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综合练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 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
A. 人与大猩猩
B. 人与黑猩猩
C. 人与马
D. 人与柳树
2. 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防止水分蒸发无关的是()
A. 狮子的体表有毛
B. 蛇的体表有鳞
C. 龟的体表有甲
D.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3.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猕猴做花样表演
B. 母猫哺育小鸡
C. 野鸭的迁徙
D. 红雀喂金鱼
4. 将一根鱼肋骨浸入10%的盐酸中,大约15分钟后取出鱼骨并用清水漂洗后,发现鱼骨变软,这是因为鱼骨中的何种成分被脱去了。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钙
D. 水分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 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类群
D. 越接近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低等
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
B. 整个地球
C. 生物圈
D. 热带雨林
7.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A. 骨
B. 骨骼
C. 骨骼肌
D. 关节
8.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A. 两栖类、蕨类
B. 鱼类、藻类
C. 哺乳类、被子植物
D. 爬行类、裸子植物
9.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的原因是()
A. 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B. 土壤中的小虫子可以分解
C. 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 绿色植物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10. 人类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 使用工具
B. 两足行走
C. 大脑发达
D. 使用语言
11.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
A. 猕猴
B. 狒狒
C. 猩猩
D. 古猿
12.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是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13.在一个地区植树叶,选择法国梧桐作为树种的原因可能是()
A. 树冠硕大,遮阳效果好
B. 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 抗氯气能力强
D. ABC三项都正确
14. 一只麻雀从34℃的室外飞入20℃的空调房中,其体温发生的变化是()
A. 降低
B. 升高
C. 基本不变
D. 无法确定
15. 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 阳光→ 草→ 兔→ 狐狸
B. 草→ 鼠→ 鹰→ 蛇
C. 草→ 昆虫→ 青蛙→ 蛇
D. 蛇→ 鼠→鹰
1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水分
17.下列行为获得的途径,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菜青虫取食白菜
B. 雄孔雀开屏
C. 黑猩猩取食白蚁
D. 公鸡清晨报晓
18.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她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A. 食物,氧气
B. 食物、氧气、水
C. 食物、水
D. 食物、饮料,啤酒
19. 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
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 一片水稻地
D.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20. 在已发现的山旺化石中,数量最多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A. 昆虫纲
B. 蛛形纲
C. 甲壳纲
D. 多足纲
二、综合题
21.根据题意填空:
(1)1858年,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起源》阐明了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________.
(2)一般来说,胎儿发育至成熟的时间为________周,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
________.
(3)人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________.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一种叫羊水的半透明液体中,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5)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________的作用.
22.近日,我市某中学成功进行了消防演练活动.演练中,从火警警报响起到师生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历时1分15秒,整个演练过程做到了快速、安全、有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警警报响起,大家迅速撤离,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看,这是________行为.
(2)为保证同学们顺利逃生,某同学推开门,让后面的同学通过,他用力推门时,上臂的肱二头肌的状态是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完成此动作至少需要___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3)灾难发生时,人们能否顺利逃生,由________、关节和肌肉构成的________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1)青霉素使用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___;
(2)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________.
(3)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产生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逐代积累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4)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5)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________,而人类细胞则没有此结构,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
(6)细菌与真菌比较,细菌没有________.
24.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一旦患有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
(1)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它的结构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隔离腮腺炎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3)在人出生14个月时常规给予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免疫.
25. 如图是大家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A、B、C、G分为一类,属于________动物,而D、E、F、H属于另一类,是因为它们身体背侧都有________.
(2)A属于扁形动物类群,C属于腔肠动物类群,这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3)B属于环节动物类群,G属于节肢动物类群,这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4)F用________呼吸,图中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________(请填图中字母代号).
(5)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原因是________.
(6)属于恒温动物的类群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