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我国儿童的社会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有两大体系: 其一是专司制定方针、政策,提出具体要求,监督保健政策和策
略落实情况的保健管理组织体系。如卫生部妇幼司及省、直辖市、
自治区卫生厅(局)的妇幼处。 其二是负责执行儿童保健业务具体工作的儿童保健执行机构体系。
如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妇幼(或儿童)保健院,区、县的妇幼
前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 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类物质条件,维持和促进其 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发展。 化学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学前儿童
从外部自然环境中摄入体内的化学物质过量或者不足,均可使
他们遭受伤害。(重金属中毒)

物理学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自然因素的另一面。气候的 酷暑严寒,空气湿度、气压或气流的突变、电离辐射、噪声等物 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健康。 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L/O/G/O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含义 二、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四大因素
三、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
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展规律和评价
第一节 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等; • 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运动等;

注意消费行为卫生,能对各种消费物品初步作出较为明智的消费决策,
采取相应的消费行为等; • • 能定期接受健康检查,配合医务保健人员做好各项保健工作等; 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能自尊自重等。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四大因素(识记)

一、环境因素 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三、生物学因素
四、生活方式
一、环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有些
是自然界固有的,齿清洁,排列整齐,无龋齿;
• 不用口呼吸; • 坐、立、行、走都保持良好的姿态; • 食欲良好,睡眠充足,定时排便;
三、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 能够完成日常学习活动,不产生过度疲劳或情绪紊乱; • 能够完成日常体育课和其他体力活动,即使产生疲劳,经适当 休息即可恢复如常; • 在游戏和一般活动中,具有与其年龄、性别和经验相适应的技 巧和充沛的精力; • 对同伴同学普遍喜欢的大部分活动亦感兴趣并热心参加; • 有自信心,也合群; • 能够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 与成人或同龄人相处时,表现正直、诚实、真挚。
发育。
(一)心血管系统

结,形成足弓。足弓可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
骨连结的两种方式: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成为关节,是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学前儿童关节的韧性大,所以关节的运动范围较成年人大。 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脱臼。
肿和肺淤血等。
二、呼吸系统

(四)呼吸运动
胸腔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年龄越小,呼吸 的频率越快。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浅,频率大,肺换气功能差, 因而更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应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并尽
量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
二、呼吸系统

脊柱的发育时间很长,一般 到青春发育期开始时才定型。
颅骨

颅骨的发育可通过头
围、囟门大小及骨缝 闭合情况来反应。
骨盆

学前儿童的骨盆尚未定型,构成骨盆的髋骨还不是一块整体。要到
19~24岁时,髋骨才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学前儿童运动时要避免从 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防止髋骨出现不正常的愈合。特别的女性儿童,

• • • • • • • • •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皮肤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一、运动系统

骨由骨连结链接起来,构成骨骼。 骨骼肌附于骨面,通过肌肉收缩和 松弛,牵动骨骼产生运动。 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对 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 生理健康:主要指生长发育正常,身材匀称,体重适当, 体魄健壮,动作协调,反应灵敏,体内代谢稳定,适应外 界环境变化,对一般疾病有抵抗力,没有躯体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躯体健康标准P4
二、健康的内容

(二)心理 • 从心理精神角度看人体的健康,主要是看有无自我控制能
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机体
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体的反应。 发烧引起脑膜炎
四、生活方式

学前儿童阶段是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起始阶段 在学前阶段,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
• 有合理和平衡的膳食,包括限制食糖和钠盐的摄入量,注意饮食卫生,
三、循环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儿童的年里越小,血管壁越
薄,血管弹性越小。 学前儿童心脏发育还不完全, 但新陈代谢旺盛,故只有增加 搏动频率才能适应机体需要。 因此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体育活动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是脉搏输
出量增加,促进心血管的正常
保健院(所、站),街道、乡的妇幼保健组(配有专职人员), 最基层则有卫生保健员。 前者可领导后者。
三、生物学因素

• 遗传
遗传是指祖先的性状对其后裔的传递,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
传信息的物质是细胞核内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 酸(DN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生理因素:
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内心平衡的状态。
• 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坚定的意志, 统一协调的行为,正常的智力,对自己和他人的复杂情感 的认识和接受的能力,表达情绪的能力,独立的能力以及 应付各种应激原挑战的能力,没有精神疾病等。
•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P4
二、健康的内容
(五)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理解)
注意学前儿童胸廓的正常发育 多在空气新鲜的室外进行活动 培养儿童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保护儿童声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培养儿童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要培养他们用鼻呼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要通过谈话、唱歌等,培养儿童均匀有节律的呼吸,增强 呼吸的深度; 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指挖鼻孔,以防鼻腔感染或出血,同时 要教儿童正确地擤鼻涕,以防中耳炎;
软骨内成骨:是在软骨逐渐破坏的基础上缓慢形成的骨组织。
(一)骨与骨骼

3、骨骼
骨骼由骨连结连接起来,是 支持人的体形、保护内部器 官、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肌肉 运动杠杆的支架。
脊柱

出生时脊柱是直的,随着抬
头、会坐、能走,相继出现 颈椎前突,是脊柱形成生理 性弯曲,以保持身体平衡, 缓冲从下肢而来的冲击力。
尤为注意,以免影响日后的分娩。
腕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
童的腕骨、指骨和掌 骨逐渐骨化。
学前期,由于儿童腕 骨、指骨和掌骨的骨
化没有完成,儿童腕
部的力量不足,手的 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不宜长时间作业。
足骨

足骨由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组成。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
能的恢复也较快。
(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理解)

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
如正确的坐姿:脚放平,肩不耸;头不歪,身坐正。 儿童坐的桌椅高矮要合适 加强锻炼,促进肌肉群的发展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
成。 呼吸道:鼻、咽、喉、 气管和支气管,是传送气 体和排除分泌物的管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环境因素

政治制度是保障学前儿童健 (二)社会环境因素 康发育和成长的根本保证。
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文化变
迁、社会人际关系、教育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前儿
童的健康。
江南Style
家庭破裂,家庭成员 意外伤亡,校车事件
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三)肌肉

运动系统的肌肉有骨骼肌纤维组成,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收缩和舒张,牵动骨骼产生运动。 学前儿童的肌肉柔嫩,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相对较多, 肌腱宽而短,肌肉中所含的水分较成人多,蛋白质、脂肪、 糖和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差。因此学前儿童的肌肉收
缩力较差,容易疲劳。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肌肉机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骨组织 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形;关节、 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 (识记)
一、运动系统

(一)骨与骨骼
1、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盐构成的。
有机物能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盐能使骨质变硬变脆。
成年人的骨:有机物:无机物 儿童的骨:有机物:无机物 3:7 1:1

(三)社会 • 从社会角度衡量人体的健康,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
能力。 • 社会健康主要指适应社会环境,具有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为社会作贡献,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以及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等。
要教育儿童每天携带手帕,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捂
住口鼻,并且不要面向别人;
教师要言传身教,起表率示范作用。
三、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进入静脉,是静脉 回流的辅助装置。
• 自闭、孤僻
案例分析

• 大学生自杀 • 校园砍人事件
三、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理解)

• 身高与年龄相符、体重适当,无肥胖或消瘦倾向; • 皮肤光滑润泽,无变色、无皮疹; • 毛发整洁有光泽; • 眼睛明亮有神,眼白清洁无暇,眼圈不发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