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角教师版一、基本观点(一).求二面角的主要方法:(1) 定义法:①找(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先证】②解三角形求出角。
【后算】 (2) 公式法:设二面角的度数为θ,则侧面三角形射影三角形S S =θcos多用于求无棱二面角。
(二) 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求作二面的平面角是解决二面角问题的关键,也是难点,通过前面教学及习题涉及到的作法有下面三种:1.定义法: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在二面角棱上取一点,过该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射线所成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三垂线法:利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通过证明线线垂直,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关键在找面的垂线.3.垂面法:作一与棱垂直的平面,该垂面与二面角两半平面相交,得到交线,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为先证后算,即先由有关立几结论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多数题是用三垂线法去找),然后借助于解三角形求出平面角.例题解析题1: 设P 是二面角α-l -β内一点,P 到面α、β的距离PA 、PB 分别为8和5,且AB =7,求这个二面角的大小。
解:作AC ⊥l 于c ,连结BC∵PA ⊥α,l ⊂α ∴PA ⊥l 又AC ⊥l ,AC∩PA =A∴l ⊥平面PAC ∴l ⊥PC ∵PB ⊥β,l ⊂β ∴PB ⊥l 又PB∩PC =P ∴l ⊥平面PBC ∴平面PAC 与平面PBC 重合,且l ⊥BC ∴∠ACB 就是所求的二面角△PAB 中,PA =8,PB =5,AB =7 ∴∠P =600 ∴∠ACB =1200题2. 在三棱锥S —ABC 中,∠SAB =∠SAC = ∠ACB =90°,且AC =BC =5,SB =55.(如图9—21)(Ⅰ)证明:SC ⊥BC ;(Ⅱ)求侧面SBC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Ⅰ)证明:∵∠SAB =∠SAC =90°, ∴SA ⊥AB ,SA ⊥A C.又AB ∩AC =A , ∴SA ⊥平面AB C. 由于∠ACB =90°,即BC ⊥AC , 由三垂线定理,得SC ⊥BC .(Ⅱ)解:∵BC ⊥AC ,SC ⊥BC∴∠SCA 是侧面SCB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 △SCB 中,BC =5,SB =55.得SC =22BC SB -=10在Rt △SAC 中AC =5,SC =10,cos SCA =21105==SC AC ∴∠SCA =60°,即侧面SBC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60°. 题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和矩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是线段EF 的中点。
(1)求证AM //平面BDE ;(2)求二面角A -DF -B 的大小; (3)试在线段AC 上确定一点P ,使得PF 与BC 所成的角是60︒。
解: (Ⅰ)记AC 与BD 的交点为O,连接OE,∵O 、M 分别是AC 、EF 的中点,ACEF 是矩形,∴四边形AOEM 是平行四边形, ∴AM ∥OE 。
∵⊂OE 平面BDE , ⊄AM 平面BDE , ∴AM ∥平面BDE 。
(Ⅱ)在平面AFD 中过A 作AS ⊥DF 于S ,连结BS ,∵AB ⊥AF , AB ⊥AD , ,A AF AD = ∴AB ⊥平面ADF ,∴AS 是BS 在平面ADF 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BS ⊥DF 。
∴∠BSA 是二面角A —DF —B 的平面角。
在RtΔASB 中,,2,36==AB AS ∴,60,3tan ︒=∠=∠ASB ASB∴二面角A —DF —B 的大小为60º。
(Ⅲ)设CP=t (0≤t≤2),作PQ ⊥AB 于Q ,则PQ ∥AD , ∵PQ ⊥AB ,PQ ⊥AF ,A AF AB = , ∴PQ ⊥平面ABF ,⊂QE 平面ABF ,ADEFMC∴PQ ⊥QF 。
在RtΔPQF 中,∠FPQ=60º, PF=2PQ 。
∵ΔPA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22t PQ -=又∵ΔPAF 为直角三角形, ∴1)2(2+-=t PF ,∴).2(2221)2(2t t -⋅=+- 所以t=1或t=3(舍去) 即点P 是AC 的中点。
题4.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AB =2,AA 1=22,M 为棱A 1A 上的点,若A 1C ⊥平面MB 1D 1。
(Ⅰ)确定点M 的位置;(Ⅱ)求二面角D 1-MB 1-B 的大小。
解:(Ⅰ)连结A 1D ,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ADD 1A 1为矩形,∵A 1C ⊥平面MB 1D 1, ∴A 1C ⊥D 1M ,因此A 1C 在平面AD 1上的射影A 1D ⊥D 1M , ∴△A 1MD 1∽△D 1A 1D ,∴A 1M=,22241211==DD D A 因此M 是A 1A 的中点。
(Ⅱ)引A 1E ⊥B 1M 于E ,连结D 1E ,则A 1E 是D 1E 在平面BA 1上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可知D 1E ⊥B 1M ,∴∠A 1ED 1是二面角D 1-MB 1-B 的平面角的补角,由(Ⅰ)知,A 1M=2,则,322222tan 211111=+⨯==E A D A ED A ∴,311π=∠ED A∴二面角D 1-MB 1-B 等于.32π题 5. 如图所示,∆ADB 和∆CB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B CBD AD a 90,(I )求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
