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各部门:为强化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纪律,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正常而有效的教学秩序,为全面实现学院教学各项目的提供有力保障,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对学校发布的《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现将新的《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下发给你们,望你们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QC-0803-02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中南工业学校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试行)为强化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教学差错是指教师(包括外聘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及履行工作职责时有一定偏差而对教学工作、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二条教学事故是指教师(包括外聘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违反或不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及管理工作职责而对教学工作、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或对学校财产和声誉造成损失、损害的行为。
教学事故依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分为一般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
第三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教学差错。
1、不按时上下课,上课迟到10分钟以内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内者。
2、授课中途擅自离开课堂(包括实验课、电教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课等)者。
3、教师在课堂上(含实习课、实验课)吸烟、嚼槟榔的;因课前酗酒,而在教学场所举止失态,有反映的。
4、上课时间使用通信工具者(实习教师限指实习理论讲授和实习现场巡回指导期间)。
5、实际教学课时(含实习、设计天数)与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或天数)相差10%以内者。
6、未申请变动,实际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4课时以内者。
7、不按规定办理调课手续者。
8、因故经批准停课后的积欠课时未如数补上或草率补上者。
9、不按规定时间上报课程(含实习、设计等)进度计划、自拟试题和学生成绩册等需上报的教学资料者。
10、批改作业的份量、辅导答疑的课时、指导实习及设计的时间不符合《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要求者。
11、在实习教学中,学生着装不规范,教师未及时纠正和要求不严格者。
12、经学生反映或经相关部门检查落实,实习教师忽视安全教育的。
13、经学生反映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耐心回答和辅导者。
14、作业布置和批改次数按要求少于四分之一者。
15、教学日志提前填写或滞后一周以上填写者。
16、在教学检查中发现,备课量少于要求的。
第四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均为一般教学事故。
1、未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克守职业道德,在教学场所议论不健康的内容与事项者(如买码议码等)。
2、未按规定时间开门,延误上课、实验、实习和考试1课时以下者。
3、上课教室安排重叠,造成不能正常上课者。
4、不按时上下课,上课迟到10至15分钟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者;无故或请假虽经批准但未办理相关手续而缺课(含实验课、习题课、监考课),私自调课、停课、请人代课2课时的。
5、经巡查发现上课时间使用通信工具累计三次以上(含三次)或经反映上课时间经常使用通信工具者。
6、因备课不认真,造成课堂教学中止者。
7、使用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中有较严重错误者(主要指编审和审批人)。
8、授课中有明显的概念错误,反映强烈者。
9、不执行教学计划,擅自改动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而影响教学工作的;实际教学课时(含实习计划天数)不足计划规定(或天数)的90%者(学校停课的除外)。
10、备课不认真,无授课计划、无教案组织教学者;电子教案抄袭、雷同者。
11、无特殊情况,经学生反映教学时间偏少,内容偏少者。
12、体育课、实习课不组织讲课和不组织练习、活动者。
13、学生中途遛岗、缺课,教师在班级日志上无反映者。
14、因课前酗酒或打牌,而在教学和考试场所举止严重失态,反映强烈的。
15、不按要求组织教学,课堂教学纪律混乱,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者。
16、实习教学期间,学生遛岗、窜岗,教师组织不严密,导致部分学生不在实习岗位者。
17、经学生反映,实习教师长时间脱离实习岗位者。
18、实习、实验课教师不按规定做好准备工作而影响学生实习,实验和考试者。
19、考试前试卷泄密者。
20、监考不认真履行职责、迟到、早退、中途随意离开考室或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致使考试纪律松驰,被巡视员发现或师生有反映者。
21、在评卷、核分、填报学生成绩单等工作中,由于不认真而出现较大错误,或成绩单无故过期不交者。
22、由于个人工作失职,在编制课表、教学计划、监考等教学文件过程中,出现错误者。
23、由于教学组织和管理不善,导致教学仪器、设备有损失(在400元以下)者。
24、经学生反映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耐心回答和辅导者。
25、作业布置和批改次数按要求少于三分之一者。
26、教学日志提前填写或滞后一周以上填写者。
27、在教学检查中发现,备课量少于要求五分之一者。
第五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为严重教学事故。
