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 23451-2009《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GB/T 23449-20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0《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 157-2008《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 169-20052工程概况3材料进场验收3.0.1 工程中所用的预制内墙板以及安装辅材等,必须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标准的要求。
不得采用对人体有害及对环境有污染的材料。
3.0.2 材料进场时,厂家应提供预制内墙板、粘结剂和嵌缝带的质量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3.0.3 预制内墙板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检验以1000 块为一个批次,不足1000 块的也视为一批。
每批随机抽查10 块。
3.0.4 预制内墙板的外观质量应按下表检查。
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则应判定为不合格。
3.0.5预制内墙板尺寸偏差按下表检查:4墙板安装工艺流程5 墙板安装准备5.1施工条件5.1.1 有一定范围的轻质墙板堆放场地。
5.1.2有吊运轻质墙板的施工电梯(吊笼、塔吊),且尺寸能满足吊运墙板要求,提升能力能满足轻质墙板安装进度的要求。
有轻质墙板的水平运输工具,如图2、图3所示:图2 手推车图35.1.3 施工层结构已做好,建筑模板、垃圾等杂物已全部清理,有作业面,并经上下道工序交接、办理文字移交清单,轻质墙板方可进场施工。
5.1.4 必须有供安装轻质墙板放线定位用的轴线、控制线或基准线。
5.1.5 施工用水、电方便,并提供接头。
5.1.6 卫生间墙体下部设高200㎜C20砼防水墙垫,在轻质墙板施工前由总包方浇捣好,并且墙垫宽度小于墙板宽度10~15㎜(待轻质墙板施工完后墙垫施工单位用水泥砂浆加抗裂网格布抹平),防水墙垫高度误差在10㎜以内。
5.2内墙施工放线5.2.1 清扫场地,查找轴线、控制线等基准线。
5.2.2 先放基准线、再加密,后内墙线;先长线,后短线;先放平行线,后放垂直线,交叉线;最后确定门洞位置线。
5.2.3 与墙、梁、柱边平齐相接时,注意主体结构是否需抹灰以控制进出位置。
5.2.4 按照所要求的不同厚度的墙板,放不同宽度的位置线。
5.2.5 为确保墙板位置准确且垂直度、平整度等指标全部合格,要求用红外投线仪在墙板底部和顶部的双侧均放上控制线。
5.2.6 结构不同的楼层放线后,必须经报验批准同意无误后,方可进行全面铺开放线,并移交下道工序(墙板安装)。
5.3吊卸墙板5.3.1 在指定的、离垂直运输机械较近的位置卸板、堆放。
5.3.2 堆放轻质墙板应下设垫木堆放,两横向垫木应在板端1/4处放置,凹槽朝下侧立堆放,且立放角度不小于75度。
5.3.3 墙板堆放要整齐,用雨布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5.3.4 墙板吊运时,用专用小车把墙板推入施工电梯或吊笼里,每辆小车装板不超过2块,每吊不超过4块墙板,应放置稳固,以免板倒下、断裂。
5.3.5 工作面的墙板应堆放在指定的区域(应考虑放置在结构梁上或剪力墙、柱附近),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便于操作并且避免集中堆放,分散荷载,以免造成结构损伤6 墙板安装技术措施及其节点大样6.1 安装顺序无门洞口的墙体,从主体结构(墙、柱)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有门洞口的墙体,必须从洞口向两侧安装。
