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5用人单位未缴纳医疗保险面临的法律风险

8.25用人单位未缴纳医疗保险面临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未缴纳医疗保险,面临的法律风险
1、案情简介
2013年4月10日开始至2015年12月12日,秦某在某物业公司上班,岗位为保洁员。

但某物业公司一直未与秦某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给秦某缴纳社会保险。

2015年12月12日8时33分,秦某在某物业公司上班,摔倒在地上,随即意识模糊,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经诊断为脑出血,秦某开始住院,并治疗至今。

2016年11月17日,经劳动仲裁委裁决确认秦某与某物业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但由于某物业公司未给缴纳社保,导致秦某无法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虽然秦某自己缴纳了居民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医药费,但是远不到职工医疗待遇标准,无奈之下,秦某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2、法律关系及依据
(1)法律关系及焦点
①秦某缴纳了居民医疗保险,单位是否可以不再给秦某缴纳职工医疗保险?
②秦某是否可以获得未缴纳医疗保险而导致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损失赔偿?
(2)法律依据
①《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③《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的规定,被申请人应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

④《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七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
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3、律师风险提示:
本案中,由于单位未给职工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员工在看病就医时,用人单位不得不承担以下风险:
(1)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案中,被申请人未给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也未按时足额给申请人发放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支付法定医疗期内的工资。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员工因患病享有法定医疗期,医疗期期间,单位应发放工资。

(3)赔偿就医花费的医疗费损失。

鉴于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社保缴费机构都是一年一封账,在劳动者的医疗保险确实不能补缴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造成的医疗保险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