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挫裂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脑挫裂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
.
19
病史汇报
一般情况:患者:徐彩英,女,51岁,已婚, 农民,高中文化。 既往史,过敏史:无。 现病史:患者因“头部等处外伤一天伴短暂昏 迷 ”予2017-6-1急诊拟“双侧颞叶脑挫伤,创 伤性脑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 硬膜下出血,左侧锁骨骨折”在家属陪同下平 车收治入院。
.
.
5
脑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接触负荷是致伤力直接作用于头部损伤主要包括颅骨
弯曲变形、颅腔容积改变、冲击波向脑组织各部分的 传导;
而脑组织的移位、旋转和扭曲主要由惯性负荷所致,
具体性质视头部运动的方向、方式速度和时间而定。
.
.
6
脑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在接触负荷所致损伤中,颅骨的突然弯曲会导致颅骨骨折 ,颅腔的容积也会改变,从而导致受力点损伤和对冲损伤。冲 击波也会沿颅骨和脑组织传导,在某些部位集中,造成小的脑 内血肿。
形成的胆色质引起化学性脑膜刺激可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颈项强直及伤后低热等表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4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由于脑水肿、脑肿胀使颅内压增高,病人除 有头痛、恶心呕吐外,还可以出现脉搏和呼吸 增快,血压增高和瞳孔变化,甚至发生脑疝。 脑挫裂伤的水肿高峰期一般出现在伤后2~4天 ,7天左右逐渐消退,14天左右完全消失。
脑水肿、脑肿胀是脑挫裂伤严重的病理生
理过程,可波及损伤周围脑叶,甚至全脑。脱
水治疗对伤后出现的脑水肿、脑肿胀通常反应
良好,而对颅内血肿效果不明显。
.
.
15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 :
(1)脑挫裂伤早期常有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 作,以儿童多见,多因运动区的局部损伤 或血循环障碍所致。
(2)若有反复发作的局限性癫痫,应注意有颅 内血肿的可能。
脑挫裂伤 护理查房
查房者:叶露 日期:2017-06-27
.
.
1
目录
A
请在此输入疾病介绍文本
B
请在此输 病史汇报本
C
请在 护理诊断
D
请在此 护理措施
E
请讨 讨论
.
.
2
脑挫裂伤的定义
.
.
3
脑挫裂伤的定义
脑挫裂伤是指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发 生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器质性损害 。其特点是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 较长,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体 征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⑵ 颅内压测定超过40mmHg,经积极治疗不见好转,反而持 续升高者,预后差;
⑶ 脑诱发电位连续监测对预后估计的准确率可达80%,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消失可作为脑死亡的指标之一;
⑷ 内分泌功能测定发现空腹血糖>10mmol/L、血中皮质醇水 平升高、基础胰岛素水平持续处于低水平、血去甲肾上腺素明 显增高等,均提示下丘脑受损严重,预后不良。
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
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损伤类型则
脑挫裂伤的机理
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原发性 脑损伤主要是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
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
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
.
.
4
检测手段与预后的关系:
⑴ CT检查对于颅脑损伤及时恰当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
局灶性体征
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意 识障碍加重和对侧偏瘫者,为小脑幕切迹 疝的表现,说明为严重脑水肿或颅内血肿 引起,必须紧急处理。
如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但患 者意识情况良好者,多为动眼神经或视神 经损伤引起。
.
.
13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头痛及呕吐 脑挫裂伤病人多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破坏后
.
.
11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局灶性体征
因脑挫裂伤的范围和部位不同,患者在伤后可立即出 现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失语、视野缺损、感觉 障碍、癫痫及病理反射等。如果仅累及额、颞极等区域 时,也可以无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在观察的过 程中出现新的体征,则应警惕颅内继发性损伤的可能。
.
.
12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
.
10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是伤后最为常见的症状,时间可由30分钟至数日 乃至数月,部分病人可持续昏迷或植物生存,严 重者直至死亡。伤后立即出现的意识障碍通常称
为原发性意识障碍,通常由原发性脑损伤引起,
其病理生理机制为广泛性皮质损伤、弥漫性轴索
损伤。继发性意识障碍的出现往往提示颅内继发
性损伤的发生,包括脑水肿、脑缺血及全身系统 性并发症的存在,但颅内血肿却是继发性意识障 碍的最常见原因。
.
.
17
片状低密度水肿区中散在有点片状高密度的出血灶
.
.
18
脑挫裂伤的治疗
对伤后昏迷时间短暂、损伤局限、症状体征轻微的患 者,给予与脑震荡类似的治疗即可。在入院后24小时内,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同时定 时复查CT,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昏迷病人的体 位多采用侧卧位,以防呕吐物的误吸。维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充分给氧,保证充足的血氧浓度,定 时检查血气。
.
.
8
CT扫描见左额叶底部脑挫裂伤 呈楔形改变,合并右额部硬膜外血肿
.
.
9
脑挫裂伤的病情演变
脑挫裂伤多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最终形成占位 效应导致脑受压和神经功能障碍。连续CT和MRI扫描 显示,病灶可在伤后24~48小时甚至7天后明显增大, 主要由于损伤周围脑水肿加重,也可伴有病灶的继续 出血。通常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相符。
在惯性负荷所致的损伤中,如变形发生于脑组织表面,则 会发生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如应力于深部组织,则表现为 脑震荡和弥漫性轴索损伤。其中硬膜下血肿和弥漫性轴索损伤 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弥漫性轴索损伤几乎全部由车祸所致,而 硬膜下血肿多数由于非车祸(如摔伤)造成。
.
.
7
病理学特点
脑挫裂伤是脑组织肉眼可见的器质性损伤,是脑挫伤 和脑裂伤的总称,其区分以软膜—神经胶质膜是否断裂为 准,通常两者并存。脑挫裂伤位于皮质,肉眼可见局部脑 组织出血、水肿,存在脑裂伤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病 变呈楔形深入脑白质。数日至数周后,挫伤脑组织液化, 局部出现泡沫细胞,胶质细胞增生和纤维细胞长入,最终 与脑膜纤维细胞增生融合形成脑膜脑瘢痕。
(3)晚期出现的癫痫,多由于脑损伤的部位形 成癫痫病灶的结果。
.
.
16
脑挫裂伤的影像学特点
CT扫描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表现为片状低密度水肿区中散在有点片状高密度的出血,
局部脑沟回结构消失,病侧脑室受压变小,严重时 可有中线移位,易合并脑内、外血肿。脑挫裂伤一 般经过数月后,其转归是受伤局部的脑软化或脑萎 缩,CT上常显示为低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