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已经实施多年了,回顾这段教改的过程,确实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教学效能的提高。
本文就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及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老师普遍感到教学内容多,教学的深度、广度不好掌握,而教学的时间又很紧、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课堂教学的结构不容易紧凑等问题,再加上教学资源部丰富,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比较缺乏,造成了部分老师抢时间争速度问题。
如此种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假如我们化学课堂教学提高了,一切问题都等于解决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说到底就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呢?一、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灵活使用教材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实施与评价,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并不完全等于课程标准,它有很多版本。
不同的版本虽含有不同的编写意图,但都是编写者——教育专家对课程标准解读的核心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是不同专家对课程标准做过自身理解、选择后的知识载体了,不同的专家,视野的角度不会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新课教学时,老师应该研读好课程标准,心怀新标准去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上课的时候,要根据课程标准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内容。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多看看别的教材,经过不同版本对照后,更能把握相应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确保不给学生增加化学学习的负担。
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就等于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灵活利用教材的另一面,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的深度与难度。
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根据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创造,这样能给教学于更多的生命活力。
二、突出符合学生个性的设计传统的应试教学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新课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
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习方法与过程体验。
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取相应的知识,还要利用化学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双重提高。
新课程提倡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要大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自己发现知识、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知识的能力。
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一起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精神。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就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
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了,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也是常用的教学方式,那么在探究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下面以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为例,谈谈教学思路的设计。
首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些实例,当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速度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这就是创设教学情境。
其次,利用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猜测哪些因素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度,并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测。
再次,每个学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这是个性化的,各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并不一样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
进一步掌握反应速率与控制的方法,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上可见,让学生在学、做、用的环节中,掌握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师生交流的过程,老师工作虽然属于教,但它是学生学习的服务手段,属于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因此,要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老师“教”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使每个学生能主动的思考、探究、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
因此,欲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设计好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
三、开展师师合作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方法讲究、学生的个体情况复杂。
因此,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效率不是一件很平常、很容易的事,需要老师做好全盘筹划。
新课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就是因为很多探究的课堂比较复杂、环节也多,评学生个体的能力,不容易完成。
同样道理,新课程教学也是一复杂课堂,仅凭某一个老师,很难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师师之间开展合作。
依靠老师集体的力量共同探索某一课的教学,毫无疑问比某个个体考虑的更周密,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一定更有效果。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哪些方面适合开展合作呢?又如何开展教师之间的合作呢?1.在读研教材时开展合作在研究教材的时候,对某节或某单元的知识进行深度与广度讨论的时候,集中集体的智慧,能有效的挖掘教材背后的所有知识,能使所有老师从容的面对在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新课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很多学校所提的问题,常常是化学以外的知识,如果老师没有充分的准备,有可能无法当堂解决学生的问题。
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的障碍。
因此,开展教师合作,能有效的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老教师,经验丰富,对课堂上学生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在某些教学环境如何处理也有很好的策略,这些经验是年轻老师无法在资料上查到的,对年轻教师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而年轻教师,知识面广而新,能很好的解决化学知识与其他各科渗透的知识,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能很好的解答。
2.在落实课堂教学过程时开展合作教学是复杂的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哪个环节上老要点拨,怎么点拨?在什么环节上,学生自主学习,怎么学习?老师讲解的时候,怎么讲?究竟讲多少……都可以在师师合作中共同探讨,从而促进全校化学教学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如果某些课题确实不好教,可以集体制定教学方案,然后选一个代表先上一课,大家对这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再集体构思出新的教学方案,这对所有化学老师的帮助是巨大的,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离子反应,整个中学教材就那么一节内容,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
很多老师习惯于先示范,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掌握该节内容,但很多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在书写的时候要“拆”开?有的又不要拆?如果,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强化,那教学的效率又得不到保证。
假如,利用集体的力量,合作做好离子反应代表化学反应本质的动画课件,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本质,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3.在精选习题等方面进行合作练习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巩固教学成果最有力的手段。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过分的强大练习的功能,为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多的负担。
很多学生因为无法完成化学作业而认为化学不好学,放弃学化学;很多老师也因为化学作业而耽误了教学的进度。
新课改对化学的练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的时候,尤其在各种单元复习、或高考前复习时,珍惜教学时间,做好精选习题工作,集集体的智慧,对众多的习题进行筛选、精选,为教学效率的提高保驾护航。
又如,有机化学的分子结构,很多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凭老师的讲解,无法领会,就需要模型或教具来直观的展现。
老师之间可以开心合作,制作分子结构的模型。
同样,很多探究实验,需要自制教具,老师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很神秘的,化学变化的现象对学生是很有诱惑力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化学在这方面的优势,让平凡的化学散发神奇的魔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究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化学电源知识时,让学生亲自作水果电池。
在学习糖类知识时,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葡萄的果实中含有葡萄糖吗?怎么探索它含有葡萄糖呢?将化学知识与原理,融进学生的生活,能给化学知识增添新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感悟到化学的神奇,变枯燥的学习为快乐的探知。
又如,在学生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现“最早的元素周期表”,然后再问学生,门捷列夫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五、重视实验的教学作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
欲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就不能忽视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多老师只重视实验习题的讲解,不重视实际的操作的训练。
有的干脆就让学生背背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等。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将实验教学落实到实处,尤其要重视通过探究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比如,欲制得氢氧化亚铁这种白色沉淀,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但很多学生很难制到它,这时候就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原因,结构发现: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这时候,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应该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分析它被氧化的原因,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思考后,能找到多种方法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这使学生体验到探知的成功,心理有种说不出来的满感。
总之,教学所涉及的环节是方方面面的,老师必须方方面面的考虑问题,只有一招不让的才能将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