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矩课件

力矩课件

第二节 力矩
牛辉 兖州市职业中专
问题1、力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2、力使物体的转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呢? 问题3、同学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结论
通过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 有关,还跟力与转轴(转动中心)间的距 离有关。力与转轴(转动中心)间的距离 越大,就越容易使物体发生转动。为了
巩固练习
习题1 :简支刚架如图所示,载荷F=20N,α=30O, 尺寸L=0.3m。试计算力矩Mo(F)。
解: 力F对O点的矩
F
0
力臂r = 0.3m × sin 30O=0.15m
r
а°

力使物体围绕矩心逆时针转动,取正值 MO(F)=F· r=20N×0.15m=3N· m
注意:负号必须标注,正号可标也可不标。一般不标注。
2、力矩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力矩公式中正负号的判断; 4、熟练运用力矩公式计算相关问题。
问题探究
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何对物体
求力矩呢?
敬请指导
2、转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 力的大小和力臂的乘积。 O
② 力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方向。
F2
B
F1
F3
正负号规定:若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转向 转动力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问题:图示力F对O点的力矩应取什么符号
特殊情况
O
B F3
Mo(F) = ±F· r
力矩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等于零:力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 心。 力F对任一点的矩,不因力F沿其作用线的移动而改变。 F2 O r
习题2: 已知F=20N ,L=30cm,作用方向如图, 求力对0之矩。
0
30°
r
解:力F对O点的矩
F
L=30cm=0.3m
r=L×sin30O=0.3m×0.5=0.15m 力使物体围绕矩心顺时针转动,取负值 MO(F)=-F· r=-20N×0.15m=-3N· m
小结:
1、力臂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度量力使物体转动的效应,力学中引入了力矩 这个概念。
一、力矩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1、力矩是力对一点的矩 定义:等于从该点到力作用线上任一点矢径与该力 的矢量积。
F1 O B O — 转动的中心。称为力矩中 心,简称矩心 r — 转动中心到力作用线之 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臂(矢径)来自表达式:Mo(F) = ±F· r
例题: 载荷F1=40N, F2=20N ,L=5m。试分别 F 计算F1、F2对O点之矩
1
解: 1、力F1对O点的力矩
0
F2
力使物体围绕矩心逆时针转动,取正值 Mo(F1)=F1×r=40N×5m= 40N×5m=200N· m 2、力F2对O点的力矩 力使物体围绕矩心顺时针转动,取负值
Mo(F2)= -F2×r=-20N×5m= -20N×5m=-100N·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