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设计书
工程技术设计书
目录
一、作业目的任务 (1)
二、测区概况 (1)
三、项目执行的技术标准 (3)
四、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4)
五、平面控制的设计实施 (5)
六、高程控制的布设 (6)
七、 1 : 500坝区地形图测绘 (7)
八、库区纵横断面的测绘 (8)
九、 1:5000库区地形图测绘 (9)
十、工作进程时间安排 (10)
十一、上交资料 (11)
一、作业目的、任务
为了充分开发信丰县域内桃江的水力资源, 促进信丰县经济发展, 赣州优恩江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桃江五洋段内建设一座水力发电站。
发电站的前期工程和勘测设计任务委托给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来完成。
其前期工程的测绘作业由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测绘分院主持实施。
本次测绘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坝区1:500地形图约0.4平方公里。
2、四等水准路线从信丰县城至赣县王母渡镇总长约50公里。
3、库区内横断面23个, 纵断面从信丰县城至赣县王母渡镇总长约50公里。
4、库区1:5000地形图约10个平方公里。
二、测区概况
五洋电站位于江西省信丰县的东北部, 信丰县与赣县交界处, 西牛镇星村的小五洋村, 桃江五洋滩
的下游约500米处。
库区位于东经114°52′30″~115°03′52″,北纬22°30′~22°32′,行政隶属于江西省
赣州市信丰县。
测区内平均海拔约145米, 最高海拔约313米。
测区西南部为信丰县政治、经
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嘉定镇, 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约150米; 测区东部和北部山峦起伏,
山体坡度较大, 多在60°以上, 地势较为复杂; 测区西部山地和平坦地区约为各占一半。
本测区气候属亚热带, 全年气候温和, 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在829毫米~23
39毫米, 日照充分, 四季分明。
测区交通极为不便, 没有与一条主要交通要道相邻, 只有一条4~5米宽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与外
界联接, 距西牛镇的星村有11公里, 距信丰县城19公里, 距赣县的王母渡镇约18公里。
测区内居
民地密度不大, 人口较为稀少。
测区内植被覆盖密集, 山上树木多在5~6米高, 树林中灌木丛生, 灌木高3~5米, 这给控制选点和
测绘地形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作业带来了不便, 增加了大量清除障碍物的工作量。
本贴得筑龙币:21等级得币:1 版主奖励:20 贴主答谢: 0 献花赠币: 0] 得信誉分:1
得信誉分理由:
执行奖励版主:jiaoshi 未评定
[引用回复][搜索][献花][顶贴]第2楼 -8-19 13:37:00
三、项目执行的技术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SL197-97) ;
2、《城市测量规范》( 建设部1996年标准) ;
3、《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T 1831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国家测绘局颁发的《1: 500, 1: 1000, 1: 地形图图式》。
4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工程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7、本技术设计书。
四、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1、图件资料
有对照最新航片修测出版的1:10000地形图8张, 图件精度满足控制选点设计要求, 可供踏勘和图上选点使用; 另有测区1:50000地形图一张, 可供踏勘使用。
2、平面控制资料
在测区范围及四周有江西省测绘局提供的四个国家三角点。
其中松山下为国家三等点, 其余三个芭蕉坑、新屋下和马屋为国家四等点。
此四点所在图幅号为G-50-(19), 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 6°带中央子午线为117°,3°带中央子午线为114°。
由于时代久远, 这四点中的松山下已情况不明; 芭蕉坑已找不到, 可能已遭破坏; 新屋下的柱石已被挖出, 盘石保存较好; 马屋点位完整, 但标石中心标志已部分损坏, 因此可供本次作业用的计有新屋下和马屋两个点, 精度基本上能满足作为测区首级网的起算数据使用。
以上几个点的觇标已完全被破坏, 不复存在。
3、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赣桃11, 有国家三等水准点赣桃11-1及四等国家水准点I V-3-T14, IV-3-T15, IV-3-6, IV-3-T16, IV-3-T17, IV-3-T18, IV-3-T19, IV-3-T20, IV-3-7, IV-3-T21, IV-3-T22, IV-3-8, IV-3-T23, IV-3-T24, 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59年平差和东南部平差) 和吴淞高程系。
测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赣桃11, IV-3-T20和IV-3-14三点, 且IV-3-T20怀疑有移动。
其余各点均已破坏或丢失, 另有信丰县水文站提供的一个四等国家水准点BM1, 位于同益山塘茶芫水文站大门旁, 但该点的黄海高程系和吴淞高程系换算混乱, 不能使用。
从已有的资料分析来看平面控制资料和高程控制资料完全能满足”规范要求”, 上述可用的各点均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的起算点。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
表一、平面控制起算数据
序号点名等级 6°带Lo=117°
X(m) Y(m) H(m) 备注
1 松山下 III 2820957.14 20289795.64 303.5
2 芭蕉坑 IV 2820948.48 20295206.00 402.7
3 新屋下 IV 2820410.0
4 20292342.8
5 302.
6 XW02
4 马屋 IV 2815709.80 20294253.31 313.2 MW01
3°带Lo=114°
B L X(m) Y(m)
1 松山下III 25°28′48.98″ 114°54′35.53″ 2819619.78 38591495.15
2 芭蕉坑IV 25°28′51.42″ 114°57′49.11″ 2819732.97 38596902.05
3 新屋下IV 25°28′32.50″ 114°56′06.97″ 2819130.41 38594052.93
4 马屋IV 25°26′00.82″ 114°57′17.90″ 2814476.30 38596067.86
表二、高程控制起算数据
序号点名等级标石类型 H高程(m) 备注
黄海吴淞
1 赣桃11 II 丙 146.770 148.647
2 IV-3-T20 IV 己 142.289 144.170
3 IV-3-T1
4 IV 己 132.42
5 134.309
五、平面控制的设计实施
1、首级控制的设计
首级控制拟在四等国家三角点的基础上布设GPS网。
GPS网的网形结构见如下示意图:
整个网由多个同步环组成, 整体平差。
平面起算数据为江西省测绘局提供的四个国家三角点成果。
由于原四等网采用高斯-克吕格分带投影, 有3°带和6°带两套坐标系统, 6°带中央子午线为117°, 3°带中央子午线为114°。
本次测区中心经度约为114°58′, 离中央子午线较远, 长度变形较大, 最大变形达到了约9cm/km,其变形已超过了国家规范规定的2.5cm/km的要求, 故最好采用1.5°带或任意投影带来限制长度变形。
但由于本项工程的性质和特点, 坝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