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赏析《西游记》
经典情节: 勇闯水帘洞 拜师学艺。
主要人物: 孙悟空
性 格: 勇敢机智、顽皮 机灵、意志坚强。
启 示: 面对困难要有勇 气,要有坚强的毅力。
内容梗概 ————→ 情节赏析
官封弼马温
美猴王战胜了混世魔王,花果山上喜气洋洋,
小猴们每日操演武艺,十分快乐。悟空闯入东海
龙宫,向龙王索取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这
《西游记》在人物塑造上将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有机结 合在一起,以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人物形象的怪诞美;以幽默诙谐的艺术描写,渲 染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性格带有喜剧色彩。 3、理清作品结构。
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叛性 格。 第二部分(8—12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 缘由。这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13—100回):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 克服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吴承恩(1499-1582), 明代著名小说家。字汝 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 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贡生,到北京等 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老母家贫,去做 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 ”,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创作背景
《西游记》取材于玄奘取经的故事。646年,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 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 交通,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 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 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 》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 ,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在饱读前人有关著述及民间传 说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于71岁那年才动笔创作。他呕心沥 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西游记》。
内容梗概 ————→ 情节赏析
猴王初问世
东胜神州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一日 ,仙石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石猴。这石猴 灵敏聪慧,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 群猴尊石猴为美猴王。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 独自驾筏,漂洋过海,来到一所渔村。他拾得衣衫,偷 来鞋帽,并去饭馆饮酒吃面,闹了许多笑话,也学了几 分人样。猴王一路寻访,终于登上灵台方寸山,在斜月 三星洞拜见了菩提祖师。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从此悟 空参禅悟道,学习武艺,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本领,一 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花果山上,群猴却面临危 难。悟空驾云回来,与混世魔王展开了一场厮杀,并自 号“美猴王”。
①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无所畏惧 ②乐观幽默、机智勇敢、顽皮、神通广大 ③热爱自由,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 ④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①好吃好睡,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 ②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③憨厚纯朴、作战勇敢、知错能改
沙和尚 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相关情节
三打白骨精 四圣试禅心
《敢问路在何方》
——《西游记》主题曲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听着熟悉的旋律,我们知道这是电视 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在四大古典名著 当中,《西游记》被拍成了多个版本的电 视剧,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看电视代 替不了阅读名著。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 中的神魔世界,去欣赏,去感悟……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
明·吴承恩
看看自己是否认得下面几位仁兄吧!
猪
孙
八
悟
戒Leabharlann 空沙唐僧僧
如 来 佛 祖
太
白
二
金
郎
星
神
玉
阎
皇
王
大
帝
观 音 菩 萨
托 塔 天 王 哪 吒
人物形象
经典人物
性格特征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①善良虔诚,目标明确,立场坚定 ②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 ③胆小懦弱且常误信谗言,好坏不辨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三调芭蕉扇 三打白骨精 高老庄招亲 四圣试禅心 三打白骨精 四圣试禅心 三打白骨精
知识梳理
1、结合作家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现实来体会作品的主题。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形象,以神话的形 式来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奇幻的故事,无不来源于现实生活。小说中人间的是与非、人与物 ,都投射着作者所生活时代的人物的影子。 2、把握人物塑造的特点。
,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当悟空 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觉得委屈了自己, 于是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
启 示: ①敢想敢做
齐天大圣”。玉帝不能容忍,叫托塔天王与哪吒 ②孙大圣的桀骜不驯正体现
率领天兵神将,杀向花果山。
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
内容梗概 ————→ 情节赏析
大圣闹天宫
棒虽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却大可撑天着地,小可
变针,藏入耳内。悟空酒醉睡去,忽见两个阴差 前来索命,悟空大闹阎罗殿,命判官取出生死簿 ,一笔勾去了猴类的生年死月。龙王、阎王上玉
经典情节:大闹天宫 主要人物: 孙悟空
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 性 格:桀骜不驯、无所畏 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 惧、聪 明。
高力大的先锋巨灵神,敌不过乖巧伶俐的孙悟空, 哪吒足踏火轮赶来救援,也被打得丢盔卸甲。玉帝只得 二次招悟空上天,准他为齐天大圣,并派他掌管蟠桃园 。王母娘娘要开“蟠桃盛会”,七个仙女到园中采摘仙 桃。大圣听说王母娘娘没有邀他参加盛会,便驾上祥云 ,直奔瑶池宝阁。他痛饮仙酒,偷吃仙丹,带走仙桃, 回转花果山。在观音的推荐下,玉帝派二郎神收缴悟空 。悟空与二郎神各显神通,大战不休,不分胜负。太上 老君从空中抛下金刚套,将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将悟 空押上斩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悟空却丝毫无损 。群仙献策,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兜率宫,投入八卦炉 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过了四十九日,猴王依旧活 泼乱跳地蹦出丹炉,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 上灵霄宝殿。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斗 法,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 ,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 给他熔化的铜汁喝。天宫举行安天大会,欢庆收服妖猴 ,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