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监理细则JL-15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监理细则JL-15

南安市南石咼速东互通安置房A区、南安市南石咼速东互通口整治改造安置房B区、C区、塘尾墩安置房4#、5# 楼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监理细则专业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州成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二0 一二年九月二十日一、适用范围:本监理细则适用于1KV 及以下用于满足建筑物预期使用功能要求的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监控管理。

二、编制依据1、监理规划;2、已批准的施工图;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02;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71-9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6;8、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9、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BJ13-22-99;10、住宅设计规范电气专业实施细则闽建科(2000)45;三、特点及质量目标(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编写)四、监理工作内容■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安装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1KV 及以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安装;2、准备阶段2.1 与柜(屏、台)安装有关的建筑物的土建施工标高、尺寸、结构及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2. 2墙面、顶棚喷浆完毕、无漏水,室内地面工程结束,预埋件及预留孔符 合设计要求,安装场地干净,道路畅通。

2. 3开箱查验设备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格证、技术文件齐备,附 件备件齐全。

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 认证标志。

不间断电源柜,有出厂试验记录;2. 4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有铭牌,柜内元器件无损坏丢失;4. 1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基础型钢,按图纸标注位置进行埋设。

基础型钢安装 允许偏差:4. 2用40X 4镀锌扁铁在基础型钢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网进行焊接,焊接面为 扁钢宽度的2倍。

型钢埋设及地线焊好后,外露部份应做好防腐处理;4. 3按图纸规定的顺序将柜(屏、台)作好标记,然后放在安装位置上。

柜 (屏、台)之间,柜(屏、台)与基础型钢间的连接应用标准件镀锌螺栓连 接,防松零件齐全;4. 4柜(屏、台)安装垂直允许偏差为1.5 %。

,相互间接缝不大于2伽,成列盘面不大于5 mm ;4. 5每台柜(屏、台)应与基础型钢做接地连接。

若柜(屏、台)上装有电 器的可开启门,应以裸编织铜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且有标识。

成 套柜(屏、台)应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4. 6低压成套柜(屏、台)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

当设计无要求时,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S应不小于基础型钢制作安装一柜(屏、台)安装一1、工艺流程2、监控要求4. 7手车、抽出式成套配电柜推拉应灵活,无卡阻碰撞现象,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投入时接地触头先于主触头接触;退出时,接地触头后于主触头脱开;4. 8高压成套配电柜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GB50150-91的有关规定;4. 9低压成套配电柜交接试验应符合: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大于0.5M Q;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1KV,试验持续时间1分钟,无击穿现象;4. 10柜(屏、台)间配线应符合:电流回路芯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伽电压不低于750V的电线或电缆;其它回路芯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5伽2电压不低于750V电线或电缆;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 1 M Q;4. 11二次回路连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回路、交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固定后不应妨碍手车开关或抽出式部件的拉出或推入;4. 12连接柜(屏、台)上可动部位的导线应使用多股软导线,长度应有适当余量,线束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保护层。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

且有不开口终端端子或搪锡。

可转动部位的两端用卡子固定。

4. 13柜(屏、台)上的标识器件应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有编号,清晰、工整,不易褪色;5、验收阶段5. 1质量标准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第六节;5. 2检验方法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8.0.7条;5. 3检验数量按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060401执行;5. 4检验结果:对合格者,签署《工程报验申请单》;对不合格者,退回《工程报验单》,签发《不合格通知》;整改后报送《整改复查报审表》再次检查验收。

■配电箱(盘)安装工程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1KV及以下配电箱(盘)安装工程。

2、准备阶段2. 1 土建砌体施工中给出建筑标高线;2. 2所用的配电箱(盘)进场检验结果有记录,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3、工艺流程4、监控要点4. 1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4. 2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小于2伽;进出线在箱体上、下,且部有压制的标准敲落孔,箱体上有不小于M8专用接地螺栓;4. 3专用保护线端子板大于箱内最大导线截面积,用矩形母线制做(但最小截面积不小于60伽2,厚度不小于3伽),且与箱体相连;4. 4导管与电箱连接时,应采用锁口螺母或加护口;4. 5电流回路导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伽2,电压不低于750V;电压回路导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伽2,电压不低于750V;4. 6相线间、相线与地线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 M Q;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 M Q;4. 7箱(盘)内电器的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4. 8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4. 9照明配电箱内配线整齐,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

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齐全;4. 10线色符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4. 11箱(盘)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

5、验收阶段5. 1质量标准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六节;5. 2检验方法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8.0.7条;5. 3检验数量按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060501执行;5. 4检验结果:对合格者,签署《工程报验申请单》;对不合格者,退回《工程报验单》,签发《不合格通知》;整改后报送《整改复查报审表》再次检查验收。

■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1KV及以下室内外及电气竖井内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工程;2、准备阶段2. 1 •土建工程结束,预留孔、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2. 2•管道及通风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2. 3•所用的电缆桥架、电缆等材料,进场检查结果有记录,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3、工艺流程4、监控要点4. 1查验包装箱内清单、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4. 2外观检查:表面光滑、不变形;钢制桥架涂层完整、无锈蚀;玻璃钢桥架色泽均匀,无破损碎裂;铝合金桥架涂层完整,无扭曲变形,不压扁,表面无划伤;4. 3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桥架附件应使用原厂家配套产品;4. 4测量定位、安装支架。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时支架间距不大于2m ;4. 5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非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伽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两端可不跨接线地线,但连接板两端有不小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4. 6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米,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米时应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4. 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应设有防火隔堵措施;4. 8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直径,包括外护层):4. 9电缆桥架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离为:4. 10电缆桥架安装检查合格,电缆型号、规格、截面积、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敷设电缆;4. 11电缆敷设严禁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4. 12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横断面的40%, 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4. 13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米处设置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全塑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每米设一个固定点;除全塑型外的电力电缆每1.5米设一个固定点;4. 14电缆进出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屏、盘)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密封处理;4. 15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挂设标志牌;5、验收阶段5. 1质量标准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十二节;5. 2检验方法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8.0.7条;5. 3检验数量按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060404执行;5. 4检验结果:对合格者,签署《工程报验申请单》;对不合格者,退回《工程报验单》,签发《不合格通知》;整改后报送《整改复查报审表》再次检查验收。

■硬质阻燃塑料管暗敷工程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1KV及以下电气照明在混凝土结构结构和墙体内暗敷安装。

2、准备阶段2. 1砼结构中敷设时,底筋敷设完成;墙体内敷设时,土建给出建筑标高线;2. 2所用阻燃塑料管进场检验结果有记录,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3、工艺流程4、监控要点4. 1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应采用中型及以上绝缘导管;4. 2管子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弯扁度不大于外径的0.1倍,管路不允许三层重叠;4. 3当有两条及以上管路平行敷设时,管边缘间距不应小于30伽;当有两条管路交叉时,交叉角不应小于30度;4. 4管路敷设时应尽量减少中间接线盒,只有当管路较长或有弯曲时,才允许加装接线盒,拉线盒间距应满足:4. 5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管与盒(箱)连接时,应采用螺口锁紧,一管一孔;4. 6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管路,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4. 7管路经过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4. 8管路在砌体上割槽敷设,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混凝土内、砌体内管路的保护层厚度大于15伽;4. 9 土建模板拆除后,应使用带扫管方法,清除管内杂物、积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