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而成,A为固定铰支座,B 为可动铰支座,一绳栓结
于 H 点,别一端绕过滑轮D后连接一重为G 的重物,
各杆及滑轮自重不计。
C
试分别画出AB、BC、
CD杆,轮D及整体的
A
B
受力图。
H
D
( a)
G
C

C
A
B
FAx A
E
B
H
D
F
FAy
D
FB
( a)
G
( b)
G
C
A
B
H
D
( a)
G
FAx A
FEy FEx E
整体的受力图。
q
F
AB
θ D
CEG
l l/2 l/2 l /2 l/2
q
F
AB
θ D
CEG
l l/2 l/2 l /2 l/2
q F
CE FCy
F θ D
G FD
FAx A FAy
( a)
q B C FCx
FB
FCy
( c)
FAx A
B
F Ay B
(b)
q
F
θ
D C EG
FD
(d)
例6 图示平面构架,由杆AB、BC和CD及滑轮铰接
例2.画出图示简支梁的受力图
q
m
A
B
FAx A FAy
θ
q mB
FB
例3 三铰刚架及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试分别 画出构件AC,BC和整体ABC的受力图。
C
F D
A
(a)
FC'
C
FD
E
B FA A (b)
FC C
( c)
C
FD
B FB FA
( d)
B
FB
C
F
D
FAx A
整体ABC的受力图:
B FBx
FAx A FAy
D FCy FDF
FAF
(c)
FAx A
D
F
FAy (b)
FCx
C
FCy
FFG
FAF
FDF
F
(d)
FFG
例8.画出图示轴承和圆盘的受力图
例9.画出图示匀质板的受力图
蝶铰链
z E
A
B
y
D
x
C
上一节 第二章 返回上一级菜单 结束放映
z E
FAz
A
FAx
D x
FBz B FBy y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物体的组成
单个物体 组合物体 (物体系统)
理想化
单个刚体 组合刚体 (刚体系统)
1.受力分析
上一节 第二章 返回上一级菜单 结束放映
2.主动力(荷载):
集中力(集中荷载):
指力的作用面积很小,认为作用在一个点上;
分布力(分布荷载):
作用线分布于整个物体或其某部分上的荷载。 例如:体荷载、面荷载、均布荷载、非均布荷载、线荷载。
FB'C
B
FAy
FB
( d)
FCB
C
( c)
B
FBC
C
F' FEy
E
FE'x
D
FDx
FDy (e)
F
FD'x
D
FD'y F
( f)
例7.画出组合结构中各指定部分的受力图
(1)ADCF; (2)ADC; (3)铰F; (4)整体。
q
C
A
D
E
B
F
G
(a)
FAx A FAy
C
D
E
F
G
(a)
q
C
B
FB FCx
3.荷载集度:荷载集度是指每一单位长度(面积或体积)
上所承受的荷载大小。
体荷载集度:N/m3 面荷载集度:N/m2 线荷载集度:N/m
q F=qL
A
B
L
受力图
定义:在研究对象的分离体上画出全部已知的主动
力和
全部未知约束反力的图。
作图步骤: 1.取分离体并画其简图
2.画全部主动力 3.画全部约束力
依据: 约束类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5)AC杆连同滑轮和重物; (6)整体
C
FT
D
E
A
B
C
C
F FC, T
FT
D A
FD, G FAx
FAy
D
E
G
A
FAx
B
FAy
FB
例5 多跨梁如图所示,由AC梁和CD梁在C处铰接 而成,A 端为固定铰支座,B 处和D 处为可动支铰 支座。在G点受集中力F,在BE段受均布荷载作用, 其荷载集度为q。试分别画出AC梁、CD梁和AD梁
(1)重物连同滑轮; (2)DE杆; (3)BC杆;
C
FT
(4)AC杆;
(5)AC杆连同滑轮和重物;
D
E
(6)整体。
A
B
解:(1)重物连同滑轮; (2)DE杆;(3)BC杆; (4)AC杆;
C
FT
D
E
A
B
C
Fcy
FC
FT FC1
C
Fcx
FD D
,
G E
FE
D FD A FAx
,
FE E
B
FAy
FB
FT FBx
C
G
二力平衡公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注意事项:(1) 受力图上要表示清楚每个力的作用位置、
方位及指向、名称; (2) 受力图上只画研究对象的简图和所受的
全部外力,不画已被解除的约束。
(3) 受力图中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例1:如图所示,简支梁AB, 跨中受集中力F 的作用,A端为固定铰支座约束,B端为可动铰 支座约束。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FAy
FBy
,
或:
C FCx
FCy
F
D
FAx A
FCy
, FCx
B Bx
FAy
FBy
例4 图示一简易起重架由三根杆AC,BC和DE以铰链
连接而成,A处是固定铰支座,B处是滚子,相当于一个
可滚动铰支座,C为滑轮,滑轮轴相当于销钉。用力拉
住绳的一端并使另一端重G的重物匀速缓慢上升。不计
各杆和滑轮的重量。试画出各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