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了及时反映本部门安全生产状态,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故重复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岗位的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职责
(1)运营部负责组织调查和处理工伤事故。
(2)各区域项目部配合调查和处理。
4伤亡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措施
伤亡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向本项目部负责人和运营报告。
(1)事故报告
1)发生轻伤事故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发生重伤事故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应立即运营管理部及专职安全员报告;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应立即运营管理部及专职安全员报告,专职安全员同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汇报;同时向事故发生地有关管理部门报告。
(2)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1)抢救伤员;
2)保护好事故现场;
3)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
4)组织人员、设置警戒,维护好出事周围的正常秩序;
5)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已取证完毕,并充分记录后按调查组要求清理。
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施工),擅自清理现场造成掩盖真相。
5伤亡事故调查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1)发生轻伤事故,由各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发生重伤事故,由运营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各职能部门组成调查组,或配合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调查组工作。
(2)现场勘察
在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尽快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
对事故的现场勘察必须及时、全面、细致、客观,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有:1)作出笔录,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
②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
③现场勘察起止时间、勘察过程;
④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及事故前后的位置;
⑤人员伤亡情况;
⑥事故发生前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
⑦散落情况;
⑧重要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
2)现场拍照,包括:
①方位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
②全面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③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现场中心情况;
④细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
⑤人体拍照,反映伤亡者主要受伤和造成伤亡伤害部位。
3)现场绘图,包括:
①建筑物平面图、剖面图;
②事故时人员位置及疏散(活动)图;
③破坏物xx或展开图;
④设计范围;
⑤设备或工、器具构造简图等。
(3)事故旁证材料的调查对现场目击者、同伙工作者以及有关人员进行证人材料的调查。
(4)事故模拟试验
当事故情况的经过有争议时或有怀疑时,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做模拟试验,以排除疑问、增强真实感。
(5)安全生产管理调查
通过“四查”(即查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查纪律),查明事故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导致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及其它安全生产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6)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1)通过充分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弄清造成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细致、准确地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2)事故性质通常分为三类
①责任事故,就是由于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
②非责任事故,即由于人们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所造成的事故,或是在技术改造、科学试验活动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
但是,对于能够预见并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伤亡事故,或没有经过认真研究解决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事故,不能包括在内。
③破坏性事故,即为达到既定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
对已确定破坏事故的,应由公安机关和公司有关部门认真追查,依法处理。
6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1)处理原则:发生工伤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查处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认真严肃处理。
(2)明确事故的责任人在工伤原因清楚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应由谁负责。
一般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领导责任。
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3)处罚
1)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以教育为主,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不负责、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以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者,必须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的,触及法律的,要绳之以法。
2)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公司领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材料
(1)发生伤亡事故后,经调查、处理应按照事故发生概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经过)、事故调查组构成、现场勘察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部门或人员、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整改意见等内容客观、真实地汇总,书面形成《工伤事故调查处理登记表》或《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2)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形成上报材料。
1)轻伤事故由事故部门填写《工伤事故调查处理登记表》,并上报运营管理部。
2)重伤、重大伤亡事故由调查组书面形成《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报告》,连同事故调查原始材料向公司全部移交、归档保存,同时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有关材料。
(3)伤亡事故后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束,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材料要归档。
8整改和防范措施
(1)公司应根据事故报告批复意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在本公司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2)事故发生的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的整改意见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