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燃烧工业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电力燃烧工业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电力燃烧工业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实习报告第一章 实习大纲1.实习目的.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利用以有的知识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同时实习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为今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实践基础。

通过实践,学生们加强了实验动手能力,了解了一些实际的监测方法,对以前所做过的分化实验、环监试验、微生物实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2.实习内容通过对第一分公司的参观,以及工人师傅的讲解,了解电热联供系统的原理以及具体流程,产生污染物的处理原理及具体流程。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1.发电的相关知识定义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

公司采用煤为燃料进行发电,同时承担一部分供暖任务,因此属于热电联供的主要设备电力燃烧工业实习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燃料供给设备、给水设备、蒸汽设备、冷却设备、电气设备、水处理设备、供热设备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

主要系统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循环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机、发电机为主),供热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特点火电厂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大小可按需要决定;火电厂建造工期短,一为水电厂的一半甚至更短。

一次性建造投资少,仅为水电厂的一半左右。

火电厂耗煤量大,目前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碳总产量的25%左右,加上运煤费用和大量用水,其生产成本比水力发电要高出3~4倍;火电厂动力设备繁多,发电机组控制操作复杂,厂用电量和运行人员都多于水电厂,运行费用高;汽轮机开、停机过程时间长,耗资大,不宜作为调峰电源用;火电厂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大。

其他: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的利用,其中有一个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强和温度。

但是即使一些大型热电厂也只能最高将60-70%的热能最终转换为电能,因此热电联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利用效率。

火力发电利用燃煤作为一次能源,燃烧产生的废气对于大气产生污染,因此必须采用相关的除尘措施,产生的废渣处理因为有二次利用价值,可以得到较好的利用。

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因为会对周围的居民区造成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

第三章热电厂生产过程1.综述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概括地说是把燃料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2.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灰渣系统和烟气排放系统。

输煤电厂用煤量较大,热电厂年用煤约十几万吨,使用的一般为原煤,原煤一般由火车运送至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运送到煤斗。

锅炉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主要设备之一。

它的作用是使燃料在炉膛中燃烧放热,并将热量传给工质,以产生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电厂锅炉与其他行业所用锅炉相比,具有容量大、参数高、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电热厂使用的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是具有由汽包、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的循环回路的锅炉。

它依靠下降管和上升管中工质柱重差产生自然循环的动力。

锅炉的基本参数:压力,蒸发量-20t/h,蒸汽温度-450℃锅炉机组基本工作过程①炉膛中煤置于六个为一组的炉排片上进行燃烧,煤按照颗粒大小平铺于炉排片,大颗粒置于下边,从锅炉前方向后方炉排片运动,侧切面类似于环形跑道,运动过程中,鼓风机将经过预热的空气输送至炉排片的间隙,在由变速箱控制速度的炉排片在向后运动的②高温烟气由炉膛经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烟道,最后从锅炉中排出。

锅炉排烟再经过烟气净化系统-麻石除尘器变为干净的烟气,由风机送入70m高烟囱排入大气中。

③烟气在锅炉内流动的过程中,将热量以不同的方式传给各种受热面。

在炉膛中以辐射方式将热量传给水冷壁,在炉膛烟气出口处以半辐射、半对流方式将热量传给过热器,在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以对流方式传给过热器、省煤气和空气预热器。

其流程:空气预热器→省煤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

④锅炉的工作是为了通过燃料燃烧放热和高温烟气与受热面的传热来加热给水,最终使水变为具有一定参数的品质合格的过热蒸汽。

水在锅炉中要经过预热、蒸发、过热三个阶段才能变为过热蒸汽。

为适应变化阶段的需要,锅炉中必须布置相应的受热面,即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

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上部,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烟道下部。

为了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常在省煤器后再布置空气预热器。

大型锅炉有的在炉膛中增设预热受热面或过热、再热受热面。

其流程为:省煤器→汽包→下降管→集箱→水冷壁→汽包→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①.锅炉给水要求A原因:给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蒸汽的质量,同时对锅炉受热面内部是否腐蚀及结垢,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锅炉给水杂质的种类及允许数量有严格要求,蒸汽参数越高,要求越严。

B给水要求a.磷酸根。

为了防止锅炉内产生钙垢,锅炉水中应维持一定量的磷酸根,磷酸根量不能太少或过多。

值。

锅炉水的 pH值应维持在9~ll之间,主要原因是避免锅炉钢材的腐蚀;保证磷酸根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碱式磷酸钙水渣;抑制锅炉水中硅酸盐水解生成硅酸,减少硅酸在蒸汽中的溶解携带。

c.含盐量。

控制锅炉水中含盐量是为了防止锅炉结垢,保证蒸汽质量良好。

d.电导率。

电导率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

含盐量越小,电导率越小,锅炉用水一般电导率要求为小于5μs/㎝②汽水分离。

在锅炉的顶端,有贮水、贮汽的汽包,炉膛内壁有彼此紧密排列的水冷壁管,炉膛内的高温火焰将水冷壁管内的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上升进入汽包,汽包内进行汽水分离,蒸汽从汽包顶部引出,经再次加热到额定温度后送到汽轮机做功,炉外下降管则将汽包中的低温水靠自重下降至下连箱与炉内水冷壁管接通,炉外冷水下降而炉内水冷壁管中热水自然上升,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③锅内加药处理A原因:锅炉给水尽管经过严格处理,但不可能将杂质彻底除净,给水还会带入锅内一部分杂质。