1、未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克守职业道德,在教学场所散布谣言、议论不健康的内容与事项,造成较大影响的。
2、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累计3至5次的(含3次)。
3、旷课2课时及以上者(含2课时)。
无故或请假未批准缺课(含实验课、习题课、监考课),私自调课、停课、请人代课4至6课时的。
4、未按规定时间开门,延误上课、实验、实习和考试2课时以上者。
5、教师不认真组织教学,而任由学生吵闹、看电视、下棋、打牌或外出活动的。
6、因课前酗酒或打牌,而在教学和考试场所举止严重失态,反映强烈并严重影响到学校声誉的。
8、无故或请假未批准缺课(含实验课、习题课、监考课),私自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的。
9、试卷命题有错误或难度严重失调,致使评分标准需要变更或重新考试者。
10、在填写、呈报学生学习成绩时弄虚作假者。
11、擅自调整监考人员,或监考迟到、脱岗15分钟以上者。
12、监考严重失职者,出现丢失考卷,考试组织混乱等情况者。
13、考试过程中协助学生作弊或放纵学生舞弊者。
14、由于组织与管理不善,造成教学仪器设备损失达400元以上者;由于实验、实习前教师准备不充分或指导不负责任,导致人身伤害者。
15、实习教师忽视安全教育,造成较大安全事故者。
16、在评卷、核分、填报学生成绩单过程中,随意进行技术处理或弄虚作假者。
17、不按时上报教材预定计划或漏订、错订教材,影响教学者。
18、课堂或晚自习不在岗,造成班级纪律混乱并出现斗殴等重大事件的。
19、作业布置和批改次数按要求少二分之一者。
20、在教学检查中发现,备课量少于要求三分之一者。
第六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为重大教学事故。
1、未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克守职业道德,在教学场所散布谣言、恶意攻击党和政府、议论不健康的内容与事项者,造成重大影响的。
2、旷课4课时及以上者(含4课时);无故或请假未批准缺课(含实验课、习题课、监考课),私自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的6课时以上的。
3、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累计5次以上(含5次)的。
4、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超过学校处理范围的,由社会相关机构处理)。
5、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因失职,造成学生斗殴等重大流血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
6、在教学检查中发现,备课量少于要求二分之一者。
第七条凡发生教学差错均由各教学科核实后分月填报主管院长审批。
发生教学差错,在部门会议上予以通报;一学期内累计发生差错三次以上情节严重的者(视同一般教学事故),在教学系统通报。
第八条凡发生一般教学事故,由事故人向所在专业科写出书面报告,专业科经核实后报主管院长审核。
凡发现一般教学事故,在教学范围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要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等行政纪律处分。
一学期内累计发生一般教学事故二次以上,情节严重的者(视同严重教学事故)。
第九条凡发生严重教学事故,由事故人向所在专业科写出书面报告,专业科经核实后报主管院长审核。
凡发现严重教学事故的,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要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纪律处分;学期课时津贴按C类发放。
第十条凡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由院纪委指派专人核实后写出书面材料直接报院长办公会。
凡发现重大教学事故的,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至少给予记大过、停职停薪、免职等行政纪律处分和相应经济(以调查核实的事实为依据)处罚;学期课时津贴按C类发放。
第十一条凡因发生教学差错、一般教学事故受到全校通报者,不得评为当年校级及以上先进个人,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不得评优,当年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凡因发生严重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者,不得评为当年校级及以上先进个人;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不得评“优”;二年内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二年内不得晋升岗位工资;并取消学院正在执行效益浮动工资。
第十三条对一年累计发生教学事故3人次或累计发生教学差错人均0.5次的部门,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单位或先进党支部。
第十四条凡发生教学差错、一般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的,按《督导巡查及相关问题处理办法》进行相应的考核、综合评价扣分处理。
第十五条凡发生教学事故、教学差错与教学工作量有关的按标准在部门总课时津贴中扣除。
第十六条凡发生教学差错、教学事故而不按第三条、第四条上报者,一经查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科室负责人相应的处理。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学校成立“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委员会”,负责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第十八条相关文件1、《岳阳工业技术学院教师综合评价方案》。
2、《督导巡查及相关问题处理办法》。
3、《教师基本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适用范围和执行时间。
1、本规定适用学院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及各种培训教学管理。
2、本规定于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发布的《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于即日起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