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词经过晚唐五代许多作家的努力,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大体形成了以花间派为典型的格局。

其间李煜虽有所突破,但他只是一个特例,总的看来变化不大。

到了北宋初期,词继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但就当时词的文体性质而言,它仍然只是文人在花间樽前一觞一咏之际的娱乐性创作,而不是正面向社会表现自己人格、情操、抱负的文学形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

北宋初的词作者大都是诗人,如王禹偁、潘阆、寇准、林逋、钱惟演等几派诗人都有词作,但他们的精力主要还是在诗歌上,所以留下的词作数量都比较少;而词风往往和各人的诗风近似。

如钱惟演的词,也像西昆体诗一样辞采华丽,注重于外表的雕饰,他的《玉楼春》词写新竹,有“锦箨参差朱槛曲,露濯文犀和粉绿。

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的句子,写得金碧辉煌,却毫无意趣。

而晚唐体领袖寇准的《踏莎行》则比较出色: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结构很精致,视线从春天的远景拉回到画堂的中景,再拉到妆台的近景,然后又从倚楼人的极目长眺拓开去,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变化,写出女子相思中的惆怅苦闷,也不脱晚唐体诗歌的风味。

在这批作者中,王禹偁是胸襟比较开阔的一个,他的《点绛唇》词虽然篇幅短小,境界却颇为远大,是北宋初期词的佳作: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写登高临远,视界广大,以此衬托出末句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

此外林逋的《相思令》,则是语言朴素,保存了较多的民间曲子词的生活气息: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一时期,宋词的创作尚未进入兴盛阶段。

但有一点仍可以注意到,即晚唐五代词中那种对男女之情的热烈大胆、有时甚至很直露的表现,在北宋初期词中已经很少看到了,这终究还是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变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