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写好议论文段落五句话法

怎样写好议论文段落五句话法

怎样写好简单议论文段落:五句话写法
一、写法指津
对于表达观点的论述性段落,我一般主张用五句话讲清楚,所谓议论文段落的“五句话写作法”。

这五句话即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和结论句。

顾名思义,“观点句”即开门见山亮出段落观点,要求用简短的肯定句;“阐释句”是对观点略加解释,就像栽树先培一锹土一样,使其初步定位;“材料句”要求选用事实论据,力求言简意赅,紧扣观点;“分析句”建议运用复句形式对材料加以某角度或多角度的剖析,或解释原因,或提示条件,或揭示本质等;“结论句”要求用带有总结标志的句子结束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五句话写法”只是议论文段落框架的最基本写法,属于基本段落的常式写法。

所谓“五句话”实质是指五个层次,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在初学阶段尽量用一句话讲清一个层次,用最少的句子写出最简单的段落,故而名为“五句话”。

而在写作实践中,“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这三个层次往往会各需要两三句话才能写好,但我们建议还是根据从简原则去展开,也正好据此体现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二、经典范例
议论文段落的五句话写法不是凭空而来的,实质上是从大量经典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最能体现论述逻辑的基本写法。

这里以苏教版必修课本中所选入的美国着名文化学者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为例,选出其中三段展示五句话写法的几种范式。

范式之一: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示范段落: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观点句)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阐释句)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

(材料句)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

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分析句)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结论句)范式之二:观点句——阐释句——支撑句——补充句——结论句示范段落: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观点句)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就不可能对事物有正确认识。

任何一种不能客观看待东方和西方科学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阐释句)只要我们足够聪明,我们就应该认识到,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今天仍然能给我们带来鼓舞。

而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国文明至今只有300年历史,却有着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它们是否能够持久还是一个问题。

(支撑句。

此处为原因层面,可不局限于此。

)况且,西方的科学虽
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它不是十全十美的,它还可能存在不能被永远使用和可能被误用的局限。

这种被误用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不懂科学的人掌握了科学会产生很大破坏性,掌握科学的科学家也可能滥用科学。

(补充句。

此处为危害层面,可不局限于此。

)因此,东方和西方的科学都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但是科学本质上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结论句)
范式之三:五句话的呈现:问题句——原因句——方法句——态度句——结论句。

示范段落: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

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

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

(问题句)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原因句)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

(方法句)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

因此,我们必须谦虚。

(态度句)归根
结底,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结论句)
三、写作训练
我们平时的训练一般从常式一起步,变式也大都以常式一为基础展开,主要是进行多则材料、多层分析的扩展式训练。

这种变式训练是日常训练的重点,锻炼学生的材料选择与表达的精准度,锻炼学生分析说理的逻辑性。

学生段落一:
信念是一种可贵的力量。

(观点句)当一个信念在心中扎根生长起来,你便寻觅到了一个理由,一个让你愿意为之奋斗而不惜掏出余生的理由。

从此,你不再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只为自己的信念而活。

(阐述句)刘文典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学成归国,几经周折抵达西南联大,生活窘迫而且环境恶劣,他却毫无怨言地做着教书的工作。

(材料句)若不是信念,他为何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有信念,即便是山水迢迢,也能轻松踏过。

(分析句)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结论句)(薛志鹏《信念的力量》)
学生段落二:
梦想是人生的原动力。

(观点句)梦想在困窘中使人重燃希望之火,梦想在成功时使人不至于迷惘。

(阐释句)海子曾说:“要有朴
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拥有梦想,即便生活困窘,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中的一点一滴。

嵇叔夜有梦想,一曲《广陵散》以清丽激越之声鸣出心中亘古不变的魏晋风骨。

梭罗有梦想,看天鹅留恋水中最后一抹夕阳的光亮,畅享生活的闲适。

张衡有梦想,一篇《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最后企及“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巅峰境界。

(材料句,连续用例)梦想催促人们达到文学、艺术的高境界,使人领悟生命的意义。

(分析句)“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歌声中,撑一支长篙——寻梦。

(结论句)(黄疏桐《梦想》)
学生段落三:
当今社会,纷纷拢拢,诱惑颇多,浮躁之气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沉静的灵魂。

(观点句)《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只有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才能达到“外物皆与我无关”的境界,方能获得成功。

(阐释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没有被利润蒙住双眼,用大锤砸碎了质量不过关的商品,坚守内心的沉静,冲破重重难关,做出了一流的产品,带出了优秀的企业。

而长江学者梁莹却心存浮躁,进行学术造假,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材料句)坚守内心的沉静,拥有沉静的灵魂,方能在这纷繁的社会中创造并守住一片充满阳光的天地。

灵魂的沉静是必须的,没有“沉静”,表面的光彩只是暂时的。

(分析句)拥有一个沉静的灵魂方能走得更远,更稳。

(结论句)(戴辰阳《不能沉静的灵魂》)
学生段落四:
灵魂怎么可以沉静沉静的灵魂是没有波澜的死水。

(观点句)灵魂的不沉静,代表着深处不屈的精神。

(阐述句)伟人的灵魂一定不是沉静的,他们思想迸发,感染和影响着跟随者们,如马克思、毛泽东等思想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平凡的人灵魂也不是沉静的,他们会受到伟人的影响,会去感动,会去后悔,会去努力,灵魂会终于波动起来。

觉醒的巴黎人跟随思想的先行者伏尔泰和卢梭,沉静的灵魂得到启蒙而涌动起来,有了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

(材料句)心如死寂的人灵魂是没有的,因为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没有生的表现。

(分析句)灵魂沉静代表着灭亡,所以要燃烧自己的灵魂,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结论句)(吴安琪《不能沉静的灵魂》)
【教师点评】
上述段落写作中,学生基本围绕范式一及其变式展开练习。

段落一严格遵循起步训练的结构清晰与语言简练的要求,整段文字显得干净利落。

段落二作为材料句的扩展变式写法,彰显了较强的概括能力与提炼能力,连用若干材料而能要言不烦。

段落三的材料连用注意了正反对比结合,段落四材料句的扩展变式写法事实上已经是夹叙夹议,以议带叙,但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在此基础上进入分析句,水到渠成,说理力度更强。

由此可见,在段落写作的高阶训练中,出现若干变式写法是很正常的,也是通向自由写作的必要路径。

总结一下,这些变式写法主要有结构缺省式、内涵扩展式和元素变化式。

缺省式是指五句话中的阐释句或结论句可以不出现,扩展式是指材料句或分析句可以各自扩展为多则材料的组合表达和多层分析的综合表达。

至于变化式则指这五句话会因为段落性质不同而会有相应变化,有倾向于问题解决的,有倾向于内涵追问的,有倾向于自我证明的,段落结构的写法在元素上会有变化。

乔治·萨顿在《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段落论述中就比较灵活地运用了多个常式和变式,在结构和语言上取得了整饬与活泼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总之,我们的训练首先要步步为营,然后再去求得灵活变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