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树名木介绍

古树名木介绍

古树名木介绍学院:生化学院姓名:朱露露班级:园艺1093 学号:1091613125 导言:历经千百年的古树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历史的生动记载。

透进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古树是有厚重感的。

它的厚重感在于沉积于它沧桑年轮上的历史文化,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铸造的人文精神。

面对古树,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悠远。

无论唐槐宋柏,每一棵古树上都闪烁着光彩绚丽的历史文化色泽,它的生长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铭铸着时代的印记。

在以后的千百年里,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所有的领域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树名木传统文化历史意义保护措施正文: 古树名木,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在风景旅游胜地,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树上钉有“古树名木”的小牌子。

那么,哪些树可称为古树名木呢?一级古树目前,不少地方规定,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距地面1.2米)在6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楸树、榆树等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古树,且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

二级古树国家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银杏、楸树、榆树等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龄在300--499年的,定为二级古树。

三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

名贵树木稀有名贵树木则是指樱花、大叶黄杨、椴、腊梅、玉兰、柘树、木香、乌桕等树种。

树龄20年以上的,各类常绿树及银杏、水杉、银杉等胸径在25厘米以上的,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

其中各国家元首亲自种植的定为一级保护,其它定为二级保护。

当然,不同的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

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

古树名木的种类将军柏,轩辕柏,凤凰松,迎客松,阿里山神木,银杏,胡杨,珙桐等。

将军柏河南登封嵩阳书院的将军柏,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人称“原始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传汉武帝誉元封年间游嵩山时,见二株柏树非常高大,一时高兴将其封为将军“将军”轩辕柏轩辕白位于陕西黄帝陵县城北桥山皇帝庙内,树高几十米,下周围长10米,为庙内群柏之冠。

轩辕柏相传为皇帝公孙轩辕氏手栽,历来被誉为神州古树之首。

凤凰松在安徽九华山闵园中,传为神僧怀渡手栽,至今已有1400余年,松针茂密,长翠欲滴,主干略呈扇状,形式凤凰展翅,被誉为“天下第一松”。

迎客松在安徽黄山玉屏楼东文的殊洞顶,松破石而长,枝干苍劲,形态优美,寿与千年,一枝长丫低垂文殊洞口,恰是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阿里山神木在台湾嘉义县东阿里山中,有一株树龄高达3000余年的老红松,俗称“周功松”。

原树有如人形,高约53米,可惜该树已被雷击。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植物,在第四纪的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洪洞相继灭绝,只有在我过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为中国特有,因其花型酷视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中国“鸽子树”胡杨人们惯称的胡杨,是杨属的白杨和灰杨两个品种,由于他的外形,习性相近,人们把它统称为胡杨。

胡杨是干旱沙漠地区唯一能构成浩瀚森林的乔木树种。

据说,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而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维吾尔族人给了胡杨一个最好的名字----托克拉克,即“最美丽的树”。

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三千年的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到一千年,到而不朽一千年”。

我过著名的古树还有许多,如庐山的三宝树,泰山的五大夫松,庆云唐杏,丽江玉峰寺山茶,汉中圣水寺汉桂等。

此为,还有一些名木,也是稀有而珍奇。

古树名木的历史与传说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东莞人民的绿色活文物,古树名木有关的历史与传说丰富了东莞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东莞市古树名木的知名度,使古树名木成为体现东莞城市历史、文化、魅力的一张崭新“名片”。

位于东城区樟村东江大道的木棉(编号:11040001)年龄达800多岁,为全市最老的木棉树。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一晚上,突见此树树冠光华四射,闪烁生辉,树干玲珑显现甚为壮观,远近几公里处仍光环可见,此景实为晚上萤火虫飞来布满全树,映印着遍树红棉,构成“火树银花”之奇观。

随着岁月漂移,木棉树旁又长出一株榕树与之相伴,乡亲则视之象征男女爱情的“连理树”,东江大堤建设中,市人民政府决意保存此活文物,加宽路面,左右分道单行而避让此树,使之得以保存,至今屹立东江河畔。

千年秋枫是东莞市最老的古树,位于企石镇旧围村,树龄1000多岁,树根盘根错节,皮瘤显突,老干挺拔,独成一景。

据史载,该树种在黄氏祠堂一侧,素有左手祠堂右手秋枫之记相传至今。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时任惠阳县县长黄惠波回企石镇寻根问祖即凭“左手祠堂右手秋枫”的祖宗遗言而寻得旧围村故乡(黄惠波之祖黄文瑞在第九世明朝洪武年离乡到惠阳谋生,黄惠波是27代孙)。

黄氏祖宗在宋金入侵中原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此,立围时种下秋枫树以祈求后代相传繁荣昌盛。

此树见证了朝代人世间的变迁,实为价值无量。

古树名木传说千年橿子树位于少林寺东北二公里的刁家沟山坡上有棵橿子树,树龄与少林寺建寺的时间相同——1500年。

树高11米,树干高2米,胸围3.75米, 胸径1.2米,冠幅平均18米,该树的编号为登少126号,树围枝四出,跃然横空,覆盖地面近1亩。

春季嫩梢嫩叶披金黄色绒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被誉为“佛光树”;盛夏时节来到树下可真正体验“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古话。