随着锅水的不断蒸发浓缩,锅水含盐浓度逐渐提高,有可能引起内部结垢。

为防止结垢,运行中要往锅水中连续加入药品,药品与锅水中的钙、镁盐类发生化学、物理作用,生成非粘结性的松散水渣,沉积到下部,通过定期排污排放到锅炉外。

B加药:加入锅水中的药品通常是Na3PO4(磷酸三钠)。

经过稀释后由加药泵打入锅炉汽包的锅水中。

锅水中加入磷酸三钠,除使锅水中钙、镁盐类生成非粘结性的松散水渣外,还可起到校正锅水碱性的作用,使锅水的pH值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④锅炉排污A定义锅炉运行中,将带有较多盐分和水渣的锅水排放到锅炉外,称为锅炉排污。

B目的排掉含盐浓度较高的锅水,以及锅水中的腐蚀物及沉淀物,使锅水含盐量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减小锅水的膨胀及出现泡沫层,从而可减小蒸汽湿度及含盐量,保证良好的蒸汽品质。

同时,排污可消除或减轻蒸发受热面管内结垢。

C分类:锅炉排污分定期排污与连续排污两种。

连续排污是连续不断地从锅炉汽包内接近水面的地方排放锅炉水。

它的目的是降低锅炉水的含盐量和排除锅炉水中的泡沫、有机物以及细微悬浮物等。

定期排污也叫间断排污或底部排污,它是定期地从锅炉水循环系统的最低点排放部分锅炉水。

它的目的是排除锅炉水中的水渣以及其它沉淀物等。

定期排污最好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D原因:进入锅炉内的给水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随着锅炉水的不断蒸发浓缩,少部分杂质被饱和蒸汽带走,但大部分杂质留在锅炉水中。

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增加,锅炉水中的杂质含量逐渐增加,当杂质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给锅炉设备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为了锅炉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保持锅炉水所含杂质的浓度在允许的范围内,这就需要不断地从锅炉中排除含盐量较大的锅炉水和细微的悬浮的水渣。

风烟系统送风机将冷风送到空气预热器加热,加热后的气体经鼓风机、炉排片间隙进人炉膛,炉膛内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沿烟道经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逐渐降温,再经麻石除尘器除去90%~99%的灰尘,经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向天空。

去除烟气流程为:旋风除尘器→引风机→麻石除尘器→烟囱A引风机:因为锅炉内的压力为负压,烟气无法自己排除,因此必须使用引风机将烟气引出。

B 麻石除尘器a定义b 特点造价低,安装方便,除尘效率高,但对硫的处理作用不大,运行稳定,维护简单。

c 工作流程水从除尘器上部注水槽进入主筒体,使整个圆筒内壁形成一层水膜从上而下流动,烟气由筒体下部进入,在筒体内旋转上升,含尘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始终与筒体内壁面的水膜发生摩擦,含尘气体被水膜湿润,尘粒随水流到除尘器底部,在底部收集后由刮板除尘机运出。

净化后的气体,通过主筒体上部锥体部分进行脱水处理,进入副筒后再进行沉降、分离脱水,副筒体下部排入引风机,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灰渣系统炉膛内煤燃烧后形成的大块炉渣,由炉排片运动下落到锅炉底部的渣斗内进行收集,烟气中带出的微小尘粒被麻石除尘器收集成细灰排入底部的沉淀池,经过刮板除尘机收集,收集后的炉渣进行二次利用,一般可用作砖的制作材料或是保温材料,电热厂只进行收集工作。

3.汽水系统综述火电厂的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等设备及管道构成,包括凝给水系统、再热系统、回热系统、冷却水系统和补水系统,汽水循环图如图1所示图1.热电厂水汽循环图1-省煤器 2-汽包(锅筒) 3-过热器 4-汽轮机 5-发电机 6-凝汽器7-凝结水泵8-低压加热器 9-除氧器 10-给水泵 11-高压加热器12-水处理设备 13-循环水泵 14-冷却塔 15-返回水箱 16-返回水泵给水系统由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沿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叶片转动,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在汽轮机内作功后的蒸汽,其温度和压力大大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称为凝结水),汇集在凝汽器中。

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中加热,再经除氧器除氧并继续加热。

由除氧器出来的水(叫锅炉给水),经给水泵升压和高压加热器加热,最后送人锅炉汽包。

相关设备或原理A除氧器原理热力除氧,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压力成正比的气体溶解定律,水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汽-水界面上,蒸汽的分压力越来越高,氧(及其它气体)的分压力越来越低。

当水加热到102-105℃时,水蒸气的分压力上升至和外界压力相等,氧(及其它气体)的分压力降至零,于是水中的溶解氧就会完全逸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