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共15道)
1∙简述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答:由预制部件部品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或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件部品集成的建筑。
2.简述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内涵。
答:1)采用工厂生产部件部品装配化的建筑生产建造方
2)全产业链生产供给体系;
3)保障工厂生产品质与现场施工质量,实施后期服务和赢得用户信赖。
3.简述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
答:1)〃全建筑〃的系统集成方法;
2)〃全寿命〃的系统集成方法;
3)〃全协同〃的系统集成方法;
4)〃全环节〃的系统集成方法;
5)〃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方法。
4.简述工业化时代的几个建筑特征。
答:1)农名工转变为产业工人;
2)手工作业转向自动化、机械化操作;
3)现场施工转变为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
4)高空作业转变为地面制造;
5)工序化的班组作业转变为系统化精益建造;
6)以工人为主的粗狂管理转变为以标准和体系为主的信息化管理。
5.简述系统化设计的目的。
答:系统性原则帮助建筑师建立系统观,用系统整合的思路进行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统筹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四大系统,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策略,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反简述标准化设计的目的。
答:通过标准化设计,一方面可以促进部件部品的工厂
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安装和施面、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为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体系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工业化的基础”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Z也是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工效率Z方便维护管理与责任追溯;另一方有利于形成全人简述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点。
答:1)够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与装配式建筑所强调的建筑师负责制的理念完全契合;
2)有利于各个环节的合理高效衔接,克服各个环节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脱节所弓I起的矛盾;
3)优化配置全产业链的资源,有效整合上下游;
4)质量责任主体明确。
&简述什么是装配式建筑领域体两翼
答:1)T本是指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完善、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
2)两翼是指基于BIM技术的T本化设计和EPC工程总承包方式。
9.简述精益生产的目标。
答:1 )零库存;2 )高柔性(多品种);3 )零缺陷。
10.简述建筑综合性能的三大目标。
答:1)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2 )维护日常使用的舒适性;
3 )可长期有效地使用。
11.简述什么是协同设计。
答: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配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BlM)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
12.简述装配式建筑系统组成。
答: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
13.简述装配式建筑系统组成。
答: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
14.简述什么是装配率。
答: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15.简述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答: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部品部件深化设计。
论述题(共5道)
1.论述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缺乏装配式建筑新型工业化建筑通用体系理论;
2)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均针对结构体系;
3)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4)内装部品存在较大短板;
5)新时代高质量装配式建筑有待发展。
2.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
答:1)高品质:在拥有新技术的工厂中,采用完备的品质管理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出品质均一、高精度的建筑产品。
2)高质量:将许多现场作业改在工厂进行,通过标准化与规格化的方法保障了施工的简易、高品质。
3)高效率:采用避免受现场工人技能制约的工厂生产方法,既可减少现场作业,也可大幅度缩短工期。
4)高性价比:通过工厂生产的成本管理方法,可准确地控制工程成本。
5)高附加值:采用特定预制工法技术,在工厂可实现现场难以实现的高附加值的技术和性能。
3.论述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关系。
答: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采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替代现场现浇作业方式建造建筑产品,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新、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tfl里,提高工程质量/推进绿色施工,实现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在不同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现阶段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就是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以工业化、信息化为驱动力Z通
过建造方式变革和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
发展,实现减少现场作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建筑品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综合效益(即“三减三提〃)的目标。
4.论述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目前我国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流体系。
除底部加强区以外,竖向承重构件可根据结构抗震等级不同而选用部分采用预制剪力墙或全部采用预制剪力墙。
根据我国现有技术发展水平,同时能综合满足结构力学性能和建筑防水、保温等物理功能的要求。
目前已建成的高层装配整体式居住建筑,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现浇和预制相结合的方式,即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 内墙和楼电梯间墙体采用现浇剪力墙,楼板采用带桁架钢筋的叠合楼板。
通过节点区域以及叠合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将整个结构连接成为具有良好整体性、稳走性和抗震性能的结构体系。
5.论述装配式内装部品体系的五大优势。
答:1)部品在工厂制作,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装配式内装产品供给的建筑长寿化技术解决方案。
2)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大大缩短建设周期,综合效益明显,从而降低住宅生产成本。
3)节能环保,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漩工现场大部分为干法施工,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等污染大为减少。
4)便于维护,降低了后期的运营维护难度,为部品更新变化创造了可能。
5)采用集成部品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有效地解决了施工生产的尺寸误差和模数接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