客户、生产、供应、交付等价值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airbnb是一个传统酒店服务业拥抱互联网后的创新商业模式案例。
事实上,无独有偶,与airbnb相同或相似的模式也在其他服务领域出现,例如,飞机营运的execujet,出租车服务业的uber和滴滴打车,多对多电子商务平台的ebay,电子视频业的youtube,音频业的喜马拉雅,鲜花业的微店冠群芳,洗衣业的e袋洗,等等。
与airbnb相同,这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商业新锐,都遵循最大限度满足个性需求,和最大限度拯救地球资源的商业逻辑,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微观上创造客户的个性化价值,宏观上创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airbnb代表了一大批商业新锐的创新商业模式,正是虚实交错的新时代(也即o2o线上线下新世界)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商业的缩影,也是人类商业史上新的大迁移的一个缩影,它正在形成一个颠覆传统商业的终结者模式:“c2c商业生态圈模式”。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airbnb,看看该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二、人文关怀:绝不能忽视的3个核心与传统模式相比,c2c商业生态圈模式发展了新的商业价值理性---人文关怀。
企业或个人商家,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发送一种新奇的社交信息,而是要将冷冰冰的产品和服务,变成有灵魂、有温度的、能承载所有利益相关者生命意义和目的价值主张。
像airbnb,它为旅行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传统酒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分享、交友、体验不同家文化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落到商业模式微观上,往往表现为个性化、参与感和选择性3个指标。
首先是有没有个性化,千篇一律是对人性的压制,只有个性化才可以实现自我,实现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其次是有没有参与感,是不是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在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注入个性化的情感。
最后是有没有更多的选择,没有选择、被迫接受,是缺乏人文关怀的。
最具人文关怀的商业模式有三个核心层次:1、如何戳痛点、穿针引线、捅痛天一个伟大的公司往往不是因为一开始做了多么伟大的事,而是一开始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像针尖一样的痛点问题,之后用这一根针的力量捅破“天”大的问题。
在硅谷,通常那些埋头做事不吭声的小而美的企业,专注地解决“一根针”的问题,最容易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实时“出版的手机杂志”flipboard解决了同时可以阅读多本杂志的问题,用户超1亿,去年融资估值8亿美元。
houzz是一对夫妇创办的在线家居装饰分享平台,解决人们个性化设计家居的问题,一年估值就翻7倍,达7亿美元。
这些公司与airbnb都有共同之处,都有戳痛点的一根针。
airbnb戳到的痛点是,孤独在路上的人们,从对落脚、过夜的住宿需要,转为如何更好、更方便、更有人文关怀地度过旅行、甚至尝试另类人生。
在这里,他们选择的不是冷冰冰的房间,而是不亚于星级酒店的、有特别温暖的民宿。
任何与他们倡导的“宾至如归”价值不符的地方,都是airbnb要为用户改进的焦点和痛点。
从这个痛点出发,airbnb的未来就能穿针引线,其发展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有可能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经济帝国。
2、刺激“动物精神”我在伯克利的同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教授george akerof,与另一位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教授robert j. shiller,于2010年共同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精神》。
这对统治了近两个世纪的传统经济学是一次重大的颠覆与创新。
他们证明了资本市场及经济的波动,不仅仅受理性的定量化供应和需求的影响,而且,在很大限度上受人们心理和定性/行为的因素影响。
例如,在纯粹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忽然悲观起来,对未来失去信心,那么,消费与投资意愿就会下降,大众社会有效需求将会不足,经济就会陷入衰退。
借助这个发现,通过对消费者的正向刺激,我们不就能重整业务或经济的发展了吗?下图展现了2011年,airbnb引入摄影师帮助房屋主改进出租房间影像后,实现爆发式增长,这就是一种“动物精神”的场景刺激。
而且,ceo chesky一直既是airbnb的创始人、管理者,又是airbnb的消费者,为了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他站在旅行者的角度,寻找“找租房”之外的意义。
他请来pixar的动画制作专家,创造了名为“白雪公主”的旅行体验过程故事,从旅客到达机场、搭乘公交到住家、和住家主人的第一次见面等等环节。
3、与“世界共情”的新理念今天,在虚实交错的世界,很多企业难转型,正是因为缺乏深层次的人文关怀,难有“与世界共情”的价值主张。
在这个时代“与世界共情”,意味着你和你的企业所做的事,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对地球是有价值的,是利他的,而不是自私的,甚至坑人的。
首先一个现代企业的价值主张必须反映时代的价值观。
其次需要在企业倡导与客户诉求之间找到平衡,不平衡,往往就是传统企业产能过剩的根源。
那些停滞不前、产能过剩的传统企业,或者客户不买账的传统企业,通常都是因为没有找到今天和未来对他人来说有意义的共鸣。
百度李彦宏坚信,技术是一种信仰,移动是一种思维,这正是一种与世界共情的价值主张。
相信技术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让一切更美好,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当今引领世界发展的最前沿企业google、百度、亚马逊、特斯拉、苹果、facebook等等,无一不是技术驱动发展,无论是人工智能、或是空间技术。
但是,我们也看到那些与世界趋势逆行的企业。
例如,传统酒店业中的大多数,还是走圈地、房地产开发的老路,马不停蹄地砍掉树木、建立一座座冰冷的摩天大楼,他们缺乏洞察人类对人文关怀需求变化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