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工程部技术培训制度
一.目的
积极配合现场施工,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规定;提升技术人员绩效和综合素质,加快技术人才发展速度,有计划地做好技术人才培训、培养和储备工作;增强技术人员对施工工艺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业务素质或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对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新知识培训,对有专业知识但缺乏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特制定《工程部技术培训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工程部各级技术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凡本项目各级技术人员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三.权责划分
1.工程管理部权责
1.1 制定、修改工程部技术培训制度。

1.2 拟定、呈报工程部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1.3 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1.4 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工程部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1.5 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1.6 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1.7 管理组织项目内部讲师队伍。

1.8 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1.9 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1.10 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

四.培训管理相关制度
(一) 教育培训的要求
1.工程部
1.1负责工程部人员培训以及政策性文件的制定。

1.2审定各作业队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3负责组织完成上级布置得各项培训任务。

1.4负责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

1.5负责对各作业队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考核。

(二) 培训体系
1.教育培训类型(岗位培训)
1.1岗位培训是人员教育的培训的重点,包括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培训,提高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素养、知识和技能。

岗位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适应性培训。

1.1.1岗前培训: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技工岗前培训,关键岗位管理、技术人员岗前培训、持证。

1.1.2在岗培训: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以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定期规范化培训。

重点包括日常安全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岗位技能提高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实施和应用等培训。

1.1.3适应性培训: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随时开展各种应急性、针对性培训。

2.培训组织形式:
短期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人员培训、岗位培训、适应性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等形式。

2.1新员工培训:以项目部概况、规章制度、企业方针、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2.2岗位培训:以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技术员)、班组长培训作为重点,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2.3职业技能培训: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科学设置课程,有效开展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 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
按照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等程序组织实施,工程部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工程部的安排按时参加有关培训。

1.确定培训需求:根据工程部技术人员现有能力与岗位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需求。

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对持证上岗作业的要求,提出项目部的持证岗位培训需求。

2.制定培训计划:编制项目部人员年度、季度和临时培训计划。

对每个班训班次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师、培训费用等。

3.组织实施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规定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

4.评估培训效果:培训主管部门在各类培训工作结束后均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评价结果反馈组织培训的相关部门,以便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 教育培训岗位及内容、时间的要求
1.基本要求
1.1关键岗位人员:专业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员、测量员、施工员等。

1.2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未经过培训,没取得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

关键岗位人员可自行组织培训,有条件的也可委外培训。

2.关键岗位培训
2.1专业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员、施工员培训
由工程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技术规范,质量验评标准,施工图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等。

培训时间每年1-2次。

2.2测量员培训
由工程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测量仪器使用及校正方法,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具体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平差、曲线测量要素的计算,测量精度的控制要求等。

培训时间每年1-2次。

3.其他培训
3.1采用新的施工(生产)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时,有安质环保部组织制订新的安全措施、新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新的岗位安全知识教育。

3.2调换新工种必须经安质环保部组织再培训,主要内容为:进行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本工种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性能和安全管理知识等的教育培训。

4.培训记录
凡参加过培训的人员由工程部组织建立登记和培训记录。

关键岗位的人员培训记录均以文字形式,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人员名单等,记录要求完整、真实。

(五) 出勤制度
1.所有培训一经报名确认,受训人员须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外,应准时参加。

2.凡在项目内部举办的培训课(包括外部讲师的内部集训、内部培训讲座及各种内部研讨会、交流会等),参加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培
训规范;课前签到由专人负责纪录,填写《内部培训考勤表》;考勤状况将作为培训考核的一个参考因素。

(六) 教育培训的检查及考核
1.项目部必须认真履行工程部技术人员培训质量、培训结果的监督和检查职能。

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培训需求提出的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培训实施过程的完整性、真实性,培训方式方法的时效性,持证上岗培训的时效性,培训上报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等。

2.项目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督导。

(七) 培训的组织保障
1.项目部成立职工夜校,人员机构如下:
校长:XXX
副校长:XXX
教师:XXX XXX XXX XXX
2.职责:校长全面负责职工夜校各项管理工作;副校长:负责制定总体教育规划、课程安排及日常管理工作;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及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认真备课,按计划授课。

并在每次讲完课以后,将讲义以书面形式交给教育培训办公室(以下简称培训室)。

3.按照公司规定的每节课100元的标准为授课老师进行支付。

4.为保障职工夜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项目部按比例提取一定的教育经费用于添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各项培训支出及奖金支出。

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5.培训室负有对培训组织,协调、监督、记录的责任,工程管理部应积极主动的协助好培训室,将培训工作做好。

6.工程管理部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要求,培训室据此和公司及业主关于培训的通知、文件精神,再结合项目施工管理的实际特点拟定项目部年度培训计划。

7.工程管理部负责人作为兼职授课老师,在学习培训上要起表率作用,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懂得做管理,还要成为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

(八)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制度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执行、解释及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