橿子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极差,按地类应划为非林业用地(岩石裸露80%以上),周围基本没有树木生长,连草长的也很稀疏。

但姜子树,树龄这么大,长势这么好十分罕见,充分说明橿子树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它属于栎类,质密、坚硬、用途广泛,应做为北方地区干旱石质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

古树名木——历史与文明发展的风景线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人类遗产,是活的文物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历史的见证和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历来倍受我区人民的关注,自1983年9月12日,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要议通过,同年10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在法律上对古树名木的管护和管理作出了规定,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全区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两次的批准,第一批1984年古树36株,第二批2001年古树29株,后续资源58株,其中:一株千年以上的古银杏坐落在新寺镇新塘村,是全市8株千年以上古树之一,也是全市蓬径最大的古树。

还有一株被誉为江南第一牡丹,也坐落在我区的邬桥镇吴塘村,是明朝礼部尚书董其昌送给同窗好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1、品种、株数、树龄。

第一批树种多数以过去寺庙庵内的古银杏,第二批以农村宅前屋后近代种植的乡土树种,如榉树、桑树、枣树等,其中:古银杏32株,榉树14株,桑树6株,枣树4株,黄杨2株,黄连木2株,牡丹1株,桂花1株,国槐1株,腊梅1株,柿树1株,共有11个树种,共株数:古树名木65株,后续资源58株。

树龄:300年树龄以上一级保护古树18株,100年至300年树龄二级保护古树47株,80年以上后续资源58株。

2、分布。

第一批古银杏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南桥、西渡、邬桥、新寺等古寺庙、庵内,第二批的乡土树种以中部地区的青村、奉城、泰日农村宅前屋后、竹林内,古树分布我区南桥、西渡、邬桥、新寺、柘林、庄行、金汇、钱桥、青村、泰日、奉城、四团12个乡镇。

目前我区古树群有南桥镇树园村12组古银杏4株(原茶亭庙),青村镇桃园场百年以上古榉树8株。

3、保护管理。

我区的古树名木保护原则上依《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的规定,谁有谁保护,保护机构设在区林业站,并且年初同各镇林业站或单位、个人签定养护管理责任书,做到分级管理、分级保护和考核制度。

84年以来对大批古树名木进行了圈地、砌围墙、石驳岸等保护,如1996年邬桥镇古牡丹围地2.5亩,砌护围墙和休息亭等设施总投资30万元;2000年柘林镇古银杏拆除3间楼房,护围墙的保护投资20万元;2001年青村镇8株榉树石驳岸保护措施投资20万元等大型保护建设。

使我区古树名木有了良好生长环境,更有效得到保护,它将成为反映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风景线。

古树:活着的历史日前,高新区全面启动第二轮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

古树名木兼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价值,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

高新区历来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2005年就开始了古树名木的普查及申报工作。

目前已确认首批古树名木18棵,其中年龄最长的已有1400多年。

这些古树见证了怎样的岁月?它们承载了什么样的历史与文化的积累?我们又该如何延续它们的生命?公元600年左右,即著名的前往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出生前后,在太湖的东岸,一个后来被称作大新桥的村庄里,一户人家盖起了供奉先祖的小庙。

按照传统,他们在庙前郑重地种上了一棵银杏树。

从此,这棵树静静地站在这里1400多年,经历着风霜雨雪,阅读着人来人去。

1000年后,清朝康熙年间,当地一个叫李怀春的医生去世,为了纪念这位医术高明、心地善良的医生,人们在那棵银杏树下盖了一座李仙祠。

此后,每逢初一、十五,当地人都要到李仙祠烧香,出祠还要手摸银杏树转一圈,以求无病无灾。

据传,妇女如果腰痛,把身子靠在树上,就会止痛。

直到今天,不时还可以看见当地妇女背靠树上以求“治病”。

据说,李怀春的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于是每年这一天,四方村民会在这棵树下举行盛大的庙会。

在解放后破“四旧”的时候,银杏树后的李仙祠没能幸免,但幸而这棵古树又一次躲过了那场人祸。

如今,新农村建设,村里在树下盖起了老年活动室。

每棵老树都见证了一段历史:镇湖万佛石塔边那棵1000年的古银杏,见证了一个中国现存唯一元代石塔(始建于南宋)的兴衰历程;浒墅关文昌阁内那棵400年的老银杏,见证了400年来当地人民对文化的建设与呵护;浒关中学内那棵300多年的银杏,原植于广福庵(清康熙时改称龙华寺)内,清朝时经雷击主体夭折,根部另有小枝成长至今。

它见证的,不仅是佛教和儒家教育对当地的影响,更见证了一个生命在自然淫威下的坚强不屈……18棵古树中,有5棵集中在横塘街道的梅湾村。

一听到梅湾村的名字,就能感觉这是个如画般的地方。

整个村子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村庄西南流过。

这个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树被保留下来?村里一位79岁的老婆婆告诉我们答案。

原来,梅湾村有个古老的风俗:不能随便砍伐树木,尤其是老树,否则会不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