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高教育调查分析

乐高教育调查分析

乐高教育调查分析
调查执行人:张福鸣
2014年7月7日
本人从2014年7月4日到7月6日通过网络信息及视频收集、乐高教育用户访谈、乐高活动中心实地观察、乐高教育课程及教具文档学习和动手实践等方法,以乐高教育为主题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

重点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和服务特色等方面比较了西觅亚乐高、智瞳教育和易赛维教育三家机构,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思考了搭搭乐乐(北京)中心如何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方面进行差异化定位,如何设计和优化服务过程,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该调查报告有助于刚进入搭搭乐乐的职场新人了解乐高教育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自身进行职场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有一定参考意义。

1932年,乐高起源于丹麦,致力于“玩和学习”,至今有82年历史。

2000年乐高教育进入中国。

历经13年,已经有2000余所优质中小学成为乐高教育的客户。

针对3-6岁孩子的乐高儿童课程和针对9岁以上孩子的机器人比赛课程及集训曾经是乐高教育在中国的招牌,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但是随着北京新教改政策的出台,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乐高教育的供应商数量快速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家长对乐高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使得乐高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但另一方面,各类乐高教育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素质和水平相差较大,课程内容趋于一致,使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就要求有远见的乐高教育机构进行差异化定位,开发创新质量过硬的高水平课程,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学习型师资队伍,提供重在细节的“五星级”服务,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口碑,最终形成自身特色。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收集查看相关网络视频10余段,浏览相关网站10余家,访谈乐高教育用户3位、乐高活动中心实地观察2.5小时、阅读学习乐高教育课程及教具文档大约7份。

结果发现:
1.各家机构目标客户基本一致,即以幼儿园和小学为主,中学生为辅。

只有一家机构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金属机器人课程。

2.各家机构提供的课程名称大同小异。

3.新成立的机构重视提供附加值高的活动。

通过调查我认为,乐高教育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科技的乐趣,鼓励孩子在玩中学习,教导孩子反复去试验,培养挫折感(逆商),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展能力,更可以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调查方法
1.网络上收集资料
2.动手搭建乐高积木
3.实地考察
4.访谈家长和小朋友
三、调查内容
1.北京市有哪些乐高活动中心?
2.它们活动中心的服务项目有哪些?
3.家长和孩子们上课后的反馈怎样?
4.家长对乐高培训机构的看法?
5.机器人课程有没有相关的活动?
6.孩子能否听得懂乐高的课程?
7.学习乐高机器人对孩子有什么用处?
四、调查总结
1.典型乐高教育机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西觅亚的主要优势在于成立时间长,与乐高教育总部进行合作,课程体系完整,经常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并且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家长口碑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课程服务比较欠缺,授课环境和家长等待区环境不尽如人意,教师对孩子在课堂表现点评不够,孩子没有机会在课余时间到中心练习,寒暑假活动缺乏特色,很多课程在寒暑假处于停课状态。

近年来,对课程开发投入显得有些不足。

智瞳教育课程丰富,年级细化清晰,但是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大型比赛经验。

易赛维主要定位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学龄前课程与西觅亚很接近,小学阶段与科技特长紧密结合,针对性较强,而且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但是,自身的品牌影响还远远不够。

随着北京市小升初政策的改革,凭借科技特长生进入理想中学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可能会使得原来针对小学生的课程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访谈总结
1.乐高教育在教学目标和原则方面与中学十分接近,但是乐高教
学是依托于乐高器材,具有十分明确的可操作性,可以认为乐高教学是用乐高玩具进行的做中学活动。

2.每年都会组织学员参加各种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乃至世界比赛。

另外还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机器人夏令营、冬令营、机器人科普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机器人相关活动。

3. 因为根据小孩的年龄特征区分不同的课程,因此每个小朋友都有适合的课程选择。

4. 通过机器人课程,可以学习初步的物理机械工作原理,比如齿轮的传动比、传动方向、传动位置等知识点。

在编程过程中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接触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综合学科知识。

五、对搭搭乐乐的初步建议
1.对于培训机构自身建设而言,课程和师资是两个核心要素。

其实乐高很重视基于实际问题背景进行创意,通过搭建和编程使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变得可视化。

但是,很多机构偏重于教孩子们怎么搭建,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这就使得乐高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即原本是同时培养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只培养系统思维的手工课程。

实际上,这丢掉了乐高的精华——培养批判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因此,师资不仅要成为掌握课程内容的工程师,还应该是懂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复合型人才。

2.努力让孩子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需要机构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很多增值服务。

例如,收集各种乐高视频资料在家长等
候区播映;利用非高峰时段建立搭搭乐乐创意工厂,把搭搭乐乐变成孩子们课外活动的乐园;同时,为家长提供关于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资源。

相关资料(部分)
1.北京易赛维机构
2.机器人教育的博客
3.智瞳博客: /legocenter
智瞳微博: /legocenter
4.旺旺网
5.西觅亚官方网站
6.乐高官网
7.沈阳早教机构新浪微博:
8.宣传手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