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B.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2.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

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3.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5.《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

”这表明A.政权系统,尚不完备B.秦始皇帝,才能非凡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6.“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 )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7.《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这一史实说明刘邦( )A.善用人才B.刚愎自用C.收揽民心D.武力治国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A.刑法残酷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D.失去人心9.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说明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是因为A.项羽势力不强B.项羽不会打仗C.刘邦善于重用人才D.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0.《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长达3000多年的史事。

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诸侯争霸②文景之治③巨鹿之战④官渡之战⑤三国鼎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11.《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武将权力膨胀B.地主势力增强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1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A.背景B.内容C.时间D.作用13.东汉中期,几个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皇太后、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她们的父辈、兄弟以外戚身份操控皇帝,行使皇权。

外戚任用亲信,相互排挤,从中央到地方构建家族势力,导致朝政混乱,官场风气败坏。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A.外戚干政B.宦官专权C.少数民族入侵D.农民战争14.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这种现象造成了A.黄巾起义B.曹操专权C.光武中兴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5.在某位皇帝统治初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经过他和后继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这位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6.七(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一个小论文写作他们搜集到的材料有:金缕玉衣图片;董仲舒的策论;汉代讲经图;五铢钱图片;霍去病墓资料。

最适合做他们论文题目的是A.文景之治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秦统一中国D.光武中兴17.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的诸侯国.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是()A.①B.②C.③D.④18.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9.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下列选项中价值最大的是A.史书B.人物传记C.历史课本D.文物2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

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A.刘邦、项羽起义B.国人暴动C.打击分裂势力D.陈胜、吴广起义21.“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22.郭沫若先生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

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巨著不仅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司马迁的这部著作是A.《春秋》B.《诗经》C.《史记》D.《汉书》2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秦国所使用的货币是A.五铢钱B.刀币C.半两钱D.布币24.“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段名言里出现的“破斧沉舟”这个成语典故发生的时间是()A.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C.秦朝时期D.春秋时期25.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

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可知李白称赞的是秦始皇。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是秦始皇加强对秦朝统治的措施,不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点睛】理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解题的关键,说的是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

2.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他广泛收集医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C项符合题意;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擅长针灸、开刀等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同时还编制了医学体操“五禽戏”,以强身健体。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题干中“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是解题的关键。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3.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所给“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等信息,可知这些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征发沉重的徭役,所以B符合题意;沉重的赋税说明人民受到的剥削严重,题干未体现,所以A不符合题意;残酷的刑罚说明秦朝刑罚的严苛,题干未体现,所以C不符合题意;秦代的殉葬已经不像奴隶制社会时期一样非常盛行,题干未体现,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D符合题意;政权系统,尚不完备的说法不正确。

A不正确;秦始皇帝,才能非凡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

B不正确;君相矛盾,尚不突出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不正确;故选D。

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阿房,阿房,亡始皇”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秦朝大规模的征调民力修建阿房宫,导致民怨沸腾,加上秦朝征收沉重的赋税、施行严酷的刑法,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C解析: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刘邦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故C 符合题意;善用人才、刚愎自用、武力治国与题干无关,故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暴政,具体表现有刑法残酷,剥削沉重,如赋税、徭役繁重,最终引发农民起义,推翻秦朝,而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在秦朝灭亡后与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但是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迷信武力,也失去人心,最终失败,因此AC对应秦朝灭亡的原因,B对应项羽失败的原因,D是两者失败的共同原因。

故选D。

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可知,刘邦善于用人,所以刘邦战胜了项羽。

选项C符合题意,AB项表述错误,D项是在刘邦建立西汉后实行的措施。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即项羽和刘邦在用人方面的区别。

1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2000多年的史事。

因此,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诸侯争霸②文景之治③巨鹿之战,故正确答案为C。

④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⑤三国鼎立发生在三国时期,都在《史记》记述的范围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④或⑤的选项,故选C。

11.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