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摄影师》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是一篇讲读课文篇。
它写的是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受任何记者来访,却特许一名少先队员进入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与爱护。
也表现了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
今天我要讲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二、说学情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以对话为主。
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文章篇幅较长,把握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与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爱戴。
3、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四、说重难点:
重点:内容是通过读、议课文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难点:抓住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体现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片回顾本节课的生字。
2.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小摄影师》,认识了高尔基和一位小男孩。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一个小纸团飞进高尔基办公室的窗口,要求给他照相”这种方式好吗?
(“他们”不让小男孩进门,所以男孩急中生智,想出了这个不太礼貌但很聪明的办法,直接与高尔基交谈,并得到了高尔基的同意)
2.高尔基是大文学家、名人,为什么却听从一个孩子的“摆弄”?
(1).指名学生读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细节描写。
(2).理解“吩咐”“摆弄”“很久很久”“准备停当”等词语。
(3)从这段描写中体会到: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和蔼可亲,极有耐心。
3.男孩没有带胶卷,为什哭着离开?
(也许是悔恨自己粗心大意,也许是为白白耽误了高尔基那么多
宝贵的时间而羞愧;也许是为百忙一场,没完成任务而伤心)
4.从高尔基“问”男孩哭的原因,喊“男孩,回来”体会到什么?
(体会出对男孩疼爱、关切之情)
5.为什么来的不是小男孩,高尔基拒绝见那个摄影师?
(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感兴趣,相反,对这个少年却什么关心,这一侧面反映出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6.小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聪明、胆大、有主见、尊敬长辈、自尊心强)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感情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
在这一阶段,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小摄影师还会回来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课文内容,续写一个故事。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会站在课文中的人物去思考问题,对课文人物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五)、作业
课堂练习册第四题、第五题
(六)、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有礼貌、崇敬—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