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安全管理1.1安全生产责任制1.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1.3安全技术交底1.4安全检查1.5安全教育1.6应急救援1.7分包单位安全管理1.8持证上岗1.9生产安全事故处理1.10安全标志第二章文明施工2.1现场围挡2.2封闭管理2.3施工现场2.4材料管理2.5现场办公和宿舍2.6现场防火2.7综合治理2.8公示牌第三章施工用电3.1施工组织设计3.2外电防护3.3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3.4配电线路3.5配电箱与开关箱3.6配电室与配电装置3.7现场照明第四章脚手架4.1施工方案4.2脚手架基础4.3立杆4.4纵向水平杆4.5横向水平杆4.6扫地杆4.7剪刀撑及横向斜撑4.8连墙件4.9通道4.10悬挑梁4.11水平防护第五章基坑5.1施工方案5.2土方开挖5.3基坑临边防护5.4基坑支护5.5基坑降排水5.6基边荷载5.7上下通道第六章模板工程6.1施工方案6.2立杆基础6.3支架稳定6.4交底与验收6.5立杆设置6.6水平杆设置6.7支架材质6.8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6.9满堂支架6.10模板拆除第七章高处作业7.1安全门7.2安全带7.3安全网7.4临边防护7.5洞口防护7.6通道防护7.7移动式操作平台第八章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8.1物料提升机8.1.1安全装置8.1.2安全防护门8.1.3扶墙架8.1.4钢丝绳8.1.5导轨架8.1.6动力与传动8.1.7通信装置8.1.8卷扬机防护棚8.1.9防护架体8.1.10安装拆卸与验收8.2施工升降机8.2.1安全装置8.2.2限位装置8.2.3防护设施8.2.4附墙架8.2.5钢丝绳、滑轮与对重8.2.6导轨架8.2.7基础8.2.8电气8.2.9通信装置8.2.10安装拆卸与验收第九章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9.1塔式起重机9.1.1荷载限制装置9.1.2行程限位装置9.1.3保护装置9.1.4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9.1.5多塔作业9.1.6附着9.1.7基础9.1.8结构设施9.1.9电气9.1.10安全监控系统9.1.11安装、顶升与拆除验收9.2起重机吊装9.2.1施工方案9.2.2起重机9.2.3钢丝绳9.2.4高处作业9.2.5构件码放9.2.6警示监护9.2.7信号指挥第十章施工机具10.1平刨机10.2圆盘锯10.3手持电动工具10.4钢筋机械10.5电焊机10.6氧气、乙炔10.7潜水泵10.8震动机械10.9打桩机械第一章安全管理1.1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与项目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1 -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未进行交底、考核)用品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检查和(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定期进行责任制考核)(安全管理制度上墙)- 2 -1.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的括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制订、实施、技术和装备,并应完善安全生产作业条(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 3 -(组织专家论证)(方案未审核、审批)(填写专家评审意见表)- 4 -1.3安全技术交底- 5 -1.4安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项目逐条回复及审查意见)- 6 -1.5安全教育包括各类上岗证书的初审、复审培训,(班组安全管理责任书)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7 -(安全教育现场)(代签的三级教育)施工单位在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培育记录)- 8 -1.6应急救援(编制应急预案)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施工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9 -(消防演习)(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10 -1.7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应对分包(供)(分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包(供)方名录,并定期审核,更新。
- 11 -1.8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上岗从事特种作业,或特种作业人员与证件不符)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特种作业上岗证)(特种作业警示牌)- 12 -1.9生产安全事故处理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管理应包括报告、调查、处理、记录、(保险合同及事故管理档案)- 13 -1.10安全标志1、现场安全标志随意悬挂,无法指示出危险区域和范围,起不到警示作用,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没有标明标志分布和悬挂规范,导致安全标志管理失控,发挥不了安全标志应有作用。
2、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未按规定悬挂安全标志。
3、未绘制现场安全标志布置图。
4、未按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设置。
5、未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现场安全标志随意放置,起不到警示作用)(危险部位设置安全标志)(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14 -第二章文明施工2.1现场围挡施工现场未设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施工现场围挡)- 15 -2.2封闭管理(工地大门未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施工围挡未封闭)DB(进出口大门)(电子考勤系统,加强人员进出)- 16 -2.3施工现场(主要施工道路未硬化)(场内施工垃圾未清运)DB(主要道路硬化)(覆盖裸露地表)- 17 -2.4材料管理(材料堆放混乱)DB2m(场内材料码放整齐)(仓库材料分类存放)- 18 -2.5现场办公室和宿舍DB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办公区会议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办公区应设置办公用房、(办公区办公室)- 19 -(工人宿舍)(在施工区域设置宿舍)(晾衣场地)- 20 -2.6现场防火1、特种作业人员无资格证,违反操作规程。
2、动火审批手续不完整,在未确认安全条件后签字批准动火。
3、在焊割作业前未确认周围环境,清除易燃品,又未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焊割作业时产生的焊渣引燃易燃易爆物,引发火灾。
4、建筑施工现场,场地大线路分散,施工机具,照明设备较多,且大多设置在室外,容易发生受潮、老化。
一旦出现漏电短路或者负荷过大就可能造成火灾。
5、对明火及防火重点部位管理不严,随意抛掷烟头、火柴梗引燃可燃物。
DB施工现场应制订消防预案,建立健全消防防火责任制和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现场吸烟区)(现场消防设施)- 21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无消防道路、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消防平面布置图)- 22 -(临时用房未配备灭火器)(配备足够灭火器)- 23 -(厨房与临时办公宿舍等设施组合建造)(食堂单层设置)- 24 -(易燃易爆物存放不规范)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 25 -- 26 -2.7综合治理(夜间施工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机械设备未按规定放置)- 27 -2.8公示牌牌、安全生产牌、- 28 -第三章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手续(《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程序不全。
组织设计的内容不全,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设计计算错误)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补充有(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 29 -- 30 -3.1 施工组织设计序号存 在 问题现象防 治 措 施正 确做 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6:3.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5-(4) 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 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2用电组织设计无相关图示1、无用电工程总平面图;2、无配电装置布置图;3、无配电系统接线图;4、无接地装置设计图。
(施工用电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 (接地装置设计图)3.2外电防护外电线路安全,未采取防护措施和悬挂警告- 31 -在建工程(含的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4.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 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4.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 33 -3.3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器TN-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接零连接。
保护错- 34 -)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 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图)1-NPE 线重复接地;2-PE 线重复接地;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 35 -接地线没有使用双色绝缘多股铜芯线、与接地体连接不连接- 36 -金做- 37 -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 38 -线PE- 39 -线重复(未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做重复接地或保护零线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超过规10定允许值)- 40 -3.4配电线路、导线颜色、架、)、-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