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依据录象资料及教材内容归纳:
背景:二战极大改变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
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的若干协议
内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
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 材料: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
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
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
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到1953年绝大
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
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请同学们从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战后初期美国状况 和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
材料中所提到的“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 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的主张可 能会遇到障碍吗?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交给工人合作社。
八小时工作日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一、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 关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战后苏联实力增强,政治威望提高
三、美国“冷战”的政策表现
du
三、美国“冷战”政策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标志)
经济──马歇尔计划 (扶植控制西欧)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加剧冷战程度)
四、苏联的反击措施
政治──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 经济──经互会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第一目“美国的‘冷战’政策”。 雅尔塔体制 “冷战”的开始 “冷战”全面展开 “冷战”的产物
第二目“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互会 华沙条约组织
第三目“‘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整合教材内容 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二、本单元核心思想和作者编写意图 核心思想是通过“冷战”后世界政
治格局的变化,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 规律和原因。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南京市历史学科高中新课程教材 培训
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四课: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 验)》,在了解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 主要是明确它们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育目标 :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看,社会主义从理 论到实践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 物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 素材。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经过 以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第一目“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 醒”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背景)
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下诞生的?
1990年,东德并入联邦德国。
柏林的美占 区和苏占区 检查站毗邻, 一个旗杆上 悬挂着两国 国旗。
拓展: 你能从柏林墙的修建 和拆除,认识“冷战”的影响吗?
政治-----朝鲜的分裂
1950年朝鲜爆发了 内战。美国出兵援助 韩国,同时派第七舰队 到台湾海峡,干涉我 国内政。
1953年7月,中朝 美韩在板门店签订停 战协定,朝鲜战争结 束。
概念: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
英法德工人运动
社会条件 阶级条件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条件
第二目“《共产党宣言》的问 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过程 )
概念:《共产党宣言》 重点: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大贡献,以及《共产党宣言》的主要 内容 2、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第三目“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 )
概念:巴黎公社 问题: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其一,公社的主要措施。 其二,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
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
政权建设 社会经济
废旧国家机器,代之工 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
民选工职人员,人民有 权监督和罢免
容。
“冷战”
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qiu
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什么是“冷战”(Coldward) “冷战”相对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
它具体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形 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 事集团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之外的一切 敌对行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东西方冷战结束。
封锁起重要作用) 军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对峙局面最终
形成)
五、“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1、政治——德国的分裂
fen
1961年为阻止居民外
西 方
流,民德沿西柏林边界 修筑了柏林墙。
占
领 1948-1949年柏林危区Fra bibliotek机,东德切断了西柏
合 林与西方占领区的 并 一切水陆交通。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三、单元内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四、主要学术观点介绍 1.关于雅尔塔体制。 2.关于“冷战”的起源问题 3.关于苏联解体。 4.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五、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重点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本课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
2、军事——古巴导弹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是指1962年10 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美 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