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CEMS的相关标准
慎重选择取样孔和测量点以最小化湍动、旋流以及颗 粒物分层所带来的影响。
测定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对于颗粒物CEMS,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 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 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处。对矩形烟道, 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当 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
第八章 颗粒物CEMS的相关校准
1、重点与难点 重点:颗粒物CEMS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程序及测试
难点:颗粒物CEMS线性相关校准的计算
1.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1.1颗粒物CEMS的组成
颗粒物CEMS还必须至少包含以下单元: ⑴稀释气体分析仪:O2 CEMS(干基氧),该分 析仪必须符合HJ/T76-2007技术规范要求; ⑵烟气参数分析仪,如烟气温度、压力、湿度等。
1)在样品传输中,没有任何新的颗粒物或颗粒物沉积发生; 2)在样品流量测量设备内无冷凝累积。
1.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1.3 颗粒物CEMS的测量量程
颗粒物CEMS的量程应涵盖在污染源正常操作期间的 颗粒物排放浓度,在相关校准之前,允许将测量量程调整 至更为合适的范围。一旦测量量程被设定,漂移测试被成 功完成,不得改变颗粒物CEMS的响应范围。
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 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
2.相关校准程序
2.2.3 颗粒物CEMS数据记录
颗粒物CEMS和其数据日志必须正确记录所有正常的 和异常的排放数据,必须确保数据日志正确记录颗粒物 CEMS的监测状态(如标记校准、可疑数据或维护时期
等)。 2.2.4 颗粒物CEMS数据的评价
2.相关校准程序
2.2.7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测试
手工标准分析方法的测试必须与颗粒物CEMS和过程操作紧密配 合并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GB/T16157-1996)。手工标准分析方法 测试应在合适的颗粒物浓度范围内,此颗粒物浓度范围与正常过程和 控制设备操作条件相符合。相关校准中标准分析方法并不服务作例行 的污染源监测报告测试,监测报告中的标准分析方法测试可以在一个 小时内进行典型的最小测试期。
颗粒物CEMS 允许自动切换量程,以便仪器始终处在 最为灵敏的范围内。若采用自动量程切换,必须合理设计 数据记录,以便在多量程范围内的正确记录。
1.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1.4 颗粒物CEMS的数据记录
必须确保颗粒物CEMS数据的正常记录,数据处理与记 录应符合HJ/T75-2007和HJ/T76-2007的要求。
1.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颗粒物CEMS的干扰
若颗粒物CEMS 安装在湿法脱硫设施下游或者在颗粒物CEMS的 测量点上,烟气夹带水滴或可冷凝的盐,干扰可能发生。若不采取必 然的预防措施,冷凝水滴或冷凝酸液滴将影响颗粒物CEMS的测量。
尽可能使用抽取并加热烟气的方式测量,以最小化与参比方法条 件下产生结果的误差。若采用抽取并加热烟气的方式测量,应确保:
熟悉污染物处理设施或燃烧工艺过程改变的情况(如除尘设施关 键参数的改变),便于在重复的基础上影响烟气颗粒物浓度和颗粒物 CEMS的响应。
2.相关校准程序
2.2.6相关校准测试
密切关注准确性和操作细节。颗粒物CEMS必须正确操作,同时 准确地进行手工标准分析方法的操作,仔细的消除现场系统误差。均 衡考虑手工标准分析方法的取样时间和颗粒物CEMS的时间,以使两 者匹配。至少获得15个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数据,手工标准分析方法的 测试应在颗粒物CEMS响应的整个范围内,这可以在污染源的正常操 作条件下和通过调整控制设施的参数以产生更为广泛的排放浓度。
在特定的条件下,颗粒物CEMS可能需要两个或更多 的相关校准关联,如果需要更多的相关校准关联,则对于 任意一个关联必须收集足够的数据,并且每一个关联都必 须符合HJ/T76-2007中要求。
2.相关校准程序
2.2 相关校准程序
进行颗粒物CEMS的相关校准时,必须明确以下2.2.1至 2.2.7中的每一条。 2.2.1颗粒物CEMS的选择
评价每日的漂移数据,以便对正确的操作进行归档, 同时确保任何系统的相关信息均在颗粒物CEMS的典型操 作范围内。
2.相关校准程序
2.2.5颗粒物CEMS的正常操作
确保颗粒物CEMS的正常操作。察颗粒物CEMS在正常排放和改 变控制参数条件下的响应情况,确保颗粒物CEMS被正确设置在污染 源的排放浓度范围内。利用这些信息有助于构建在颗粒物CEMS响应 和手工标准分析方法间的关联。
应选择最适合具体安装现场情况的颗粒物CEMS,从 技术角度而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干扰、现场布局、安装 定位、烟气条件、颗粒物浓度范围以及其它的颗粒物特性。
2.相关校准程序
2.2.2 颗粒物CEMS的安装位置
颗粒物CEMS必须安装在以手工标准分析方法为准颗 粒物排放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原则上应符合HJ/T75-2007 中相关条款要求,只有如此,在颗粒物CEMS的响应和手 工标准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校准关联才可能符合性能技术 规范。
数据记录器应能记录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关的一个电 子信号,若颗粒物CEMS采用多量程,数据记录器必须能够 记录并识别某次测量处于那个测量量程上并提供量程调整 的结果。
1.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
数据记录器记录的颗粒物浓度单位应是符合相应排放 标准要求的浓度单位(通常为折算浓度)。
数据记录器必须能够接受并记录监测的状态信号(加 标数据)。
2.相关校准程序
2.2.8 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数据和颗粒物CEMS数 据处理
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数据和颗粒物CEMS数据处理应完成以 下各操作中的每一步。
⑴从数据的有效性(例如:等速动态取样、泄露检查)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例如:外部识别)角度取舍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数据;
数据记录器应能接受来自于辅助数据监测仪的信号 (氧、烟气参数等)。
2.相关校准程序
2.1相关校准的数据
首先将手工标准分析方法数据转换为测量条件下的单 位以符合颗粒物CEMS的响应,然后将手工标准分析方法 数据和颗粒物CEMS的响应输出(如毫安培)关联,同时 计算置信区间半宽、允许区间半宽和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