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摘要:党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党校信息化建设既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广和方便快捷的优势,构建网络干部教育和学习交流平台,是有效解决传统干部培训模式带来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的重要途径。
以安徽市级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为视域,通过对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关键词: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问题;着力点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30-03党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党校信息化建设既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赋予市(地)委党校轮训副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正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培训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的职责。
市级党校轮训培训的这些层级领导干部不仅是我国市、县级机构中的主体,而且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占绝对多数的比重,对他们进行培训轮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面对如此繁重的培训任务,仅仅依靠传统的干部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干部培训的需要,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广和方便快捷的优势,构建网络干部教育和学习交流平台,是有效解决传统干部培训模式带来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的重要途径。
一、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安徽省党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省委党校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备的校园网、开通了全省党校互联互通的vpn专网、完善了天地合一的远程教学网,搭建了党校网站群平台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办公oa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还建立了视频点播、学员测评、网上考试、视频会议(教学)等应用子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重要方面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1]。
通过对17个市级党校(含省直党校)的网络调查,发现我省绝大多数已经或正在实施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具体表现在:信息化专门机构的成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校园网络的建成、学校网站的开通、教学科研资源的优化整合、图书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数字资源库的搭建、党校特色专题库的建设等,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市委党校起步早,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市级党校的前列。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省内第一、中部一流、全国知名”,目前正在着力构建以“党校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为核心的“一核四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以争创一流党校为目标,从组织机构建设、基础硬件建设、资源系统整合、应用平台构建、数字图书馆建设、资源信息推广和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着力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党校”建设步伐。
按照米歇模型[2](mischemodel)分析,我省市级党校除个别党校还处在起步阶段向增长阶段过渡外,整体上基本处于增长阶段,而合肥、铜陵等基本处在成熟的阶段,即各方面信息的全面集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由“重硬件、轻应用”转向“追求实效、突出应用”,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阶段。
2.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省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目前我省17个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先期投入和大量后续追加投入,以及更新、维护和人员培训费用,这对于函授学历已结束使命、预算外资金也已枯竭的市级党校来讲自身无力承担,只有寻求地方财政的支持。
这就造成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差距从本质上讲就主要由学校财力差距变成了地方财力差距,地方财力雄厚加上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必然投入大、起点高、发展快;地方财力一般、领导重视程度一般,党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就很敷衍,不过点缀而已,没多大特色和成效;地方财力拮据、领导重视一般甚至不重视,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必然滞后或者束之高阁,必然使得党校落后于时代,落伍于党校系统快速发展的形势。
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省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模式一般是在省党校业务指导下,市级党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通力协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这种模式主要是基于领导的权威和团队的凝聚力,但毫无疑问并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科学实施。
而且我省市级党校信息化职能工作部门的体制不统一,省委党校2004年成立直属校委的信息中心(正处级),与图书馆为同级平行机构,而市级党校可谓五花八门,有直属校委的独立处室的信息中心(副处、正科、副科建制皆有),有图书馆、信息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有不直属校委而直属教研或行政处室的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三级机构),还有些学校没有成立信息中心(职能由图书馆替代),这种混乱的体制不利于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和对外交流,职能作用发挥很有限。
三是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应该说数字图书馆建设软硬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省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已有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划和评估办法,但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正式的评估细则,这一方面不能科学引导和科学规范党校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在信息采集、处理、交换、传输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势必会影响到党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
四是系统应用和资源开发滞后。
党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搭建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平台,这两个平台的搭建都需要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技术支撑,应该说只要有资金的基本保障,并兼顾先进性、可靠性、规范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开放性等,硬件建设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目前大部分市级党校处在信息化增长阶段,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党校教学、科研、后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集成、资源的优化整合、特色专题库建设明显滞后,从而导致系统应用程度不高,资源特色不明显,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用达不到理想预期。
五是信息技术人员短缺和公技人员信息素养不高。
党校教育是以教授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基本不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党校现有的信息化工作部门基本也是在以前电化教学部门演化而来或者完全是根据形势需要而专门设立的全新部门,因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人才普遍比较缺乏,而网络信息管理和系统开发的人才更是奇缺。
而且市级党校现有公技人员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基本只能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应用,而对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网络信息集成和管理缺乏认识,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还很不够,公务员系列的行政管理人员信息意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专业技术系列的教研人员信息技术使用、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认知、网络建设、资源管理、软件开发水平等都有待快速提升,以适应党校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二、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1.着力解决信息化建设的保障问题。
一是资金保障问题。
没有资金保障一切无从谈起,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市级党校来讲,在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大量投入的情况下,一方面党校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才能解决资金制约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争取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形成“财政投一点、市场融一点、向上要一点”的运作模式,在工作中坚持小步快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金,突出应用,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是体制保障问题。
信息化建设涉及党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各个方面,涉及人员、设备、资金、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涉及与党校系统的上下联动、与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等,构建一个权威高效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技术能力强大的信息技术部门(信息中心)非常重要。
成立由常务副校长挂帅、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外技术专家组成的党校信息化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为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党校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策略、领导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校内部门间业务协作、管理基本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领导与党委政府、上下级党校、社会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等。
三是规划保障问题。
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管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党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根据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党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党校自身的实际,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又要考虑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本着高起点规划,实用性配置,阶段性建设的原则,制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
信息化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网络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等)、保障措施等。
四是技术保障问题。
技术保障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化技术规范问题,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是确保数据资源兼容、共享的前提。
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单个党校的事,而是整个党校系统的事,党校信息化建设是通过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党校系统网络联结、资源共建、信息共享管理体制和协作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的全国党校信息网络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大党校”整体优势和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另一方面是党校校园网、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问题,鉴于党校信息中心人力不足,面对网络出现问题,工作人员也疲于四处救火的状况,以及目前绝大部分党校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我认为可以借鉴目前部分高校的做法,采取技术服务外包的方式,按照与设备运营商签订的一整套技术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2.着力打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打牢基础是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要抓好远程教学网建设。
远程教学网是全国党校系统干部教育信息网,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系统由中央党校网络中心和各地工作站组成,拓扑结构为星状网。
这种结构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市级党校要进一步提高远程教学系统的利用率,做好远程教学网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传输质量,改进远程教学信息的发布方法,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远程教学的应用。
二是要抓好校园网建设。
逐步建立覆盖校内各部门和全体学员宿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调整网络结构,提高技术含量,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在此基础上搞好校园网站建设,抓好网站主页和各栏目的建设,做到内容充实、态度鲜明、具有党校特色。
三是要抓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