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
官职变化: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征、辟、召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示推荐的:举、荐、进、表、称
(4)表调动的:调、徙、转
(5)表降职的:左迁、谪、贬、放
(6)表罢免的:夺、黜、罢、免
(7)表示代理的:领、权、摄、假、署
(8)特殊名词:洗沐、归沐(指休假)、乞骸骨(指退休)、致仕(指退休)、下车(刚到任)、视事(开始任职)
辟:征招授官。
例: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荐:推荐、荐举。
指下级向上级推荐官员。
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
——《后汉书.黄穷传》
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
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
除:拜官授职。
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擢:提升。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谭嗣同》
简:选取。
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出师表》
进:推荐、荐举。
例:于是忌进孙子于陛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领:担任,特指兼任。
例:顷之,又领益州牧。
——《诸葛亮传》
摄:兼理,代理。
例:羊舌摄司马。
——《左传》又如:摄政王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
同“摄”。
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权:暂代官职。
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以易。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署:代理,也称“署理”。
例:署南平教谕。
——《海瑞传》
放:委任、委派。
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谭嗣同》
出:调出京外做官。
例: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
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
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
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迁:一般指升职,但也可指降职,如“左迁”。
例:倾襄王怒而迁屈原。
——《史记屈原列传》
罢:免去官职。
例:徐阶罢相里居。
——《海瑞传》
黜:罢免官职。
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史记屈原列传》
谪:贬官或被贬。
如“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柳宗元《愚溪诗序》
古代重要官职介绍:
丞相:也称宰相,是管理国事的最高官职。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御史大夫:制定法律、政令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都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的官员。
长史:文官名,大将军的秘书。
左徒: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