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记叙文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一.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二.表达方式1.记叙2.议论3.抒情4.描写(环境、动作、语言、神态、心理)5.说明●类型1三、写作手法及作用?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类型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XX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XX主题,渲染气氛。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引起读者兴趣题目的理解:以XX为线索,体现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表达了XX,反映XX主题(情感)首段作用:(1)环境(背景)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背景,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物:是一种象征,一个线索,围绕中心,体现XX主题花籽的命运狂风过后,两粒花籽从远处飘来。
一粒落在山边土地上,一粒落在山崖石缝里。
不久,山边的这粒花籽吐出了翠绿的嫩芽。
由于土地、光线充足,它迅猛地成长,很快就花朵满枝了。
石缝里的这粒花籽,经过痛苦的挣扎,好不容易才露出瘦弱的芽儿。
山边这棵花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心想:这大概就是命运吧。
强烈的优越感使它傲气十足。
它很瞧不起石缝里的这粒花籽,时不时用阴阳怪气的腔调对其进行讽刺挖苦。
A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不觉间,石缝里这粒花籽也开出许多花儿来,而且十分抢眼。
从此,爬山锻炼身体的人们,经过这里时无不驻足观赏,并大为赞叹——这花真顽强,太可爱了!这下山边的花可受不了了,悻悻地说:“我长得这么漂亮,你们却B ,偏偏欣赏起它来,真是可笑!”然而,人们依然不去理会它,因为它太普通了。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是无法选择的,但却是可以改变的。
沉醉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往往孕育出平庸,而坎坷的经历往往成就了辉煌。
(选自2002年12月22日《信息日报》作者/ 江小舟)【阅读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驻.足()悻悻..()()二.阅读第一段回答:两颗花籽的命运有何区别?答:。
三.文中A处画线句子中的“抢眼”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
四.“从此,爬山锻炼身体的人们,经过这里时无不驻足观赏,并大为赞叹——这花真顽强,太可爱了!”一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答:。
五.根据具体语境,在文中B处横线上,填出一个四字成语,并保持语意顺畅。
答:。
六.结尾段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答:。
七.读完本文,你一定深有感触,请结合社会实际和自身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打出自己的旗1.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日理万机,一般不会轻易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是一位美籍华人在应聘一家媒体的过程中,主管却指示她去采访可口可乐公司总裁。
这是刁难,还是一种考验?对于她来说,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必须完成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采访,否则,她就无法得到这份工作。
2.她通过种种关系和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接触,但所有人都告诉她,她的采访要求根本不会得到允许,除非总裁本人同意。
但是她又无法知道总裁的电话,她多次进入可口可乐公司总部,但未到总裁办公室,就被秘书客气地挡回了。
3.有一次,她偶然在报上得知总裁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她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她再看详细的报道,发现总裁只能在那所大学停留半个小时。
4.她绝望了,以她现在的人际关系根本无法采访到总裁本人。
5.到了总裁演讲那一天,她还是到了那所大学,她站在人群中等候总裁的到来。
总裁按时来了,许多人围着他,快速走向大学的礼堂。
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现在不尝试,以后,也许更困难了。
她冲上前去,气喘吁吁地对总裁说:“我是一位实习记者,十分崇拜你,如果你能给我五分钟,即使更少些,也将改变我的命运。
”总裁听了,觉得十分奇怪,看着这位东方女孩儿,总裁说:“给你五分钟,只有五分钟。
”6.总裁说完便走了。
她欣喜若狂,她终于得到了宝贵的五分钟。
7.总裁的演讲在大学礼堂准时开始,她在台下不停地看着表,他的演讲十分生动,大学生报以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8.慢慢地,时间已接近二十五分钟,她知道总裁离开大学的时间快到了,演讲如果再进行五分钟,那就意味着她的机会蒸发..了。
9.她突然有了一种勇气,撕下自己采访本上的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一句话:“。
”她就从会场的最后穿过数千人的目光走到总裁的跟前,把纸条交给了总裁。
总裁展开那张纸条,看了一眼,便微微笑了。
不一会儿,她听到总裁在台上说:“我的演讲到此为止。
”10.总裁接受了她的采访,()五分钟,()整整二十分钟。
总裁离去之前对她说:“你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勇敢也最有个性的中国人!”11.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一个人还是按照常规去思考问题,你遇上的可能都是壁垒..。
有了实力,并不代表成功,你还需要打出自己的旗帜来证明自己。
(选自2002年第11期《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陆勇强)【阅读训练】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蒸发:;壁垒:。
二.第5段“.到了总裁演讲那一天,她还是到了那所大学……”中的“还是”表明了什么?答:。
三.请根据具体语境,填写第9段画线部分。
四.在第10段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A.不但……而且……B.不是……而是……C.虽然……但是……五.“你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勇敢也最有个性的中国人!”女孩儿凭借什么赢得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如此高的评价?答:。
六.文章的标题有何特点和作用?答:。
七.女孩儿的成功给你怎样的启示?(不超过30个字)答:。
另一扇门这一天,49岁的伯尼·马库斯像往常一样,拎着心爱的公文包去公司上班。
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才坐到今天职业经理人的位置上,其中充满了艰辛困苦。
他只要再这样工作11年,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拿到退休金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将是他在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
“你被解雇了!”“为什么?我犯了什么错?”他惊讶、疑惑地问。
“不,你没有过错,公司发展不景气,董事会决定裁员,仅此而已。
”是的,仅此而已。
他在一夜之间,从一名受人尊敬的公司经理成了一名在街上流浪的失业者。
和所有的失业者一样,繁重的家庭开支迫使伯尼·马库斯必须找到生活来源。
那段日子,他常常去洛杉矶一家街头咖啡店,一坐就是几小时,化解内心的痛苦、迷茫和巨大的精神压力。
有一天,他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和他一样、同是经理人现在也同样遭到解雇的亚瑟·布兰克。
两个人互相安慰,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
“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创办一家公司呢?”这个念头像火苗一样,在伯尼·马库斯心中一闪,点燃了压抑在心中的激情和梦想。
于是,两个人就在这间咖啡店里,策划建立新的家居仓储公司,两位失业的经理人为企业制定了一份发展规划和一个“拥有最低价格、最优选择、最好服务”的制胜理念,并制定出使这一优秀理念在企业发展中得以成功实践的一套管理制度,然后,就开始着手创办企业。
时值公元1978年春天。
这,就是美国家居仓储公司。
仅仅20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拥有775家店、16万名员工、年销售额3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成为全球零售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奇迹始于20年前的一句话:你被解雇了!是的,“你被解雇了!”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但正是这句话,改变了伯尼·马库斯和亚瑟·布兰克两个人的一生。
如果不是被解雇,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要创办美国家居仓储公司;如果不是被解雇,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跻身世界500强!如果不是被解雇,他们俩现在只是靠每月领退休金度日的垂暮老人。
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当一扇门关上了,你千万不要把自己也关在里面。
因为世界上不止一扇门,一定还有另一扇门,你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打开这扇门!【阅读训练】1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兢兢..业业()()跻.身()(2)当伯尼·马库斯和往常一样拎着公文包上班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用原文回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