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学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保护地球 共同责任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并找一找地球 的位置。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 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 爱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来 了解我们的美丽家园——地球。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 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 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 相处。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因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 桥流水人家。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一般建在半山腰,村寨上面的 山坡分布着涵养水源的森林,村寨下面的山坡密布 着梯田。
水俣病患者会出现一些 意识障碍、性格异常、 共济失调、吞咽困难、 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等 症状。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日本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请参照下面的图示, 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人类排放未 处理的废水
海水 污染
人类 染病
鱼虾 中毒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选择某个方面的环保问题, 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 然后,仿照水俣病的案例,试着 画出类似的图示。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 有责。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 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 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Hale Waihona Puke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 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 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 “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 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
据英国《卫报》2017年10月20日报道,根据美 国航空航天局(NASA)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 2017年南极臭氧损耗严重。9月21日到9月30日, 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 2745万平方公里),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下面的图片分别反 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找相 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 来哪些危害?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处理 的废水排到了海湾中。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 汞,不仅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也使食用鱼类的人 和动物中毒。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星球
月球 火星
温度
-180— 120℃
-138—27℃
氧气
无 极少量

无液态水 极少量
看了这份表格资料,你认为我们人类还能在月球或者 火星上生存吗?为什么?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 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 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事无补的。 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 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学习新课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 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 煤炭、石油、天然气
湖泊、湿地等正以惊 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
人的速度减少
度开采而面临枯竭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 量 的 温 室 气 体 导 致 全 …… 球气候变暖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资源短缺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在蔬菜、水果 生长过程中喷洒 大量农药。
人们生病或者 食物中毒。
蔬菜、水果上 含有大量农药残 留。
人们食用含有 农药残留的蔬菜、 水果。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根据自己搜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 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 行为的批评。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学习新课
我们生存的家园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 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假如离 开地球,人类还能生 存吗?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宇宙空间很大,那里有数 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环境恶 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 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我们能不能利用 高科技手段,创造出 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 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呢?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 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奉献 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 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 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
《房龙地理》,作者房龙。此书配以房龙独家绘 制的手绘图片,讲述地理之上的人文,“告诉我们生 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 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