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心监护的临床运用

胎心监护的临床运用


产程开始阶段

频发胎动及伴随胎动的非周期性加速
规律宫缩并逐渐加强
出 现 脐 带 受 压 混 合 图 形 及 type
O-dip 图形,对应宫缩出现周期 性加速。
胎头入盆或破膜

短时间内出现早发减速,不久消失
第二产程

出现频发变异减速
胎儿窘迫监护图像
迟发减速
只要出现LD均应考虑胎儿窘迫
长变异(LTV)
胎心率基线上肉眼可见的上下摆动的波 = 振幅+周期数 振幅(摆动幅度):上下摆动之波的高度(bpm)
周期数(摆动频率):1分钟内肉眼可见的波动数(cpm)
曲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振
幅就是LTV
每一个台阶为一次胎儿心跳的心
率值,而台阶与台阶之间的振幅 值就是STV
胎心率变异(细变异)图像
ED
变异减速(VD)
特点: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下降迅速快且
下降幅度大(>70bpm),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 迅速。一般认为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 日本将变异减速分为轻型、重型两种。轻型变异减速 为FHR下降持续时间少于60秒,振幅下降水平尚未
低于60bpm。重型为FHR减速持续时间大于60秒,

严重指征
FHR 由 正 常 范 围 进 行 性 下 降 至
100bpm以下 在正常宫缩情况下 LD 连续出现达 15分钟以上者 VD逐渐加重,持续30分钟以上
紧急处理
细变异减少或消失持续60分钟以上
LD
或VD合并细变异减少或消失
长时间无加速,对声试验仍无反应
不同阶段的图形特点


胎心率基线细变异
(FHR-baseline variability)
胎心率基线上出现的重复而快速的
变化小波
长变异(LTV)
短变异(STV)
短变异(STV)
各心搏间隔时间的微小差别,仅数毫秒,把它换算
成胎心率(60/t)时的差别,即STV
图示短期变异,通过胎儿头皮电极得以测量 (t为两次相邻R波间的时间间隔)

脐带受压: 脐静脉受压,回心血量下降,FHR代偿性 上升(细变异增加伴胎心增快) 脐动脉受压,压力上升,压力感受器刺 激,迷走神经反射,FHR下降(细变异增加伴 胎心减慢) 是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记录

通过细变异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儿 睡 眠 周 期:标准1h以上(既无 胎动,变异<5bpm)应注意 胎盘功能下降:细变异减少,宫缩时 FHR减速。 细变异减少到消失时间不一:胎儿条 件,缺氧原因不一。 普遍:细变异消失24-48h无治疗—死 亡
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
早期减速 变异减速
晚期减速
加速
加速(acceleration)
FHR基线增加15bpm以上,持续15秒以

妊娠晚期特有的生理现象
减速(deceleration)
伴随宫缩而出现的暂时性FHR减慢
早发减速(early deceleration,ED) 迟发减速(late deceleration,LD) 变异减速(variable deceleration,VD) 轻度变异减速(MVD) 重度变异减速(SVD)
振幅下降60bpm以下。轻型VD是继续观察的对象; 重型VD如经母体翻身不能解除,又不能在短时内分 娩,应考虑剖宫产。
VD
晚期减速(LD)
特点是FHR减速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
出现,即波谷落后于波峰,时间差多在 30-60秒,下降幅度<50bpm,恢复时 间长。 晚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盘功能不良、 胎儿缺氧的表现,需要紧急处理。尤 其是10分钟内连续有2-3次晚减出现需 要尽早干预。
A、B显示变异低减 (小于5次/分) C、D为正常范围 E 为细变异明显增加
基线变异性(细变异性)减少或消失 临床意义
主要是缺氧——中枢神经损害(也有心肌缺氧 致) 其 它:早产(<32W)、无脑儿、胎儿睡眠 状态、镇静、麻药、MgSO4、副交感神经阻断 剂、胎儿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细变异性增加的临床意义
粗变异分类
加速(Acceleration):
周期性加速(Periodic acceleration ) 非周期性加速(Nor-periodic acceleration)
减速(Deceleration):
早期减速(Early deceleration, ED)
晚期减速(Late deceleration,LD) 变异减速(Variable deceleration,VD)
LD
晚期减速的原因
胎盘功能减退
子宫—胎盘血流阻断:过强宫缩
血流动力学改变:仰卧位低血压 胎盘血循环中断:胎盘早剥
警戒指征
FHR 基 线 进 行 性 升 高 , 达 170~180bpm 且持续 1 小时以上连 续1~2小时无伴随胎动的加速 轻度变异减速反复出现,并由逐渐 向重度发展的征象 出现或大或小的迟发减速
胎心监护的 临床应用
胎心率基线(FHR-baseline)

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 的胎心率平均值。胎心率基线大体分为过速、 正常、过缓三大类 ; 基线位于:①无胎动时;②无分娩活动时; ③宫缩间歇;④胎儿不受刺激时;⑤加速或 减速之间。


胎心率的摆动幅度:胎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度, 其变动幅度正常值为10-25bpm(注:谷底到谷峰) 胎心率的摆动频率:是指1分钟内胎心波动的次数, 正常为≥6次。 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Uterine contraction) 、触诊及声响等刺激后,胎心率发生 暂时性加快和减慢,随后又恢复到基线水平。分 为加速和减速两种情况,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 指标。
以上
是急性胎儿窘迫的典型表现
严重脐带受压所致
FHR基线变异消失

是胎儿缺氧严重酸中毒的表现
正弦型
波形连续、反复出现 圆滑一致、短变异消失 振幅小者5-15bpm 振幅大者30-50bpm 周期变异比较一致(3-5cpm) 持时10分钟以上 (中枢N控制紊乱)

胎心一过性变化(早期减速)
⑴早期减速(ED):特点是FHR曲线下降几乎 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开始,FHR最低点与宫缩 曲线高峰相一致。即波谷对波峰,开始早 (宫缩一开始胎心就开始下降),持续时间 短,下降幅度小(<50bpm),恢复快。 多发生在第一产程的后期,为宫缩时胎头 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不受孕妇体位和吸 氧而改变,可受阿托品改变。
特别是频发 LD 、细变异和加速消
失则提示窘迫严重
重度心动过缓
FHR100bpm 以 下 , 持 续 时 间 5~10 分
钟以上
是胎儿缺氧严重的表现
重度心动过缓伴随LD末心动过缓
重度VD
FHR 下 降 至 60~70bpm , 持 续 60 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