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及BIM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及BIM技术
20
信息资源的利用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产 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① 信息污染与信息紊乱问题; ② 信息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③ 信息编码与信息标准问题; ④ 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问题。
21
(2)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 总称,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 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8
在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 沟即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的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的知 识管理以及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 目前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 率较差,使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信息化造成数字鸿沟,而信息化建设又是消除或减小国与国之 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数字鸿沟的最佳途径。
5
对信息化的含义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从广义上来说,信息化 是人类全面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各部门、各 行业效率和效能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 产力,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数据处理设备等新 型手段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科 技型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 在以物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 要表现为占有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 争夺的重点,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 容。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于是就产生国与国、地区与地区 、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
10
原住建部在2004~2010年(“十一五”)全国建筑业信息化 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的结合,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 政策导向的指导作用;坚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效益驱动、 重点突破”的方针,立足国情、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建造 应用系统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全面 提高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 量不断增加,研究、开发、建设、运行逐渐相结合,建设项目越 来越需要全过程的控制。
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变革,工程管理 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集成化和虚拟化的特点,建设工程项目全 寿命管理将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24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建设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为建筑业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以达到为建设项目增值的目的。
26
机电工程
2.5
建设工程信息化技术
7
数字鸿沟现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 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在生产力各个领域应用信息 技术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在国内各地区间也存在数字鸿沟,并 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 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
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工程管理的新发展对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针对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运 用等工作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 (2)信息的无障碍交流要求信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 阶段之间、在不同组织,特别是业主、设计方、承包方、项目管 理方中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
19
信息资源开发活动是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 后发优势”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目前,信息资源开发的主流是指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包括 网络信息的开发和数据库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开发等。 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的流程图如图2.5-1所示。
图2.5-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流程图
2)企业要重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和标准化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建筑企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 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3)建立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的投资 应占系统投资的一定比例,对于已建的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安全的建设, 并进行系统安全评测认证。
3月29日,奥巴马在迈阿密港演讲,鼓励国内更广泛的使用“美国制造”
9
我国已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 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制定出了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 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准,在推进信息化地过程中注重运用信 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 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基础上缩小数字鸿沟。
(3)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社会的各方面对项目信息都有 各自的需求,要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 并充分满足各自的个别化需求。
25
2.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是指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产生的, 反映和控制工程管理活动的所有组织、管理、经济、技术信息,其 形式为各种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 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 资源通常为以下四种类型。 1)记录型信息资源
记录介质包括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现代介质( 磁盘、光盘、胶片) 存储信息的形式: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网络等。
18
2)实物型信息资源 实物型信息是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某种样 品、样机所代表的一种技术信息。 3)智力型信息资源 智力型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储未编码的知识信息,包括 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为隐性知识,它由人的活动携 带,难以记录和保存。(具有很强的个体性) 4)零次信息资源 零次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们口头传播的信息,是对应 于记录型的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而提出的新概念。零次 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 于人的感觉的结果。
11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建筑业,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软件产业化。以 发达国家相应行业现有的水平为背景,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 接轨的步伐,使之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的建筑 企业。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 理设备技术)和缩微技术等,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 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数据处理设备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 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22
2.5.2 建设工程信息化的概念
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概念产生的背景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传统的建筑业也不断受到信息 化地冲击和影响。 据1999年英国有关报告指出,英国建筑业在5年内,通过更好地 运用信息技术、新的方法、加强培训等可节省约30%的建筑成本。 而由于网站的使用,英国建筑市场每年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同时施 工工期缩短15%。 美国的招标网站()和建造网 ()都宣称通过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将可以节约 30%~35%的项目成本。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建筑业信息化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开发与工 程实践。
27
2.5.1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成为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信息资源及其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升其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领域,随着机电工程项目迅速发展,项目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实施难度提高,加上 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学科,随着技术的提高 和学科的发展而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正在得到重视 和应用,使项目现场与项目总部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项目 的管理更加高效。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特别是互联网 的不均衡发展,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尤其是网络技术方 面存在的差距,导致信息获取和创新产生落差,即产生了数字鸿 沟。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这种差 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例如:互联网订火车票) 。
15
在2011年7月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 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 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立涵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信息化 标准的编制,促进行业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强化项目过程管 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设计、建造、 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行业管理的技 术进步。”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及BIM技术
张学辉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
教学内容
综合科目
2.5 信息化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
2.6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工程管理
机电工程
2.5 建设工程信息化技术
2
综合科目
2.5
信息化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
3
2.5.1 信息化的背景及其发展战略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 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新标志。 信息化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
4
信息化的背景: • 1959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 学家)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研究中已经有“信息社会” 的含义;
• 196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F ▪马克鲁普(美国经济学家)在《美国的 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