(II )设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问P 、B 两点间的距离多少时,∆PCD 与∆BCD 所在平面成45︒的二面角?;DD解:(I )∠=︒⇒⊥⊥⋂=⎫⎬⎭⇒⊥⊂⎫⎬⎭⇒ADB AD BDADB CBD ADB CBD BD AD CBD BC CBD 90面面,面面面面AD BC ⊥⇒异面直线AD 、BC 所成角为90︒。
4分 (II )过点P 作PE BD ⊥于E ,过点E 作EF CD ⊥于F ,连结PF 。
面面面面面是在面内射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ADB CBD ADB CBD BD PE BD PE CBD CD EF EF PF CBD CD PF EF CD PFE P CD B ⊥⋂=⊥⎫⎬⎪⎭⎪⇒⊥⊥⎫⎬⎪⎪⎭⎪⎪⇒⊥⊥⎫⎬⎭⇒∠--⇒∠=︒PFE 45。
设PB x =,则在Rt PEB ∆中,PE BE x ==22, ∴=-DE a x 22在Rt DFE ∆中,EF DE a x ==-222212在Rt PEF ∆中,EF PE a x x x a =∴-=∴=-,,22122222() 题6.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的余弦值.解:(1)取BC 中点F ,连接DF 交CE 于点O ,AB AC =,∴AF BC ⊥,又面ABC ⊥面BCDE ,∴AF ⊥面BCDE , ∴AF CE ⊥.tan tan 2CED FDC ∠=∠=, ∴90OED ODE ∠+∠=,90DOE ∴∠=,即CE DF ⊥,CE ∴⊥面ADF ,CE AD ∴⊥.(2)在面ACD 内过C 点作AD 的垂线,垂足为G .CG AD ⊥,CE AD ⊥,AD ∴⊥面CEG ,EG AD ∴⊥, 则CGE ∠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233AC CD CGAD ==,3DG =,3EG ==,CE =222cos 210CG GE CE CGE CG GE +-∠==-,题7: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 垂直,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 是PB 中点,截面DAN 交PC 于M.CDEAB(Ⅰ)求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Ⅱ)求证:PB⊥平面ADMN;(Ⅲ)求以AD为棱,PAD与ADMN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解:(I)取AD中点O,连结PO,BO.△PAD是正三角形,所以PO⊥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PO⊥平面ABCD,BO为P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所以∠PBO为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由已知△AB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O=BO=3,所以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Ⅱ)△ABD是正三角形,所以AD⊥BO,所以AD⊥PB,又,PA=AB=2,N为PB中点,所以AN⊥PB,所以PB⊥平面ADMN.(Ⅲ)连结ON,因为PB⊥平面ADMN,所以ON为PO在平面ADMN上的射影,因为AD⊥PO,所以AD⊥NO,故∠PON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P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N为斜边中点,所以∠PON=45°,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题8.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 的中点,P A⊥底面ABCD,P A=2.(Ⅰ)证明:平面PBE⊥平面P AB;(Ⅱ)求平面P 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的正弦值..解: (Ⅰ)如图所示,连结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为P A⊥平面ABCD,BE⊂平面ABCD,所以P A⊥BE.而PA⋂AB=A,因此BE⊥平面P AB.又BE⊂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 AB.(Ⅱ)延长AD、BE相交于点F,连结PF.过点A作AH⊥PB于H,由(Ⅰ)知平面PBE⊥平面P AB,所以AH⊥平面PBE.在Rt△ABF中,因为∠BAF=60°,所以,AF =2AB =2=AP .在等腰Rt △P AF 中,取PF 的中点G ,连接AG . 则AG ⊥PF .连结HG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PF ⊥HG .所以∠AGH 是平面P AD 和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在等腰Rt △P AF 中, 22.2AG PA == 在Rt △P AB 中, 22225.55AP ABAP AB AH PBAP AB ====+所以,在Rt △AHG 中, 25105sin .52AH AGH AG ∠=== 故平面P AD 和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的正弦值是10.5二面角作业班次 姓名题9.如图:在二面角βα--l 中,A、Bα∈,C、Dl ∈,ABCD为矩形,,,αβ⊥∈PA p 且PA=AD,M、N依次是AB、PC的中点,求二面角βα--l 的大小.解:连结PD ∵ABCD 为矩形∴AD ⊥DC, 即 又PA ⊥α,∴PD ⊥l ,∴∠PAD 为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又∵PA ⊥AD ,PA=AD∴∆P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A=450,即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为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