当墙板宽度不足一块整板需补板时,按尺寸切割好拼入墙体中,补板宽度不小于200㎜。
(如下图所示)6.2 墙体节点安装详图○1标准板"一字型"连接节点○2标准板与补板"一字型"连接节点○3L型转角板连接○4T型板转角板连接○5内墙板与结构墙连接○6内墙板与结构楼板连接○7内墙板与结构梁连接○8内墙板与结构板连接○9内墙板与反坎连接6.2.1 与轻质墙板相接触的结构砼墙、砼柱等均用1:3胶水涂刷湿润,便于胶结,若已抹灰,须先清除抹灰砂浆层,再清灰、涂刷。
6.2.2 与其它墙、柱接触处立面抹增强粘接胶浆(如图4)。
图46.2.3 按墙体净高选用不同长度的墙板,侧立、凹槽向上用6寸毛刷蘸胶液湿润,抹上备制好的粘结胶浆(顶面、凹槽、侧面)。
结构上有预留管线处应在墙板上先切割接管孔(尽量开单侧以减少对墙板的破坏)。
为防止顶面胶浆掉入孔中,预先用泡沫棒堵墙板上端孔,增大胶浆接触面从而增强顶面与梁板的粘结力(如图4)。
6.2.4 安装一板到顶的墙板采用下楔法:由两人将墙板扶正就位,一人拿撬棒。
就位后,由一人在一侧推挤,准确对线。
一人用撬棒将墙板撬起,边撬边挤,并通过撬棒的移动,使墙板移在线内,使粘结胶浆均匀填充接缝(以挤出浆为宜),一人准备木楔,拿好铁锤,待对准线的时候,撬棒撬起墙板不动,用木楔固定,铁锤敲紧。
木楔两个为一组,每块墙板底脚打两组,固定墙板时用铁锤(4磅)在板底两边徐徐打入木楔,木楔位置应选择在墙板实心肋位处,以免造成墙板破损,为便于调校应尽量打在墙板两侧。
木楔紧固后替下撬棒便可松手。
(木楔安装位置见下图)由于墙板对线就位为粗调校,加上木楔紧固时稍有微小错位,故需重新调校即微调(一般在4mm以内的平整度调整),板下端可通过锤打木楔使之调整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调校时一人手拿靠尺紧靠墙板面测垂直度、平整度,另一手拿铁锤击打木楔。
调整墙板顶部不平处:一人拿靠尺,另一人拿木方靠在墙板上,用铁锤在木方上轻轻敲打校正(严禁用铁锤直接击打墙板)。
重复检查平整度、垂直度,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校正后用刮刀将挤出的胶浆刮平补齐,然后安装下一块墙板,直至整幅墙板装完毕。
一般安装下一块墙板时,对上一块或前几块墙板都有一定错位,整幅墙板安装完毕后,必须重新检查,消除偏差后方可填充细石砼或进行下道工序。
墙板安装完毕后24小时内,用拌制好的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充板下,板下填充砼前,清除板下杂物并湿水,两人在墙体两边对挤压,使底部砼在墙板内孔中隆起,防止砼水化过程中收缩致使墙体松动。
砼面应凹进墙面内3~5mm,便于墙板底部收光,防渗、防水。
板下填充砼7天后(砼强度达到70%以上),取出木楔,并在该处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
6.2.5 拌制粘结胶浆:按配方均匀拌合,干湿适中;视安装时湿度情况调节用粘结剂量。
墙板安装粘结胶浆配方:水泥:砂=1:2 建筑胶水:水=1:26.3 门洞口节点安装详图○1门头板构造示意图○2门头板与结构墙、柱连接○3门头板与结构板底连接○4门头板与门边板连接1○5门头板与门边板连接26.3.1 在门、窗处按图纸尺寸标出洞口位置。
6.3.2 按轻质墙体安装顺序先安装门、窗边板,也可用标准板替代,但其第一个孔必须用砼灌实,保证150㎜以内实心,以便安装门框。
门头板高度小于或等于250mm 时,需同主体一次现浇门头板。
6.3.3 门头板搁放位置即L型处,门顶板最下一孔穿¢12以上带肋钢筋并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心,门头板与门边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6.3.4 门头板在门边板安装7天后采用上楔法安装,门头板架在门边板上,坐浆且四周胶浆挤压密实,灰缝为10-20mm。
