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 ( 根 )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 32-CO 32-+SO4NH 42、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 ( 根 ) 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人工降雨,致冷剂2水水H2O 最常见溶剂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 食品干燥剂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建筑材料、工业制取 CO3 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清洁剂盐酸( 氯化氢 ) HCl 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碳酸钠23玻璃、造纸、纺织、洗涤Na CO碳酸氢钠小苏打 3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NaHCO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 燃料酒精乙醇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 2O2 ===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2↑(4)实验室制法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Zn + 2HCl = ZnCl 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 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9)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10)生石灰 ( 氧化钙 )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按 5 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 MnO2、 Fe3O42、红色固体: Cu、 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 绿色:碱式碳酸铜( 铜锈,俗称铜绿)2+2+FeCl3+的溶液呈3、溶液的颜色:含 Cu 的溶液呈蓝色(如 CuSO 溶液);含 Fe 的溶液呈浅绿色(如溶 液);含 Fe42棕黄色(如 FeCl 3 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 3(氨气)、 SO 2、 HCl (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 O 2、 H 2、 N 2、CO 2、 CH 4、 CO (剧毒) 、空气、稀有气体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可燃性的气体: H 2、 CO 、 CH 4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 C 、 H 2、 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助燃性物质: O 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 CO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 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CO 2最轻气体: H 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干冰( CO 2固体): 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CO 2 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 HCl ): 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 HCl 气体)石灰石( CaCO 3): 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和 CO 2;生石灰 CaO : 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 Ca(OH)2。

熟石灰 Ca(OH)2: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 Na 2 CO 3 反应制取 NaOH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 米、面、蔗糖、葡萄糖等)、油脂 ( 植物油、肥肉 ) 、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 蔬菜、水果 ) 、水、无机盐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 A :夜盲症; 缺维生素 C :坏血病合金(混合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 Cu-Zn 合金铁生锈 : 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 2)和水接触铜生锈(铜绿):同时与空气、水和 CO 2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 2 )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 O 2 ),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 2 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酸雨:主要由 SO 2 、 NO 2 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 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温室效应:空气中 CO 2 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六、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A+B → AB 多变一 例: C+ O 2== CO 2 CaO+H 2O===Ca(OH)2 分解反应: AB →A+B一变多例: 2H O===2H ↑ +O ↑ H CO==CO ↑ + H O 222322置换反应: A+BC → AC+B 单换单 例: Fe+CuSO==FeSO+CuH2 +CuO==Cu+ HO442复分解反应: AB+CD → AD+CB 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CaCO 3+2HCl==CaCl 2 +H 2O+CO ↑2七、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CH 4)。

6 、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 、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八、气体的鉴别( 1) 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能复燃的是O2( 2) C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九、初中化学中的“三”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 (1) 均一性; (2) 稳定性; (3) 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 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9、 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物质的溶解可分为三类:大部分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 H SO溶解;少数溶解时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极2 4少数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 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 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 (1 滤纸破损; (2) 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 容器本身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 CO、 NO2( CO2不能算着空气污染物)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5、取用药品“三不”原则:(1) 不用手接触药品(2) 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3) 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18、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1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0、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十、关于溶液的一些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 100%溶液的质量在饱和溶液中:S溶质质量分数 C%= × 100%100+S2、有关溶液稀释(用水稀释的计算)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十一、化肥(植物生成需求量最大的元素是氮、磷、钾)(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片发黄常见的氮肥:尿素〔 CO(NH) 〕氨水( NH.H O)铵盐( NHCl )2 23 2 4(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易倒伏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 KCl)(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常见的磷肥:磷矿粉〔Ca3(PO4) 2〕(4)复合肥:含 N、P、 K 中的两种或三种(KNO、NHHPO34)4 2十二、酸碱盐溶解性的识记方法:⑴K、 Na、 NH4、NO3盐全溶;⑵盐酸盐:除AgCl 不溶,其他全溶;⑶硫酸盐:除BaSO4不溶,其他全溶;⑷碳酸盐:除MgCO3微溶,其他不溶;⑸碱类: K、 Na、 NH4、 Ca、 Ba 溶,其他不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