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图中实线表示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单位:m),虚线表示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地与丁地的黄上厚度可能相同B.图示区域基岩表面中间高四周低C.图示区域的地貌形成与植被破坏有关D.图示区域降暴雨后冲刷最严重的是丙地2. 某日在乙地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下列叙述最有可能的是A.该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B.南极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很多冰山C.长江中下游地区酷暑难耐D.地中海沿岸的游人正在岸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答案】1、C2、B【考点定位】等高线图判读,高差计算,地貌成因,不同区域地理特征差异。

学科网【名师点睛】根据等值线,判断出地表、基岩的海拔高度,再计算相对高度的范围。

范围是最大差值与最小差值之间。

流水侵蚀作用要结合地貌类型、特征分析,山谷中有河流汇集,坡度越大,侵蚀越强。

根据日出方向,判断季节,分析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3.M、N两国属于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C.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D.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4、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N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答案】3、D4、C【解析】试题分析:3.读图,根据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数值分析,在1940年时,M国是高出生率,较高的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是发展中国家。

N国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是发达国【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及特征,城市化特点。

5.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围”,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业区高度集中,不会改变服务范围,A错。

住宅区远离海岸,与避免了海洋污染无关,B 错。

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C对。

文教区过于分散,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提高了服务功能,D错。

【考点定位】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特征。

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东、西半球7. 该气旋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6、B7、D【考点定位】热带气旋分布、成因、特征、危害。

【名师点睛】注意图中纬度,判断出位于南半球。

气旋是低压中心,气流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在南半球的气旋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根据日期,分析南半球的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台风的移动方向。

记住台风多发的时间,主要是在夏秋季节。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强,危害最大。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9. 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8、C9、D【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外力作用,水循环环节。

【名师点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主要是在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四种外力作用下,经过侵蚀、搬运、堆积形成。

喀斯特地貌只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泥石流实际是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坡度较大地区,而坡度较小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

河流流向反映了区域地势的高低。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地形剖示意图与各类土地付租能力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发展b2功能区的原因是A.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C.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优美D.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11.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交通运输功能区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A. aB. bC. cD. d【答案】10、C11、D【考点定位】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特点,影响飞机场区位选择的条件。

36、(26 分〉材料一: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

近年来,青衣江流城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村料二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1)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6分)(2)图中乐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①,其形成原因是②。

(4分)(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6分)(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10分)【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3 )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 ,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

(4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季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冰期;【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植被变化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河流水文特征。

【名师点睛】要理解天漏是降雨多的意,分析降雨多的原因,要结合季风环流、地形、水汽来源等因素分析。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7. (20 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材料二下图是D湖区的区域地图及降水统计图。

材料三 M国海拔3500—4000米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其适宜在冷凉、喜光、昼夜温差大,较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

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8分)(2)分析M国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

(6分)(3)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

有人建议在云南丽江大力发展玛咖种植业,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6分)【答案】(1)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入湖水量大;冬季相反。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入湖水量大;夜晚相反。

(2)玛咖种植区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距西部沿海较近,运输距离较短;山区公路修建成本低,难度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深入山区进行货物运输。

(3)可行。

理由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相似性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经济效益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④我国人口多,消费市场大。

不可行。

理由: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②种植经验不足;③加T技术较差;④土地退化,破坏生态环境。

【考点定位】区域水文特征及成因,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42. (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境内,有一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奇异土林,它是地壳在几十万年的运动中,地表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搬运而使裂隙加深加宽形成的多个土柱,土柱中有多个时期的化石,如恐龙化石。

如今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称为“云南三林”。

充满神奇魅力的元谋土林也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大兵小将》等。

说出作为旅游资源土林具有的价值及到该地旅游需注意哪些问题。

(10分)【答案】(1)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每点1分,共3分)(2)①当地紫外线较强,注意防晒;(2分)②当地早晚温差较大注意保暖防寒(2分);③景区范围较大,为防止迷路不能单独离开团队;④忌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⑤尊重当地宗教信仰;⑥徒步注意防水防沙,尽量穿高帮鞋(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得7分)【考点定位】区域旅游资源特点,旅游活动注意问题。

【名师点睛】景观的价值,首先是美学价值,吸引游客观赏,发展旅游业,体现出经济价值。

根据材料分析,具有科学价值。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旅游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保护旅游资源,尊重当地风俗应是旅游常识。

43. 【自然灾害】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

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

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

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卜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10分)【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

【考点定位】区域地质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44. 【环境保护】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同时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考点定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主要治理保护措施。

【名师点睛】特点变化根据图例可以直接判断出,结合图中年代,分析变化特点的形成原因,根源是人口增长。

保护湿地的措施,要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