6.3.5 门头板一端与剪力墙相接、无承托时,采用钢码(65*100*100,钢板厚度不小于2mm)固定,钢码通过砼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剪力墙上,门头板支撑在钢码上,钢码需经防锈处理并连接牢固。
该部位也可以采用现浇过梁的形似替代门头板过梁。
6.4 墙板驳接安装有时安装墙板高度超过3.3m或因垂直运输设备原因整块墙板无法运至作业面,一般在现场采取接驳方式,即接板拼接方式安装(如图5)。
因墙板上部木楔固定方式以下称上楔法。
图5 墙板接驳6.4.1 选定墙板长度差大于或等于300mm的两种不同长度的墙板。
6.4.2 用坐浆方法安装下部墙板,一长一短间接安装墙板,坐浆厚度8~12mm。
6.4.3 待胶浆达到一定强度(两天)再用双人梯或脚手架安装上部墙板。
注意相邻两块墙板必须错缝300mm以上,且拼缝处接口顺直,便于稳固和嵌缝。
6.4.4 上下两块板接口处,板孔用泡沫棒或其它纤维、纸等物堵孔,胶浆厚度为5~10mm,保证接口处砂浆柱作用。
6.4.5 墙板顶部用木楔紧固,板顶与梁(板)底接触处用1:2水泥砂浆填充密实,空孔用泡沫棒等物堵孔,注意板顶收光顺直,阴角线条美观。
6.5 水电管线埋设○1墙板预埋线管、开关、插座节点图墙板预埋线管、开关、插座做法节点图1墙板预埋线管、开关、插座做法节点图21. 墙板开孔前应先用墨线弹出开关、插座、接驳口切割线;洞口尺寸、位置应按图施工,误差宜控制在±10mm2. 使用无齿锯、切割机等专用工具单面开洞;墙板与梁底、结构楼板交接处预留坑口,预埋线管伸出洞口40±10mm,便于与现浇部分敷设线管接驳;严禁在墙板上横向、斜向开槽敷设电气线管,线管宜通过墙板芯孔,不得另行开槽敷设;严禁在墙体两侧同一部位开槽、开洞,错开应≥150mm。
3. 根据水电定位图,安装线管、开关、插座后,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临时敷设开关、插座,敷设位置误差应控制在±2mm;水泥砂浆填塞厚度为洞口深度的一半,同时通过墙板芯孔暗埋线管。
4. 插座、开关临时定位后,使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孔洞,砂浆完成面与墙板面平齐。
○2墙板现场线管接驳节点图图为线管接驳1. 用EPS 板、泡沫棒等封堵孔芯,避免封堵砂浆漏至墙板孔芯内。
2. 线管接驳安装,应在墙体安装完成7 天后进行。
3. 接驳口清理理孔内杂物垃圾、灰尘,周边浇水湿润。
4. 用1:3 水泥砂浆修补,砂浆完成面平墙板面。
5. 两周后及移交精装修施工前,检查上述接驳口修补面;若有裂缝出现,要再进行修补。
○3水管预埋1. 现场水管开槽及安装,应在墙板安装完成7 天后进行。
2. 墙板内水管应尽量沿孔洞方向布置,不开槽仅开孔且开孔深度不应大于墙厚的2/53.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敷设给水管,然后在图纸给定的标高的开孔内安装热熔连接。
4. 水管试压后,用1:3 水泥砂浆填塞开孔部位,砂浆完成面与墙板面平。
5. 两周后及移交精装修施工前,检查上述接驳口修补面;若有裂缝出现,要再进行修补。
如遇主体结构预埋电线导管错误且无法改动,墙板已经安装完毕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方法施工(如下图6、图7、图8):图6图7图81. 水电安装须在已安装好的墙体上划出水电管线、线盒埋设位置误差不超过5mm;2. 用手提切割机根据划线锯出槽(孔)位,用凿子轻轻凿出线槽;3. 线管埋设好,待检查无误(水管应试压)后,填塞C20以上碎石砼,面层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线盒用水泥砂浆镶固,注意必须二遍成活(砂浆厚度大于35mm,需要增设钢丝网)才能确保不开裂;4. 水电安装后应注意封堵砼、砂浆不要高出墙板面;5. 由于轻质墙板比一般墙体薄,且有孔洞,所以管线安装时一定要细心,所有暗线应尽量沿孔洞方向布置;6. 横向安装水电管线可在墙板单面开槽,开槽长度不大于墙长1/2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