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拿破仑有关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

拿破仑有关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 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 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 争。 ③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 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
割地
赔款(两)增开通商 其他 口岸 《马关条约》辽东半岛、 两亿 沙市、重 允许日本在 台湾、澎 庆、苏州、 通商口岸投 湖列岛 杭州 资设厂
请思考: 为什么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 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 ①康有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 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才发生变化;
②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易于 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
③表明了维新派强烈要求改革中国政治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愿望。 ④反映了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弱小和政治上的 不成熟,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 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 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 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 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第15课
戊 戌 变 法
授课教师:陈德基
一、甲午的震撼 ⑴甲午战争的惨败 ①洋务运动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②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马关条 约》的签订 甲午战败使朝野上下震撼。一时之间改革变法 的浪潮开始在沉闷的大地上涌动…… 请思考: 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产生如此巨大 的震撼? ①战前中国人自视甚高和固有的文化优越感; ②经历了洋务运动,国人抱有希望,而结局是 败得太惨;
三、‚公车上书‛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的标志,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政治实践的开 端。 1、背景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 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北京 2、上书内容 ①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②提出‚拒和· 迁都· 练兵· 变法‛等主张 3、结果及影响 都察院拒绝代呈,但‚公车上书‛在社会上已 产生了巨大影响——“万言书‛已广为流传。
内容 影 响 割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 刺激列强的瓜分中国野心\民族危机加深 赔款 加剧人民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四口 内河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 通商 中国内地 开厂 帝国主义侵略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进一步 免税 掠夺中国原料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戊戌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败国家权 益进一步丧失 列强 掀起 瓜分 狂潮 资本 输出
民族危机空前
民族危机——戊戌变法的主要、直接原因 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⑵戊戌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败国家权 益进一步丧失 列强 掀起 瓜分 狂潮 资本 输出 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瓦 解 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 税源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
四、维新运动的发展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活动 1、目的: 为了争取更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 2、内容: 三份报纸 两个组织
⑴报刊: 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中外纪闻》 康有为
《国闻报》 《时务报》 严复 梁启超 主笔
备注
1895年、 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 北京 1897年
天津
1896年、 上海
戊戌变法的背景
思想主张 经济上 发展民族工商业、注重商战; 政治上 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的要求 文化上 办西式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 识;
影响 对西学从 工商科技 转移到政 治制度方 面起启蒙 作用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1、早期的维新思潮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潮 ⑴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主要主张 康有为 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男女 平等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法才能救亡
⑵组织:
名称 地点 创办人 成员组 成 备注 强学会 1895年、北京 文廷式 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外 国传教士,得到翁同龢、 张之洞等官员支持 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 保国会 1898年4月、北京 康有为 各省旅京维新志士
请思考: 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 弊得失各是什么?
利: 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借 助权威——有利于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 想;
弊: 弊在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⑶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主张: 请思考: 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 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 主张维新变法。 异: 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认为变法之本 在……变科举,侧重于强调‚民权‛; 谭嗣同侧重‚冲决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提 倡男女平等,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 严复是系统介绍西学的第一人,侧重于用进化 论说明中国变法与否的结果。
民族危机空前
19世纪末民族资本 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 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戊 戌 变 法
甲午战 败赔款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1、早期的维新思潮 ⑴产生背景 ①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弊端,发觉富强之本 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 ⑵主要代表 王韬、郑观应等人。 ⑶思想主张
⑵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请思考: 《新学伪经考》到底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 这么做?
内容: 康有为宣称:东汉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奉为经典 的古文经均系东汉时刘歆伪造,故称‚伪经‛; 目的: 引导士大夫怀疑古代典籍,向维护封建制度的 理论根据提出挑战,打破了泥古守旧、恪守祖训的 陋习——为变法制造舆论;
请思考: 《孔子改制考》又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这 么做? 内容: 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法的先师 目的: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 的合理性——为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