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度高等考试地理精选题收集06人口,城市与交通【解析】

2018年度高等考试地理精选题收集06人口,城市与交通【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解析】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解析】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我国由于实现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答案】D2.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答案】D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5%。

据此回答3~4题。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

3.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减少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C.劳动力不足,劳务输出数量减小D.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解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因此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人口外迁导致的,这也说明该省的劳动力较充足;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可知,该省目前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较低。

【答案】D4.解决该省目前人口问题的对策最可行的是( )A.鼓励生育B.推迟退休年龄C.接纳外来移民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解析】根据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可知,该省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应对这一问题。

【答案】D读“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解析】据图可知,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素区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为人口迁出量与迁入量之和,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答案】D6.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解析】俄罗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人烟稀少;为开发东部,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答案】A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

读图完成7~8题。

7.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D.公交枢纽【解析】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上车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

选B。

【答案】B8.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解析】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 方向近社会活动中心。

选C。

【答案】C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

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

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

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9~10题。

9.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C.交通 D.政治【解析】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

【答案】D10.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解析】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

图中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

【答案】D读2006年至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变化率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6年B.2010年C.2013年D.2014年12.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解析】11.C 12.B11.由图示可以看出,2013年及之前年份,劳动人口变化率大于零,2014年劳动人口变化率小于零,所以2013年劳动人口数量最多,故选C。

12.近20年来的劳动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出生率较低,故选B。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

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公园绿地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14.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解析】13.B 14.D13.结合题干可知,城市绿心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公园绿地和园艺苗圃具备上述功能,但公园绿地不属于产业活动。

14.城市绿心具有城市生态功能,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会使该区域的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

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

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5.江北新区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A.西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特色环保设备B.东部——重点发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C.滨江——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D.沿山丘陵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粮食生产16.江北新区的建设( )①有利于解决南京各种城市化问题②有利于提升南京的国际化水平③使南京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④促进南京经济的发展与转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15选C,16选C。

第15题,滨江地区水运交通便利,适合发展航运物流和港口贸易;西部位于河流的上游,不适合发展重化工业;东部地区位于河流下游,适合重化工业的发展;沿山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农业。

第16题,江北新区的建设为南京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城市化问题的缓解而不是解决各种城市化问题,有利于南京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有利于提高其国际化水平,但不能使南京超越上海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学科#网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

下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A.总人数已超过了3亿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地务工人数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D.月人均收入超过4 000元18.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19.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供需B.能源价格的波动C.劳动力年龄结构D.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17选C,18选D,19选A。

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超过了2.75亿,其中外出农民工的数量接近1.7亿,由此可计算出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2015年我国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超过了3 000元。

第18题,我国内地各类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内地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提高,因而使得大量原来外出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

第19题,当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农民工的收入就可能降低;当劳动力市场供给小于需求,农民工的收入就会增加;因而劳动力市场供需是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

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20、21题。

20.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21.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C.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解析】20、B 21、C20、提取图1显性信息:梧州行政位置:位于广西东部,与广东为邻;梧州河流位置:位于西江下游,没有铁路经过。

南宁、柳州、桂州等城市有铁路经过。

水运交通发达——“百年商埠”、“小香港”——曾是第一大城市。

21、提取非显性信息:西江是航运河流,梧州因西江与广东相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发达,为“百年商埠”提供交通条件,因“百年商埠”而成为第一大城市;由于没有铁路这一大动脉的经过,其发展会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

下表为某市短距离运输中公共汽车、自行车、步行、私家车等四种出行方式所占比例(单位:%)统计表(其他出行方式未列出),读表完成22、23题。

22.甲出行方式可能是( )A.公共汽车B.自行车C.私家车D.步行23.根据表中的信息推断,当地农贸市场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A.1 kmB.2 kmC.3 kmD.4 km【解析】22选D,23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