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注意事项

档案注意事项

档案注意事项
————————————————————————————————作者:————————————————————————————————日期:
关于做好2011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注意:半年后一定要及时找档案,以免档案丢失不能办理。

另外,20号以后很多手续要进行本人亲自办理,不要离校。

为做好学校2011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就业方案编报范围
2011届毕业生就业方案上报统一使用“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师范类)或“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非师范类),以下简称“就业网”。

就业方案上报后,学校不能再修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签约信息。

学校上报就业方案的范围为国家计划招收的2011届本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

二、就业方案编报要求
第一部分多形式就业且不具备签约派遣条件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院网络填报+相关书面材料报送】
1、劳动合同就业。

毕业生与接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须提供劳动合同首、尾页复印件(含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双方签字盖章信息)。

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的视为灵活就业。

(加盖学院党委/总支公章)
2、自主创业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加盖学院党委/总支公章)
3、毕业生与外省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不接收户档,须向学校提供已签订的省外就业就业协议书一份,学院按照“非派遣省外签约”录入网络信息(这种情况派遣回生源地),学生不用按照正常程序将省外就业协议书内容通过个人界面录入就业网;但是,如外省接收单位不接收户档,且学生决定回其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愿领取到该外省单位的报到证,则符合户籍管理要求,可以凭接收单位不接收户口证明、回其父母户口所在地的户口迁移证、学生本人证件回其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档案则回到其生源地对应的主管部门,这种情况下,省外就业协议书须正常录入就业网并由学院及时予以审核通过。

4、申请出国学习的由学院出具证明,出国工作的由接收单位出具证明(加盖学院党委/总支公章)。

其报到证将直接签发回生源地,“信息网”将自动锁定其就业网账号,终止签约功能。

5、灵活就业的,须填写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1)《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见QQ群共享)中的项目均须据实填写(空项或填写“无”均无效);灵活就业证明相关材料涉及到的“用人单位公章”,必须是单位行政公章(单位的部门公章一律无效)。

(2)灵活就业不能作为派遣依据,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户口档案一律回生源地。

第二部分其它若干情况的毕业生就业方案
【学院网络填报+相关书面材料报送】
1、已统计为2011届毕业生生源的学生中,现确定学籍发生变动的(休学、降级、结业、退学、开除等),学院要填报相关信息。

其中,非师范类出现前面的情况,都按照“不毕业”填报网络信息;师范类“结业”有专门的选项,其它情况都按照“不毕业”填报网络信息。

2、已参加研究生复试并调档、已取得专升本录取通知书的毕业生和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按升学对待,不签发报到证。

学院填写《山东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升学情况统计表》(师范类、非师类分开做表,见附件),加盖学院党委/总支公章;毕业生本人须填写《2011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关于升学”毕业生本人认定书》(见附件,一式两份,返给学生本人一份)。

这两类表格由学院保存备案。

3、西部计划毕业生的户档留校,此次不签发报到证,其网络信息由学校统一处理。

4、师范类就业网中,需要学院对省级优秀毕业生作出标记。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方案若干情况的认定标准
1、毕业生在省内就业且已在网上签约的,其就业信息由网上自动生成,学院审核存档协议书;毕业生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到外省单位的,由其本人录入就业信息,学院负责审核存档协议书(主要审核是否符合该省接收毕业生要求)。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含省外就业签定纸质协议书)的,其就业协议书未经学院在网上审核存档,不能进入就业方案库,不能作
为办理就业手续的依据。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去向为生源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省生源的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处理。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去向为生源所在地的地级市市教育局(专科生为区/县教育局),外省生源的各省(市、自治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由省教育厅统一处理。

三、书面材料报审
1、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情况书面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工作基本情况;毕业生思想状况;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省级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校级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各类就业情况要总结出详细数据,例如,我院2011届省级优秀毕业生10人,落实就业单位9人,就业率90%)。

2、各种情况的支撑材料。

同时,除升学外,其它情况都要填写《山东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基本情况汇总表》(师范类、非师类分开做表,见附件)。

四、就业方案核准
学校会尽早向学院反馈确定的就业方案,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其他事项
1、2011届毕业生即将离校,各学院要抓住离校前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尤其要做好师范类毕业生离校后参加地方教师招考的心理调适引导工作,以及离校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推荐工作。

2、要创新渠道,及时掌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状况,对离校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要指导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网上签约手续;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要将相关信息据实填报。

3、各学院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在报审就业方案时,要认真审核有关材料,严格按规定上报信息,不得漏项、缺项,更不准虚报、瞒报。

出现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4、各学院就业方案上报后即形成正式就业方案,方案不再调整。

在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签发《就业报到证》期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与用人单位的网上签约工作照常进行,各级教育部门(包括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和人事部门(包括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进行鉴证工作。

此时学校上报就业方案权限已锁定,网上签约不再需要学校网上审核,相关手续由各级教育部门(师范类)或人事部门(非师范类)办理,其中,由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鉴证的,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回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就业手续;由教育厅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鉴证的,7月16日以后办理;离校时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就业单位,需调整改派的,8月1日以后办理(教育厅),或8月16日以后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改派、二次派遣等具体事宜,请毕业生登陆“就业网”查询。

4、各学院要提醒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到就业单位或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到。

对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一个月(师范类)或三个月(非师范类)不报到的,各级教育和人事部门不再为其办理报到、改派等手续。

5、派回生源地的毕业生,须使用“网上报到”功能,毕业生在“就业网”的“网上报到”模块,查看自己应该去哪个具体的市(区、县)教育局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到,点击“报到”按钮,确认自己的联系方式,完成“网上报到”工作。

6、考取研究生和“专升本”的毕业生,离校前因未确定录取结果已发放就业报到证的,必须在入学后1个月内由就读学校收回,报山东省教育厅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注销。

没有注销的,毕业时将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

7、对就业方案列为“升学”的学生,就业方案确定后放弃升学,需要调整就业去向的,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前向学校提交书面材料。

其中,师范类毕业生要在2011年11月28日前将个人书面申请、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2011年8月29日前向学校递交申请材料的,不出具此证明),由学校出具正式文件,安排专人持相关材料到省教育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非师范类毕业生要在2011年12月28日前将个人申请、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2011年8月29日前向学校递交申请材料的,不出具此证明),由学校出具正式文件,安排专人持相关材料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

8、各学院在发放《就业报到证》后,要及时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认真
整理、转递毕业生档案,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如有变化,以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最新通知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