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 2
第五章 计划
、判断题
1. 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 V )
2. 计划期限的长短,应以能实现或有足够的可能性实现其许诺的任务为准绳。
( V )
3. 所制定的目标值应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
( V )
4. 较早提出目标管理的人是法约尔。
( X )
5. 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统一起来, 既强调工作成
果,又重视人的作用。
( V )
① 限定因素原理 ②许诺原理 ③灵活性原则 ④导向变化原则
3. 企业计划从上到下可分成多个层次,通常层次越低,目标就越具有(④ )的 特点。
①定性和定量结合 ②趋向于定性 ③模糊不可控 ④具体可控
4. 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其作者是( ② )。
①吉尔布雷斯 ②德鲁
克 ③泰勒 ④法约尔 三、多项选择题
1. 计划的性质一般包括( ②③④ )
6. 目标管理就是上级给下级制定目标,并依照此对下级进行考核。
7. 滚动计划法适用于制定任何类型的计划。
二、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计划所涉及的广度,可以分为(
①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③综合计划、部门计划和项目计划
2. 确定合理的计划期限遵循了计划工作的(
V )
V )
② )。
②战略计划和行动计划 ④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② )。
①综合性 ②首要性和目的性 ③普遍性 ④效率性、创造性
2. 根据计划的表现形式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 ①②③④ )。
①宗旨、目标
②战略和策略、政策
③程序、规则
④规划、预算 3.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理有( ①②③④
)。
①限制因素 ②许诺 ③灵活性 ④导向变化
4.
目标管理的本质是( ②③④ )
5. 目标管理的优点是( ①②③④
)。
①全员参与全员保证 ②目标期限短
④以自我控制为主
四、论述题
1.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认为: “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定计划根本没有 用。
”
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
计划跟不上变化,主要是由于计划没有做好。
一个好的计划必须建立 在预测的基础上, 通过事先预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风险 的作用;同时计划本身具有灵活适应性, 可以借助应急计划和滚动计划等方法不 断调整计划实施中的偏差,使计划符合实际,从而对企业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2. 何为滚动式计划法?有什么特点? 答:滚动式计划法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
化情况,定期调整修改计划, 并逐期向前滚动推移的方法。
基本特点:
1. 计划是动态型的。
通过逐期滚动调整,把计划由静态计划变为动态计划。
2. 近细远粗。
近期计划细致具体, 远期计划较为粗糙; 执行远期计划时再由粗变 细。
3. 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 每执行完一期计划, 都要根据变化了的青睐, 对下一 期和
以后各期计划进行调整,增加了计划的弹性。
4. 保持各期计划之前的连续性。
滚动计划法使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 便于根
据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计划调整,从而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
①为组织的全体成员规定了目标 ③强调系统性
②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④强调人的因素
③全员管理
③加强横向联系 ④资源有较高的利用率
5. 计划更加切合实际。
这是滚动计划法最突出的优点。
由于人们无法对未来的变 化作
出正确的预测, 而且计划的时间越长, 这种不准确性越大, 而滚动计划法相 对来说缩短了计划时期, 增大了准确性, 能更好的保证计划的指导作用, 提高计 划的质量。
第六章 组织
一、判断题
1. 组织是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构系统。
(V )
2. 组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合成的结构系统。
(V )
3. 环境变化剧烈时,组织结构弹性应该大一些。
( V )
4. 领导者的责任不能随着权力的下放而相应地全部转移给下级。
( V )
5. 在一个组织中,授权者对于受权者的行为负有最终的责任。
( V )
6. 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是以直线主管或参谋两类不同身份来从事管理工作的。
( V )
二、单向选择题
1. 组织设计工作不包括 ①职务分析与设计 ③管理者
2. 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③
①主管人员工作能力 ③. 战略、环境和技术
3. 过分集权的弊端是( ① )。
①限制
了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不能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4. 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 ①
直线制 ②矩阵制 ③职能制
5.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①各职能部门具有明显的界限
④ )任务。
②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 ④结构形成 )。
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 ④计划的完善程度
②易出现上级部门职权失控 ④各部门统一协调困难 ①)
④事业部制
② )。
②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点
6. 在组织内部,(① )关系是一种等级式的职权,即上级具有指挥权,而下级必须服从。
①直线职权②横向职权③参谋职权④纵向职权
7. 从做决定和抉择的角度来理解,决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但从全过程来看,决策更具有出谋划策的意义。
参谋人员可以在决策过程的(② )阶段发挥最重要的作用?①情报活动②设计活动③抉择活动④审查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设计组织结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②③④)。
①组织发展的进程与战略②环境条件③技术状况④政治背景
2.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③)。
①统一指挥原则②机构精简原则
③目标至上、职能领先原则④限定因素原则
3.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① ④ )。
①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②管理人员的人数
③组织结构的类型④计划的完善程度
4. 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①②④ )。
①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素质②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影响
③监控权的确认④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
5.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有(①②
①充分发挥职能机构专业管理的作用②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
③部门间易于协调④有利于培养上层主管人员
6. 直线职能制的优点是有利于①③)。
①统一领导,统一指挥②各部门间活动的协调
③实行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④工作中的横向信息沟通
四、论述题
1. 什么是集权、分权与授权?
答:授权是将属于上级的权利授予下级,是一个短期性质的行为,而分权真是某
部分的权利本来就较多地放在下级那里,是一个长期性质的行为授权是上级决定的,而分权是组织权责制度规定的。
一个企业只有经常的授权,才能知道下属处理问题的能力如
何,如果令人满意,才能长期地进行分权。
授权:时间上是短期,来源于上级;分权:时间上是长期,来源于组织全责支队规定
2. 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 决策的代价;
2. 政策的一致性要求;
3. 规模问题;
4. 组织形成的历史;
5. 管理哲学;
6. 主管人员的数量与管理水平;
7. 控制技术手段是否完善;
8. 分散化得绩效;
9. 组织的动态特性与职权的稳定性;
10. 环境影响。
3. 试述组织过分集权有哪些弊端。
答:降低决策质量,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