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摸底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1.5分,11~20每小题2分,共3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无机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影响细胞代谢速率C.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不能相互转化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2.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B.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3.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C.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必须要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用切片法鉴定脂肪,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4.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有的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仍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5.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B.②是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周期性变化C.③是核膜,由4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上面有核糖体附着D.④是核孔,是DNA和m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6.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 为3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
则a、b、c的比例是A.2∶2∶16 B.0∶2∶16 C.2∶0∶14 D.0∶2∶14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评估某遗传病在群体中出现的风险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C.单基因遗传病由一个基因控制,在群体中发病率都很低D.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对其发病率无影响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9.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糖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10.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B.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D.若该种群为某海洋鱼类,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1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2个磷酸基团C.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改变D.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与2种碱基对含量的比值有关1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决定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膜的不同部位,其化学成分和功能存在差异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13.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检测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带有放射性,其含量变化不大,该现象能够说明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②部分被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④该时间段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4.下图是基因型为Aaa的某三体生物1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某时期部分染色体的图像,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联会配对,能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所处时期易于观察到三体染色体B.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常用2n+1表示C.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50%异常D.该生物减数分裂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精子1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测交等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16.下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且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已知正常人群中甲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5,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B.若11和14号婚配,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后代的概率为5/32C.2号和7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D.8号和9号个体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4017.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会有两种菌落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大多数具有放射性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18.下列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延后B.若突变基因位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子代雌性个体就会表现突变性状C.某基因中部缺失1个碱基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减少多个氨基酸D.环境和自身因素都可导致基因突变,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形成新物种19.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B.结构②的存在使兴奋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双向传递C.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结构③、④处明显快于结构②处D.刺激神经中枢的③处,①和④均有相应电位变化,A、B出现反应20.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用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表中数值为培养后测得初生根的长度)。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完整植株去除顶芽的植株去除顶芽的植株+IAA 清水 4 mm 2.5 mm 6 mm 一定浓度GA溶液20 mm 6.5 mm 22 mmA.实验表明,去除顶芽的植株对赤霉素更敏感B.去掉顶芽的植株体内仍有少量的IAAC.实验数据说明,IAA促进根生长的作用受GA的调控D.以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做实验材料,可排除自身合成激素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5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图甲是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在相同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a时,e点不移B.pH=c时,e点下移C.温度降低时,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d点不移2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调亡过程的示意图,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表示有丝分裂,该过程中核遗传物质一般不会改变B.c表示细胞分化,在此过程中基因会选择性表达C.该个体⑤与⑥结构的差异由核DNA分子的不同导致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对人体有积极意义23.某杂合植株基因型为Aa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其自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是6∶3∶2∶1,可能是A或B基因显性纯合致死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8∶2∶2,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不育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8∶3∶3∶1,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则一定不存在花粉致死现象24.人类的半乳糖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
患者半乳糖-1-磷酸鸟苷酰基转移酶(GPUT)缺乏导致半乳糖升高,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
决定GPUT的基因(Gt+)突变后形成隐性致病基因(gt)。
此外,还有另一突变基因(Gt D),基因型为Gt D__的个体表现型正常,但GPUT活性较基因型为Gt+Gt+低。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PUT活性的测定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B.杂合子一般不发病,患者均为纯合子,患者的父母可为纯合子或杂合子C.这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t+> Gt D > gtD.该实例可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25.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存在于⑦中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D.③/①可以表示植物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第II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5道题。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三、非选择题26.(9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实现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请分析回答:(1)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构成,其上的______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2)物质代谢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换和释放利用等一系列变化,真核细胞中与ATP合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
(3)细胞降解自身变性蛋白、异常蛋白或者受损细胞器的现象,称为自噬。
①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不折叠或错误折叠,可能成为细胞自噬的对象,这种异常蛋白质的形成可能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答细胞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